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仲父之死(下) (2/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斩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韩魏攻楚,楚败则韩魏得其利,韩魏,秦之腹心,韩魏强非秦之利也!”
“楚胜,韩魏反复之国,定然弃秦而归楚,楚强而为秦仇,恐非秦国之利!”
“莫如秦楚相和,楚归秦去年所取之地,则秦不战而得地,以秦楚之力而胁韩魏,则韩魏必为秦之内臣,是大王一举而得三国也!”
嬴政高坐在上,听了哈哈大笑,赞道:“卿真乃利口也!”
待景瑜退下,嬴政就此事与众大臣商议,昌平君奏报:“今年大旱,关东四郡大受其害,据各地来报,估计要减产近半。去年大战失败,四郡伤残不小,如今又有大灾,出兵之事确实难为!”
至于各国动态,昌平君也有判断:“此次之旱,韩、魏、赵、燕、齐都受其害,臣料各国救灾尚且不及,如无战事,诸侯当趁机休养生息,绝不会妄挑战端。”
左丞相王琯,国尉王陵和茅焦、贾遗都道是有理,唯有李斯极力反对。
不过,对于目下各国和关东四郡的旱灾,却是是李斯所没有想到的变数,嬴政盘恒指下,终于决定,停止攻楚之议,关东四郡全力防守救灾。
楚国以一座去年拿下的城池为代价,和秦国谋和。
诸侯各自忙着救灾,秋收,但秦国的政局却变得有些混乱了。
先有兵败,后有天灾,这次和议,不过是楚国拿出了一个城池而已,相比去年楚国所得,秦国还是吃了亏的。
自孝公以下百余年,秦国或战或和,只有占别人便宜的,何曾被别人沾过便宜!于是这朝中不免有人就论及前后两相的长短优劣。
偏偏韩魏两国,对于秦国这次反复极为的失望,对昌平君很是不满,一面大派贵使,拜谒文信侯,一面派宾客游说秦王政换相!
昌平君以为这一切全是文信侯吕不韦所谋,顿时大怒,立刻密奏大王嬴政和华阳太后,道吕不韦出居封国,却与诸侯交通,其罪不小。
对于这个罪名,大王嬴政心里还是清楚的,吕不韦不甘寂寞,借诸侯以自重罢了,至于交通诸侯,他不过是封君而已,难道还能拿着洛阳送给别人?
就是他相送,别人也不敢收呀。
不过,昌平君可不只是这一招,没几日,就有一个千石之吏上表:揭开了吕不韦和赵太后的老底,道吕不韦秽乱宫闱,又引嫪毐入宫,导致嫪毐之乱,实乃罪在不赦!甚至提出,之所以有人暗中传播所谓大王非大王血脉的谣言,正是因为有吕不韦暗中鼓吹,借以高己之位。
这篇奏章,让大王嬴政气的火冒三丈,当时真想把这名小官给碎尸万段。不过没办法,虽然人家死了赵太后的老脸,可说的却是实情。这原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嬴政就算再要面子也不能说人家污蔑。
吕不韦不死,看来这事就没个结束呀!
朝中有这么打的动静,瞒也瞒不住,真要是吕不韦恐惧之下,投了他国,还真是个麻烦!
所以嬴政断然下旨:迁吕不韦于蜀。
不过这诏书之上,却是有些杀气腾腾:“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时在九月,秋风瑟瑟,更兼阴云密布,吕不韦接到诏书,看到这般词句,呆坐在大堂之内,心里冰凉到了极点,想自己破家为秦,先扶庄襄王登基,后佐嬴政即位,辛苦二十余年,立下功勋无数,到头来不过一句话,何功之有!连安享晚年都不得,居然要迁于巴蜀之地!
巴蜀湿漳偏僻之地又是自己所能去的?
身在洛阳,尚负天下之望,诸侯瞩目,还有一丝重起之机,真要到了巴蜀,穷乡僻壤之间,莫说重起,就是活,以昌平君等人的手段,随便一个手腕,只怕合家都是死无葬身之地呀!
与其将来为人陷害负罪而死,还不如今日一了百了!还能为子孙挣一丝生机,保的合家安然。
毕竟自己现在还没被别人污加族灭之罪!自己之功天下人皆知!
秦王政十二年九月,文信侯吕不韦服毒自尽。
吕不韦宾客后人,将吕不韦偷葬于邙山。
此时贯高已经到了韩国,邀请韩国公子非前往燕国,韩公子非苦于救国无计,虽从贯高北游,到了洛阳之时,吕不韦已葬了五日。秦国洛阳守令,因吕不韦服毒而死,又被宾客私葬,生怕受了牵累,故而派了官兵,在吕不韦府邸四周严密看守,禁人出入,贯高不得其门而入,不知现在吕府状况如何,深以为忧,叹息不已。
恰有秦王诏旨,吕不韦门客,但凡三晋之人并吕不韦家眷尽皆逐之。贯高得了消息,赶紧和吕览联系,吕家上下,此时对于秦国,已经恨之入骨,这贯高又是相熟的,前日奉太子之令盛邀入燕,吕览就颇为心动,到了此时,还有什么犹豫的,当即带了情愿跟随的门客五百余人和子侄六人,一同北上武阳城!
