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尔反尔? (2/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使说罢,当然都上来帮腔,或是正面驳之,或是旁敲侧击。嘴里说的冠冕堂皇,暗地里却绞尽了脑汁算计。折腾了两个多时辰。双方终于都回到了比较现实的立场。
两国结盟的事,已经不再说了,只是议和停战。
但停战的条件,却是还有不小的差距。昌平君最后的提议是:太原郡各城,燕赵全部归还给秦国,燕军退回到句注塞北面。上党燕赵已占诸城和平坦城,归燕赵所有。
而荆轲则提出:燕赵目前所占太原、上党诸城必须归燕赵所有,秦国需割让河济之间两个县给太子,做为太子丹原先在秦受封昌安君的封邑。
口枪舌剑了半天,双方也知道这事一时也谈不下,遂暂时终止,待明日再议,昌平君在府中,大摆酒宴,招待燕国使臣一行。
同时,昌平君又令人请来诸国质子、使者,一同宴饮。荆轲暗笑昌平君到了此时,还要用计,也不点破,任他行事。
昌平君四日两宴,那些诸侯之人却是暗自叫苦:这昌平君之请,不敢不来,但来了,又不能空手,还要多备厚礼,一顿饭而已,这价码可是够高的。
昌平君府上,烛火辉煌,歌舞不断,那些诸侯之人,虽然心疼自己出手的金玉之礼,但看到燕国使臣高居上位,也看出这和上次不同,言语之间试探之时,昌平君却不隐瞒,道是两国正谈盟和之事。
两国之战将近一年,如今燕赵使者在诸侯者皆倡合纵之事,原本荆轲在秦,诸侯之人虽然知道这是燕有欲和之意,但秦人冷落荆轲,秦燕不和,战事就不会停,对于诸侯总是进退有据,但今日两国盟和已经开始商谈,看样子还颇有进展,这对于诸侯来说,可就大不相同了。
各国有各国的心思,秦国为诸侯之强,如果秦国陷在于燕赵的大战中,不管胜负如何,只要战事不停,诸侯在其中,总有取利之机。一旦这边停战,对于韩魏,可就要琢磨一下,秦国如果不在北面着力,会不会把力量转用于中原的韩魏呢?
楚国之人也在琢磨,这几年昌平君主政秦国,秦楚关系虽然不好,但也不算差,彼此并无战事,要是秦国腾出手来,会不会借机南下,攻伐楚国之地呢?
待酒席散去,各国之人都纷纷派出心腹归国,向朝中通报秦燕盟和正在商谈之事。
燕赵使者在诸侯,都已经待了不短地时间,和韩、魏、楚三国大王都见过多次,虽然三国大王对合纵之事态度不一,但燕赵与秦国大战,毕竟对本国无害有利,合纵成不成,做不做,那是一回事,但燕赵和秦只要敌对,万一本国和秦国之间有了嫌隙,这总是可能的外援,故而待之都甚是客气。
待收到本国之人从咸阳传来的消息,韩魏两国大王和楚国令尹李园都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谨慎,没有匆匆忙忙的同意合纵之事,否则要是延展和秦盟和之后,自己岂不就成了秦国的眼中钉?
当然,也不面对那些鼓吹合纵的本国近臣们有些埋怨。
这些鼓吹合纵的近臣和燕赵两国使者,都是往来甚密的,不少都收了燕赵使者的大礼。但受了大王的训斥和令尹的埋怨,免不了向燕赵使者抱怨,道两国既然倡导合纵,这又主动和秦国盟和,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诸侯,岂不是令人耻笑!这日后谁还敢相信燕赵使臣?
这些燕国使者,都是从太子身边派来,如何不晓得太子丹的用意,就是那些赵国使臣,也从春平侯那里,得知了李牧暗地里的嘱咐,对此早有说辞,听了抱怨,这些使臣哈哈一笑道:“欲合纵诸侯者,以秦暴虐诸侯,侵之不止而诸侯不支也!”
“然诸侯借故推诿,不敢相应,不过是畏秦之强罢了。”
“我燕赵攻秦,取其十余城之地,王翦之军十余万攻之数月而不能得一胜,只得应我燕赵之议,就此罢战,岂非足以证秦虽强亦非诸侯联手之敌乎!”
“况我燕赵与秦战已久,秋收已毕,正是用兵之际,然诸侯不肯与燕赵合纵,终无动静,燕赵既得利于前,能和又何必与秦苦争于后也!”
“唯一可虑者,诸侯既不肯和纵于燕赵,又未能连横与秦而攻赵,首鼠两端,一旦秦燕赵相和,秦军大举而来,燕赵旁观不救,则韩(魏、楚)何以自处也?”
