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袍的前襟,将王白色袍里朝上,然后蹲身下来,将衣料放置在膝盖上,提起朱笔,战抖着,潦草歪斜地写出了这样的遗言:
“朕非庸暗之主,乃诸臣误国,致失江山。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不敢终于正寝。贼来,宁毁朕尸,勿伤百姓!”
一直到死,这位皇帝仍然固执地认为,他自己没有错,是群臣误国。
半个时辰后,崇祯站在煤山半山腰的一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极目远眺,触目所及,都是炮火硝烟和纷乱。他所生活了十七年的皇宫里,整齐地格局清晰可见,依旧是平日的庄重肃穆,看不出丝毫末日景象。
他仰天长叹道:“今日亡国,出自天意,非朕之罪。十七年惨淡经营,总想中兴。可是大明气数已尽,处处事与愿违,无法挽回。十七年的中兴之愿只是南柯一梦!”
王承恩听了这话,对皇帝深为同情,心中十分悲痛,但未做声。他帮皇帝解下腰里的黄丝绦,绑在向南的槐树干上,又解下自己的腰间青丝绦,在旁边的一棵小槐树枝上绑好另一个上吊的绳套。这时王承恩听见从玄武门城上和城下传来了嘈杂地人声,特别使他胆战心惊地是陕西口音在北上门外大声查问崇祯逃往何处。王承恩不好明白催皇上赶快上吊,他向皇帝躬身问道:
“皇上还有何吩咐?”
崇祯摇摇头,又一次惨然微笑:“没有事了。皇后在等着,朕该走了。”
他此时确实对于死无所恐惧,也没有多余的话需要倾吐,而且他知道“贼兵”门,再前进一步就会进入煤山院中,他万不能再耽误了。于是他神情镇静,一转身走到古槐树旁。王承恩跪伏在地上,道:“奴才恭送皇上上路。”
崇祯先是怔怔地看了一眼王承恩老迈的身躯,然后抬脚踏了上去。踩着这个最后时刻唯一在自己身边送行地奴才后背,他拉一拉树干上的杏黄色丝绦,觉得很牢,正要上吊时,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崇祯伸手将凌乱的头发扯到面前,严严实实地遮住了面庞,轻叹一声:
朕无面目见二祖列宗于地下,就这么掩着脸走吧!”
他随即将头套进丝综环中,抓着丝绦的双手松开,然后脚下猛地一蹬,王承恩的身体失去了平衡,一下子侧翻过去,接连滚了几周,方才停下。
等王承恩终于撑起身子来仰头望去时,只见皇帝悬挂在圈里的身体猛一晃动,接着手脚颤抖着抽搐了几下,就再也不动了。
王承恩看见皇上已经断气,向着悬吊着的尸首跪下去叩了三个头。说道:“皇上,请圣驾稍等片刻,容奴才随驾前去,在阴间继续伺候皇上!”他又面朝南方,给他已经过世,埋在故土地母亲叩了三个头。叩毕,他站起身来,在旁边不远的小槐树枝上自缢。
崇祯十七年。或者称大顺永昌元年。三月十九日下午。李自成头戴毡帽骑着青白杂色骏马,在牛金星等陪同下进入北京。听着比守城炮击还响亮的锣鼓声,看着夹道欢迎的京城百姓焚香举旗欢欣雀跃,李自成洋洋得意,频频挥手。行至承天门,仰头见匾,他豪兴顿起。令人取弓来,一箭射去正中“天”字下方。随即扔下弓,只觉得豪气干云,平生所愿已酬,李自成禁不住哈哈大笑。
“传命下去,从此这‘承天门’改为‘大顺门’!”
