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夜袭 (1/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收藏、红票和订阅,彤彤的需要呀!!!
统领燕军前部三千精骑的是国相范增。
三月二十六日,范增率部自且虑城出发,三千精骑,却是足足带了六千匹战马,无论军将士卒,都是配备双马,为的是一旦接战,不论是追击还是转移,都可以双马轮换,保持马力。
沿渝水而上,一日一夜的功夫,绕过青龙山出了边墙,就进入了松漠草原地带。
从青龙山到乌敦套海,只有一百五十里不到。
乌敦套海,位居老哈河上游,是老哈河流域最大的一个河川湖泊之一,宽有四五里,长则三十余里,呈西南东北走向。在乌敦套海两侧,则是一片方圆二三百里的沙地。
沙地之上,虽然也有些草丛植物,却是干旱缺水,连东胡游牧各族都是在湖泊周围和河道两侧的湿地草场放牧,不肯轻易进到沙地腹地。
燕军要攻击衮尔虺的左部王庭,要么是径直穿过沙地,经沙地中心直接杀向西拉木伦河下游。要么从青龙山向西北,先奔乌敦套海,然后沿老哈河向东北行,到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汇流处,折而向东,也可以到达衮尔虺的王庭所在。
按第一条路走,路程只有三百里,而且中间并无东胡各部游牧,大军在靠近衮尔虺王庭之前,不用担心会暴漏行踪。但一路之上,都是干旱沙地,大漠茫茫,能不能认清道路,会不会迷失方向,那可就不知道了。当初任默手下有两位牺牲了的好汉,就是因为深入大漠去查探水源路径而一去不复返的。
所以,范增领军出了边墙之后,在任默等人的带领下,沿沙地边缘,走了一个弧线,直奔乌敦套海。
为了隐蔽大军行踪,范增在队伍的前面和左右,各放了百余名伪装斥候。这些斥候,三五成群,都是穿了东胡牧民的的皮裘。大老远的看去,倒也分辨不出真假。当然,稍微近一些,这些斥候就是破绽百出了。
不说别的,东胡之俗,男子剃发,只在左右或者后面留下一小缕,光这一点,就没一个斥候肯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原华夏之俗,非是犯罪受刑,谁肯剃发短须。
好在还可以在头上捂上一个皮帽遮掩一下。
这些斥候,游荡在大军左近,不停地来回打探和回报,每过两个时辰,就换一拨人马过来。
范增规定,即便平安无事,斥候也必须按时报回平安的。如果有事,则根据情况灵活处置。
对方来的人少,则斥候们可以迎上前去,争取以多打少,干掉来人。决不能放走来者走漏了消息。如果人多,则要争取拖住来人,也可以边打边撤,正确将对方引到自己大队附近,由大队人马或者其他回拢的斥候接应,将来敌拿下。
斥候的保护圈内,则是分成五队的大队精骑。
主力大队分为五部,一团在前,为前锋,半个团在后为后卫,这两部人马,都是披甲执锐,骑在马上行军,其余的军士,则是只着布衣,皮裘、粮袋、盔甲、弓箭等物,都是驮在马背上,由将士们牵马而行,连国相范增都不例外。
每过两个时辰,各团轮换。
范增知道,这次出兵,自己这一部人马,得到后援的机会不高,全靠马力才能完成突袭和躲避敌兵的追袭,在接敌之前,无论如何是不能轻耗马力的。
一日前行六十里,全军就在大漠边缘,寻了一个山脚草木多处扎住。全军也不立营帐,将士们吃些干粮,解下马背上的皮裘,往身上一裹,将刀棒等兵器放在身边,以营为单位,围城一圈就地休息。每人的战马,都是用缰绳拴在自己的手腕之上。
大营的警戒,则是派出去三百斥候,放出去十五里之外。一旦有事,飞马回报就是。
又行一日,前面离乌敦套海不足三十里。放出去的斥候,已经遇到了几个在乌敦套海游牧的东胡部民。除了三个被射死的,剩下的六个牧民,全都被斥候带了回来。
范增传令,全军披甲,就地休息,自己则带了任默、郦商等人询问俘虏。
在乌敦套海游牧的部落,乃是衮尔左部的阊阖裸日部族。
阊阖裸日部族虽不大,只有七千余口,却是衮尔左部的直属部族,其族帅阊阖裸日乃是衮尔科伦的一个远房族叔。当然了,到底是族叔还是族弟,这原本就是糊涂账。毕竟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已分了出来。东胡诸族还是实行的收继婚制,很多时候这亲近的辈分还都没法理清,何况这早就分离出来的部族。
不过这血缘却是千针万确的。
别看东胡现在在大漠上威风凛凛,所向无敌,可阊阖裸日对于东胡王衮尔科伦的作为并不满意。
毕竟东胡之族来自山南,那里气候温暖,水草丰美,可比这苦寒贫瘠的大漠南北好的多了。
燕国夺我山南之敌,将我部族赶到这大漠之上,如今东胡丁口百万,战士骁勇,当然要想法杀回去才对,... -->>
ps:收藏、红票和订阅,彤彤的需要呀!!!