诸臣闻之,暗地里奏于大王,大王听了,深以为然,遂待燕赵之使更厚。至于合纵,却仍是不敢应之。
ps:此书在纵横首发,可是老醋闲来看了一下,可悲的是,因为入了vip,居然某盗版站的点击远高于纵横本站的点击。老醋不敢要求各位兄弟都掏钱看正版,可看了盗版以后,能否麻烦兄弟们到纵横这里来,给老醋一个收藏,一个评论,也让老醋知道,兄弟们在继续关注着“斩秦”
斩秦的链接是:http://book.zongheng.com/book/88484.html(未完待续)
使说罢,当然都上来帮腔,或是正面驳之,或是旁敲侧击。嘴里说的冠冕堂皇,暗地里却绞尽了脑汁算计。折腾了两个多时辰。双方终于都回到了比较现实的立场。
两国结盟的事,已经不再说了,只是议和停战。
但停战的条件,却是还有不小的差距。昌平君最后的提议是:太原郡各城,燕赵全部归还给秦国,燕军退回到句注塞北面。上党燕赵已占诸城和平坦城,归燕赵所有。
而荆轲则提出:燕赵目前所占太原、上党诸城必须归燕赵所有,秦国需割让河济之间两个县给太子,做为太子丹原先在秦受封昌安君的封邑。
口枪舌剑了半天,双方也知道这事一时也谈不下,遂暂时终止,待明日再议,昌平君在府中,大摆酒宴,招待燕国使臣一行。
同时,昌平君又令人请来诸国质子、使者,一同宴饮。荆轲暗笑昌平君到了此时,还要用计,也不点破,任他行事。
昌平君四日两宴,那些诸侯之人却是暗自叫苦:这昌平君之请,不敢不来,但来了,又不能空手,还要多备厚礼,一顿饭而已,这价码可是够高的。
昌平君府上,烛火辉煌,歌舞不断,那些诸侯之人,虽然心疼自己出手的金玉之礼,但看到燕国使臣高居上位,也看出这和上次不同,言语之间试探之时,昌平君却不隐瞒,道是两国正谈盟和之事。
两国之战将近一年,如今燕赵使者在诸侯者皆倡合纵之事,原本荆轲在秦,诸侯之人虽然知道这是燕有欲和之意,但秦人冷落荆轲,秦燕不和,战事就不会停,对于诸侯总是进退有据,但今日两国盟和已经开始商谈,看样子还颇有进展,这对于诸侯来说,可就大不相同了。
各国有各国的心思,秦国为诸侯之强,如果秦国陷在于燕赵的大战中,不管胜负如何,只要战事不停,诸侯在其中,总有取利之机。一旦这边停战,对于韩魏,可就要琢磨一下,秦国如果不在北面着力,会不会把力量转用于中原的韩魏呢?
楚国之人也在琢磨,这几年昌平君主政秦国,秦楚关系虽然不好,但也不算差,彼此并无战事,要是秦国腾出手来,会不会借机南下,攻伐楚国之地呢?
待酒席散去,各国之人都纷纷派出心腹归国,向朝中通报秦燕盟和正在商谈之事。
燕赵使者在诸侯,都已经待了不短地时间,和韩、魏、楚三国大王都见过多次,虽然三国大王对合纵之事态度不一,但燕赵与秦国大战,毕竟对本国无害有利,合纵成不成,做不做,那是一回事,但燕赵和秦只要敌对,万一本国和秦国之间有了嫌隙,这总是可能的外援,故而待之都甚是客气。
待收到本国之人从咸阳传来的消息,韩魏两国大王和楚国令尹李园都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谨慎,没有匆匆忙忙的同意合纵之事,否则要是延展和秦盟和之后,自己岂不就成了秦国的眼中钉?
当然,也不面对那些鼓吹合纵的本国近臣们有些埋怨。
这些鼓吹合纵的近臣和燕赵两国使者,都是往来甚密的,不少都收了燕赵使者的大礼。但受了大王的训斥和令尹的埋怨,免不了向燕赵使者抱怨,道两国既然倡导合纵,这又主动和秦国盟和,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诸侯,岂不是令人耻笑!这日后谁还敢相信燕赵使臣?
这些燕国使者,都是从太子身边派来,如何不晓得太子丹的用意,就是那些赵国使臣,也从春平侯那里,得知了李牧暗地里的嘱咐,对此早有说辞,听了抱怨,这些使臣哈哈一笑道:“欲合纵诸侯者,以秦暴虐诸侯,侵之不止而诸侯不支也!”
“然诸侯借故推诿,不敢相应,不过是畏秦之强罢了。”
“我燕赵攻秦,取其十余城之地,王翦之军十余万攻之数月而不能得一胜,只得应我燕赵之议,就此罢战,岂非足以证秦虽强亦非诸侯联手之敌乎!”
“况我燕赵与秦战已久,秋收已毕,正是用兵之际,然诸侯不肯与燕赵合纵,终无动静,燕赵既得利于前,能和又何必与秦苦争于后也!”
“唯一可虑者,诸侯既不肯和纵于燕赵,又未能连横与秦而攻赵,首鼠两端,一旦秦燕赵相和,秦军大举而来,燕赵旁观不救,则韩(魏、楚)何以自处也?”
诸臣闻之,暗地里奏于大王,大王听了,深以为然,遂待燕赵之使更厚。至于合纵,却仍是不敢应之。
ps:此书在纵横首发,可是老醋闲来看了一下,可悲的是,因为入了vip,居然某盗版站的点击远高于纵横本站的点击。老醋不敢要求各位兄弟都掏钱看正版,可看了盗版以后,能否麻烦兄弟们到纵横这里来,给老醋一个收藏,一个评论,也让老醋知道,兄弟们在继续关注着“斩秦”
斩秦的链接是:http://book.zongheng.com/book/88484.html(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