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取舍 (1/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大风第二天,吹的可是不大呀!!各位大大,千万收藏一下吧,老醋拜求了!!
月票才两张而已,真是苦恼呀,各位大大,那位支援一下呀!呵呵
太子丹东巡各郡,不过是督导政务,了解下情,抚恤百姓军民,并没有什么紧急具体的大事要办,故而这一路行来,虽然忙碌,倒也从容。
相对于太子丹的从容和轻松,亲政五年的秦王政,却觉得沉甸甸的。
没法不沉重。
亲政五年,国内政事倒也顺心,关中巴蜀两地,因都江堰和关中大渠的修建,尽管前年大旱,但收成几乎不受什么影响,对外数次征伐,东郡之地日益扩大,河济和上党之地,都已全部夺到手中,成果不可谓不丰。只是每每想到对赵两战,却是兵败将亡,让年轻的秦王政恼火万分。
尤其是去年这一仗,秦王政越想越是窝火:歼灭了赵军主力,原本是一举灭赵的良机,谁知道上将军羌廆却是全军覆没,十余万大军跑回来的,尚不足五千,这让秦王政想起来,每每都是恨得咬牙。
在赵人手里,已经折了秦国两个上将军。
单单是羌廆也就罢了,可惜的是连李信也丢了。
数年以来,秦军老将凋零,蒙骜被赵军射死,辛胜亡于嫪毐之乱,王陵、麃公、张唐陆续病亡,桓齮、羌廆正当盛年,却是一降一死,大将当中,只有王翦父子和杨端和尚在,李信乃是深受自己看重的少壮将领,大战之初,披坚执锐勇不可挡,眼见前途远大,不想一战而败,被太子丹虏杀。实在太可惜了。
还不止是李信,十几万大军,几十位正当壮年的校尉、军侯,都是百战中锻炼出来的秦军中坚,这个损失,可是让秦王政心疼的流血。
幸好蒙恬逃了回来。
对于蒙氏兄弟,多年随在秦王政身边,蒙毅人如其名,明智刚毅,蒙恬沉稳多智,在秦王政看来,这两位磨练几年,绝对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可惜的是蒙毅还没来及崭露头角就亡于嫪毐之乱。
蒙恬军败于井陉口,原本当追论其罪,幸好聚败兵坚守平坦城,使得赵军不能趁势西上,功过相抵,不至于论罪处罚,这让秦王政稍稍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秦王政实在是舍不得再因为追究罪责而失去了蒙恬这个可用之才。
蒙氏三代效力于秦,如今已经彻底成了秦国本土将门,以秦王政看来,蒙骜为大将多年,战功卓著,蒙恬被蒙骜视为蒙氏千里驹,才不在其大父之下。
至于蒙武,虽然也久在军中为将,但上比其父,下比其子,都稍稍有些不如。
当然,最让秦王政操心的,并不是缺兵少将的问题。秦军与六国征战百年,别的或许会少了,但要论能挣敢战的将佐,那一贯是层出不穷的。更何况还有王氏父子和杨端和等人足以支撑局面。
让秦王政迟疑不决的是下一步该当如何。
从李牧撤兵,秦军各部自回本郡,秦国之内,为了此事,已经争了一个多月,却一直没有个答案。
朝中文武各有主张。
昌平君熊启作为右相,着重国内之局,道是这数年之战,国内多年积蓄的粮草兵甲,可是消耗的不轻,而东郡、三川、上党、河东、太原这几郡,每次必战,丁壮前后折了近三十万众,青壮亡于前线,只留下老弱妇孺,这郡县农耕都大受影响,实在是不易再战。
故而昌平君主张和睦诸侯,两三年内休养生息,恢复这数郡之力,积蓄力量,以备再战。
但军中将佐,却献策立即整兵再战。
尤其是王翦主张最力。
以王翦看来,这数战虽然秦军伤亡不轻,但秦军所折损的,都是外面五郡之兵,而关中根本之地,却是没受到什么损伤。
秦军败了没错,但赵军同样也是损失惨重。伤折的丁壮还在秦军之上。
但赵地的丁口总数,可就比秦军差的太远了,原本就少,如今又割了两郡给燕国,除了李牧所统,剩下的都是老弱而已,秦军之败是如同伤折手足,而对于赵国,那已经大伤根本。
赵兵之强,除了秦之外,冠绝诸侯,好不容易把赵国打到目前这悲惨之地,居然要停止攻伐,休养生息,岂不是重蹈当年长平之战后的覆辙?... -->>
ps:大风第二天,吹的可是不大呀!!各位大大,千万收藏一下吧,老醋拜求了!!