中午时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过,空气很清新。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整个燕京城一片欢腾。
毫不知情。仍然在城破之后第二日从永平出发,赶往勤王护驾的道路上的吴三桂一直进发到二十日下午,大军到了玉田县时。才陆陆续续地得到各式各样地谣言和不能确定地报告。
这里谣言甚多,都说李自成已于十九日早晨破了北京皇城,皇后在坤宁宫自缢,皇上和太子不知下落。吴三桂和他地将领正在怀疑这谣言是否确实,跟着又有派往京城附近的细作跑了回来,说京城确已失陷,皇后自尽,皇上和太子没有下落。过了一会儿,又有细作回来,禀报的内容完全相同。这使吴三桂感到非常突然和震惊
当第二个确定的消息传来时,尽管吴三桂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这么快就确定了这个已经国破家亡的消息后,他仍然抑制不住极度的悲和痛苦,在马背上摇摇欲坠,惊得身后的亲兵们连声叫道:“大帅,大帅”
吴三桂颓然地从马鞍上滑落下来,伸手挡开了所有过来试图搀扶他地亲兵们,一声不吭地向前走了几步,呆呆地向着燕京的方向望了很久,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起先只是以手覆脸,身子不停地抽搐着,颤抖着,片刻之后,终于哭出了声音:
“皇上啊!臣勤王来迟,来迟了呀”
身后的众将也纷纷下马,赶过来在他身后一齐跪下,恸哭不已。晴朗的天空下,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愤和亡国之人的痛苦向周围蔓延开来。
好不容易收住泪水,吴三桂极度浑沌的头脑终于得到了一丝清明,开始审慎地为他和他手下这五万将士的身家性命担忧思虑起来。他本来也知道京城守军单薄,人心已经离散,恐怕难以固守,但没料到这么快就失陷。他立刻下令部队停止前进,随即召集亲信将领和幕僚商议对策。
吴三桂坐在正中地位置上,脸上泪痕未干,两眼布满血丝,问道:“谁能想到,成为亡国之臣竟然如此之速?一夕之间,社稷崩毁,君父无踪,实在是悲痛万分啊!如今我们进退两难,究竟该如何是好,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众将们互相对视一番,然后说出了眼下最为实际地问题:“而今京城已经失陷,咱们再去勤王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只不过不知道皇上下落如何,也不知道老将军和府上家人平安与否。”
吴三桂禁不住再次戚然:“是啊,想不到这国破家亡的噩运竟然落在了我们身上,如今我等都成了亡国之臣,无根之草,一支已经没有了宗庙社稷的孤军如今皇上也不知所终,至于我父亲,绝然不会投降贼寇,想来此时应该也自尽殉国,以全名节了吧?”
言毕,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他连连叹息道:“国破家亡,国破家亡哪!”
此时地吴三桂怎么想得到,他的父亲吴襄不但没有自杀尽忠,反而在城破的当日与其他文武百官一道,跪在皇极殿的丹下对着昔日他们口口声声篾称的“流寇”头子李自成叩头,山呼万岁呢?
第六卷 日出雄关 第二十二节 大明的休止符 ----!
袍的前襟,将王白色袍里朝上,然后蹲身下来,将衣料放置在膝盖上,提起朱笔,战抖着,潦草歪斜地写出了这样的遗言:
“朕非庸暗之主,乃诸臣误国,致失江山。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不敢终于正寝。贼来,宁毁朕尸,勿伤百姓!”
一直到死,这位皇帝仍然固执地认为,他自己没有错,是群臣误国。
半个时辰后,崇祯站在煤山半山腰的一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极目远眺,触目所及,都是炮火硝烟和纷乱。他所生活了十七年的皇宫里,整齐地格局清晰可见,依旧是平日的庄重肃穆,看不出丝毫末日景象。
他仰天长叹道:“今日亡国,出自天意,非朕之罪。十七年惨淡经营,总想中兴。可是大明气数已尽,处处事与愿违,无法挽回。十七年的中兴之愿只是南柯一梦!”
王承恩听了这话,对皇帝深为同情,心中十分悲痛,但未做声。他帮皇帝解下腰里的黄丝绦,绑在向南的槐树干上,又解下自己的腰间青丝绦,在旁边的一棵小槐树枝上绑好另一个上吊的绳套。这时王承恩听见从玄武门城上和城下传来了嘈杂地人声,特别使他胆战心惊地是陕西口音在北上门外大声查问崇祯逃往何处。王承恩不好明白催皇上赶快上吊,他向皇帝躬身问道:
“皇上还有何吩咐?”
崇祯摇摇头,又一次惨然微笑:“没有事了。皇后在等着,朕该走了。”
他此时确实对于死无所恐惧,也没有多余的话需要倾吐,而且他知道“贼兵”门,再前进一步就会进入煤山院中,他万不能再耽误了。于是他神情镇静,一转身走到古槐树旁。王承恩跪伏在地上,道:“奴才恭送皇上上路。”
崇祯先是怔怔地看了一眼王承恩老迈的身躯,然后抬脚踏了上去。踩着这个最后时刻唯一在自己身边送行地奴才后背,他拉一拉树干上的杏黄色丝绦,觉得很牢,正要上吊时,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崇祯伸手将凌乱的头发扯到面前,严严实实地遮住了面庞,轻叹一声:
朕无面目见二祖列宗于地下,就这么掩着脸走吧!”