统领燕军前部三千精骑的是国相范增。
三月二十六日,范增率部自且虑城出发,三千精骑,却是足足带了六千匹战马,无论军将士卒,都是配备双马,为的是一旦接战,不论是追击还是转移,都可以双马轮换,保持马力。
沿渝水而上,一日一夜的功夫,绕过青龙山出了边墙,就进入了松漠草原地带。
从青龙山到乌敦套海,只有一百五十里不到。
乌敦套海,位居老哈河上游,是老哈河流域最大的一个河川湖泊之一,宽有四五里,长则三十余里,呈西南东北走向。在乌敦套海两侧,则是一片方圆二三百里的沙地。
沙地之上,虽然也有些草丛植物,却是干旱缺水,连东胡游牧各族都是在湖泊周围和河道两侧的湿地草场放牧,不肯轻易进到沙地腹地。
燕军要攻击衮尔虺的左部王庭,要么是径直穿过沙地,经沙地中心直接杀向西拉木伦河下游。要么从青龙山向西北,先奔乌敦套海,然后沿老哈河向东北行,到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汇流处,折而向东,也可以到达衮尔虺的王庭所在。
按第一条路走,路程只有三百里,而且中间并无东胡各部游牧,大军在靠近衮尔虺王庭之前,不用担心会暴漏行踪。但一路之上,都是干旱沙地,大漠茫茫,能不能认清道路,会不会迷失方向,那可就不知道了。当初任默手下有两位牺牲了的好汉,就是因为深入大漠去查探水源路径而一去不复返的。
所以,范增领军出了边墙之后,在任默等人的带领下,沿沙地边缘,走了一个弧线,直奔乌敦套海。
为了隐蔽大军行踪,范增在队伍的前面和左右,各放了百余名伪装斥候。这些斥候,三五成群,都是穿了东胡牧民的的皮裘。大老远的看去,倒也分辨不出真假。当然,稍微近一些,这些斥候就是破绽百出了。
不说别的,东胡之俗,男子剃发,只在左右或者后面留下一小缕,光这一点,就没一个斥候肯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中原华夏之俗,非是犯罪受刑,谁肯剃发短须。
好在还可以在头上捂上一个皮帽遮掩一下。
这些斥候,游荡在大军左近,不停地来回打探和回报,每过两个时辰,就换一拨人马过来。
范增规定,即便平安无事,斥候也必须按时报回平安的。如果有事,则根据情况灵活处置。
对方来的人少,则斥候们可以迎上前去,争取以多打少,干掉来人。决不能放走来者走漏了消息。如果人多,则要争取拖住来人,也可以边打边撤,正确将对方引到自己大队附近,由大队人马或者其他回拢的斥候接应,将来敌拿下。
斥候的保护圈内,则是分成五队的大队精骑。
主力大队分为五部,一团在前,为前锋,半个团在后为后卫,这两部人马,都是披甲执锐,骑在马上行军,其余的军士,则是只着布衣,皮裘、粮袋、盔甲、弓箭等物,都是驮在马背上,由将士们牵马而行,连国相范增都不例外。
每过两个时辰,各团轮换。
范增知道,这次出兵,自己这一部人马,得到后援的机会不高,全靠马力才能完成突袭和躲避敌兵的追袭,在接敌之前,无论如何是不能轻耗马力的。
一日前行六十里,全军就在大漠边缘,寻了一个山脚草木多处扎住。全军也不立营帐,将士们吃些干粮,解下马背上的皮裘,往身上一裹,将刀棒等兵器放在身边,以营为单位,围城一圈就地休息。每人的战马,都是用缰绳拴在自己的手腕之上。
大营的警戒,则是派出去三百斥候,放出去十五里之外。一旦有事,飞马回报就是。
又行一日,前面离乌敦套海不足三十里。放出去的斥候,已经遇到了几个在乌敦套海游牧的东胡部民。除了三个被射死的,剩下的六个牧民,全都被斥候带了回来。
范增传令,全军披甲,就地休息,自己则带了任默、郦商等人询问俘虏。
在乌敦套海游牧的部落,乃是衮尔左部的阊阖裸日部族。
阊阖裸日部族虽不大,只有七千余口,却是衮尔左部的直属部族,其族帅阊阖裸日乃是衮尔科伦的一个远房族叔。当然了,到底是族叔还是族弟,这原本就是糊涂账。毕竟早在七八十年前,就已分了出来。东胡诸族还是实行的收继婚制,很多时候这亲近的辈分还都没法理清,何况这早就分离出来的部族。
不过这血缘却是千针万确的。
别看东胡现在在大漠上威风凛凛,所向无敌,可阊阖裸日对于东胡王衮尔科伦的作为并不满意。
毕竟东胡之族来自山南,那里气候温暖,水草丰美,可比这苦寒贫瘠的大漠南北好的多了。
燕国夺我山南之敌,将我部族赶到这大漠之上,如今东胡丁口百万,战士骁勇,当然要想法杀回去才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