月票才两张而已,真是苦恼呀,各位大大,那位支援一下呀!呵呵
太子丹东巡各郡,不过是督导政务,了解下情,抚恤百姓军民,并没有什么紧急具体的大事要办,故而这一路行来,虽然忙碌,倒也从容。
相对于太子丹的从容和轻松,亲政五年的秦王政,却觉得沉甸甸的。
没法不沉重。
亲政五年,国内政事倒也顺心,关中巴蜀两地,因都江堰和关中大渠的修建,尽管前年大旱,但收成几乎不受什么影响,对外数次征伐,东郡之地日益扩大,河济和上党之地,都已全部夺到手中,成果不可谓不丰。只是每每想到对赵两战,却是兵败将亡,让年轻的秦王政恼火万分。
尤其是去年这一仗,秦王政越想越是窝火:歼灭了赵军主力,原本是一举灭赵的良机,谁知道上将军羌廆却是全军覆没,十余万大军跑回来的,尚不足五千,这让秦王政想起来,每每都是恨得咬牙。
在赵人手里,已经折了秦国两个上将军。
单单是羌廆也就罢了,可惜的是连李信也丢了。
数年以来,秦军老将凋零,蒙骜被赵军射死,辛胜亡于嫪毐之乱,王陵、麃公、张唐陆续病亡,桓齮、羌廆正当盛年,却是一降一死,大将当中,只有王翦父子和杨端和尚在,李信乃是深受自己看重的少壮将领,大战之初,披坚执锐勇不可挡,眼见前途远大,不想一战而败,被太子丹虏杀。实在太可惜了。
还不止是李信,十几万大军,几十位正当壮年的校尉、军侯,都是百战中锻炼出来的秦军中坚,这个损失,可是让秦王政心疼的流血。
幸好蒙恬逃了回来。
对于蒙氏兄弟,多年随在秦王政身边,蒙毅人如其名,明智刚毅,蒙恬沉稳多智,在秦王政看来,这两位磨练几年,绝对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可惜的是蒙毅还没来及崭露头角就亡于嫪毐之乱。
蒙恬军败于井陉口,原本当追论其罪,幸好聚败兵坚守平坦城,使得赵军不能趁势西上,功过相抵,不至于论罪处罚,这让秦王政稍稍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秦王政实在是舍不得再因为追究罪责而失去了蒙恬这个可用之才。
蒙氏三代效力于秦,如今已经彻底成了秦国本土将门,以秦王政看来,蒙骜为大将多年,战功卓著,蒙恬被蒙骜视为蒙氏千里驹,才不在其大父之下。
至于蒙武,虽然也久在军中为将,但上比其父,下比其子,都稍稍有些不如。
当然,最让秦王政操心的,并不是缺兵少将的问题。秦军与六国征战百年,别的或许会少了,但要论能挣敢战的将佐,那一贯是层出不穷的。更何况还有王氏父子和杨端和等人足以支撑局面。
让秦王政迟疑不决的是下一步该当如何。
从李牧撤兵,秦军各部自回本郡,秦国之内,为了此事,已经争了一个多月,却一直没有个答案。
朝中文武各有主张。
昌平君熊启作为右相,着重国内之局,道是这数年之战,国内多年积蓄的粮草兵甲,可是消耗的不轻,而东郡、三川、上党、河东、太原这几郡,每次必战,丁壮前后折了近三十万众,青壮亡于前线,只留下老弱妇孺,这郡县农耕都大受影响,实在是不易再战。
故而昌平君主张和睦诸侯,两三年内休养生息,恢复这数郡之力,积蓄力量,以备再战。
但军中将佐,却献策立即整兵再战。
尤其是王翦主张最力。
以王翦看来,这数战虽然秦军伤亡不轻,但秦军所折损的,都是外面五郡之兵,而关中根本之地,却是没受到什么损伤。
秦军败了没错,但赵军同样也是损失惨重。伤折的丁壮还在秦军之上。
但赵地的丁口总数,可就比秦军差的太远了,原本就少,如今又割了两郡给燕国,除了李牧所统,剩下的都是老弱而已,秦军之败是如同伤折手足,而对于赵国,那已经大伤根本。
赵兵之强,除了秦之外,冠绝诸侯,好不容易把赵国打到目前这悲惨之地,居然要停止攻伐,休养生息,岂不是重蹈当年长平之战后的覆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