他随即将头套进丝综环中,抓着丝绦的双手松开,然后脚下猛地一蹬,王承恩的身体失去了平衡,一下子侧翻过去,接连滚了几周,方才停下。
等王承恩终于撑起身子来仰头望去时,只见皇帝悬挂在圈里的身体猛一晃动,接着手脚颤抖着抽搐了几下,就再也不动了。
王承恩看见皇上已经断气,向着悬吊着的尸首跪下去叩了三个头。说道:“皇上,请圣驾稍等片刻,容奴才随驾前去,在阴间继续伺候皇上!”他又面朝南方,给他已经过世,埋在故土地母亲叩了三个头。叩毕,他站起身来,在旁边不远的小槐树枝上自缢。
崇祯十七年。或者称大顺永昌元年。三月十九日下午。李自成头戴毡帽骑着青白杂色骏马,在牛金星等陪同下进入北京。听着比守城炮击还响亮的锣鼓声,看着夹道欢迎的京城百姓焚香举旗欢欣雀跃,李自成洋洋得意,频频挥手。行至承天门,仰头见匾,他豪兴顿起。令人取弓来,一箭射去正中“天”字下方。随即扔下弓,只觉得豪气干云,平生所愿已酬,李自成禁不住哈哈大笑。
“传命下去,从此这‘承天门’改为‘大顺门’!”
中午时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过,空气很清新。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整个燕京城一片欢腾。
毫不知情。仍然在城破之后第二日从永平出发,赶往勤王护驾的道路上的吴三桂一直进发到二十日下午,大军到了玉田县时。才陆陆续续地得到各式各样地谣言和不能确定地报告。
这里谣言甚多,都说李自成已于十九日早晨破了北京皇城,皇后在坤宁宫自缢,皇上和太子不知下落。吴三桂和他地将领正在怀疑这谣言是否确实,跟着又有派往京城附近的细作跑了回来,说京城确已失陷,皇后自尽,皇上和太子没有下落。过了一会儿,又有细作回来,禀报的内容完全相同。这使吴三桂感到非常突然和震惊
当第二个确定的消息传来时,尽管吴三桂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这么快就确定了这个已经国破家亡的消息后,他仍然抑制不住极度的悲和痛苦,在马背上摇摇欲坠,惊得身后的亲兵们连声叫道:“大帅,大帅”
吴三桂颓然地从马鞍上滑落下来,伸手挡开了所有过来试图搀扶他地亲兵们,一声不吭地向前走了几步,呆呆地向着燕京的方向望了很久,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起先只是以手覆脸,身子不停地抽搐着,颤抖着,片刻之后,终于哭出了声音:
“皇上啊!臣勤王来迟,来迟了呀”
身后的众将也纷纷下马,赶过来在他身后一齐跪下,恸哭不已。晴朗的天空下,一股难以抑制的悲愤和亡国之人的痛苦向周围蔓延开来。
好不容易收住泪水,吴三桂极度浑沌的头脑终于得到了一丝清明,开始审慎地为他和他手下这五万将士的身家性命担忧思虑起来。他本来也知道京城守军单薄,人心已经离散,恐怕难以固守,但没料到这么快就失陷。他立刻下令部队停止前进,随即召集亲信将领和幕僚商议对策。
吴三桂坐在正中地位置上,脸上泪痕未干,两眼布满血丝,问道:“谁能想到,成为亡国之臣竟然如此之速?一夕之间,社稷崩毁,君父无踪,实在是悲痛万分啊!如今我们进退两难,究竟该如何是好,不知各位意见如何?”
众将们互相对视一番,然后说出了眼下最为实际地问题:“而今京城已经失陷,咱们再去勤王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只不过不知道皇上下落如何,也不知道老将军和府上家人平安与否。”
吴三桂禁不住再次戚然:“是啊,想不到这国破家亡的噩运竟然落在了我们身上,如今我等都成了亡国之臣,无根之草,一支已经没有了宗庙社稷的孤军如今皇上也不知所终,至于我父亲,绝然不会投降贼寇,想来此时应该也自尽殉国,以全名节了吧?”
言毕,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他连连叹息道:“国破家亡,国破家亡哪!”
此时地吴三桂怎么想得到,他的父亲吴襄不但没有自杀尽忠,反而在城破的当日与其他文武百官一道,跪在皇极殿的丹下对着昔日他们口口声声篾称的“流寇”头子李自成叩头,山呼万岁呢?
第六卷 日出雄关 第二十二节 大明的休止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