人准备的差不多了,兵马也该到位了吧,呵呵!!!!
第四卷横扫大漠马上开始,应该要痛快的多,大家多收藏吧,拜托了!!(未完待续)
韩魏攻楚,楚败则韩魏得其利,韩魏,秦之腹心,韩魏强非秦之利也!”
“楚胜,韩魏反复之国,定然弃秦而归楚,楚强而为秦仇,恐非秦国之利!”
“莫如秦楚相和,楚归秦去年所取之地,则秦不战而得地,以秦楚之力而胁韩魏,则韩魏必为秦之内臣,是大王一举而得三国也!”
嬴政高坐在上,听了哈哈大笑,赞道:“卿真乃利口也!”
待景瑜退下,嬴政就此事与众大臣商议,昌平君奏报:“今年大旱,关东四郡大受其害,据各地来报,估计要减产近半。去年大战失败,四郡伤残不小,如今又有大灾,出兵之事确实难为!”
至于各国动态,昌平君也有判断:“此次之旱,韩、魏、赵、燕、齐都受其害,臣料各国救灾尚且不及,如无战事,诸侯当趁机休养生息,绝不会妄挑战端。”
左丞相王琯,国尉王陵和茅焦、贾遗都道是有理,唯有李斯极力反对。
不过,对于目下各国和关东四郡的旱灾,却是是李斯所没有想到的变数,嬴政盘恒指下,终于决定,停止攻楚之议,关东四郡全力防守救灾。
楚国以一座去年拿下的城池为代价,和秦国谋和。
诸侯各自忙着救灾,秋收,但秦国的政局却变得有些混乱了。
先有兵败,后有天灾,这次和议,不过是楚国拿出了一个城池而已,相比去年楚国所得,秦国还是吃了亏的。
自孝公以下百余年,秦国或战或和,只有占别人便宜的,何曾被别人沾过便宜!于是这朝中不免有人就论及前后两相的长短优劣。
偏偏韩魏两国,对于秦国这次反复极为的失望,对昌平君很是不满,一面大派贵使,拜谒文信侯,一面派宾客游说秦王政换相!
昌平君以为这一切全是文信侯吕不韦所谋,顿时大怒,立刻密奏大王嬴政和华阳太后,道吕不韦出居封国,却与诸侯交通,其罪不小。
对于这个罪名,大王嬴政心里还是清楚的,吕不韦不甘寂寞,借诸侯以自重罢了,至于交通诸侯,他不过是封君而已,难道还能拿着洛阳送给别人?
就是他相送,别人也不敢收呀。
不过,昌平君可不只是这一招,没几日,就有一个千石之吏上表:揭开了吕不韦和赵太后的老底,道吕不韦秽乱宫闱,又引嫪毐入宫,导致嫪毐之乱,实乃罪在不赦!甚至提出,之所以有人暗中传播所谓大王非大王血脉的谣言,正是因为有吕不韦暗中鼓吹,借以高己之位。
这篇奏章,让大王嬴政气的火冒三丈,当时真想把这名小官给碎尸万段。不过没办法,虽然人家死了赵太后的老脸,可说的却是实情。这原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嬴政就算再要面子也不能说人家污蔑。
吕不韦不死,看来这事就没个结束呀!
朝中有这么打的动静,瞒也瞒不住,真要是吕不韦恐惧之下,投了他国,还真是个麻烦!
所以嬴政断然下旨:迁吕不韦于蜀。
不过这诏书之上,却是有些杀气腾腾:“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时在九月,秋风瑟瑟,更兼阴云密布,吕不韦接到诏书,看到这般词句,呆坐在大堂之内,心里冰凉到了极点,想自己破家为秦,先扶庄襄王登基,后佐嬴政即位,辛苦二十余年,立下功勋无数,到头来不过一句话,何功之有!连安享晚年都不得,居然要迁于巴蜀之地!
巴蜀湿漳偏僻之地又是自己所能去的?
身在洛阳,尚负天下之望,诸侯瞩目,还有一丝重起之机,真要到了巴蜀,穷乡僻壤之间,莫说重起,就是活,以昌平君等人的手段,随便一个手腕,只怕合家都是死无葬身之地呀!
与其将来为人陷害负罪而死,还不如今日一了百了!还能为子孙挣一丝生机,保的合家安然。
毕竟自己现在还没被别人污加族灭之罪!自己之功天下人皆知!
秦王政十二年九月,文信侯吕不韦服毒自尽。
吕不韦宾客后人,将吕不韦偷葬于邙山。
此时贯高已经到了韩国,邀请韩国公子非前往燕国,韩公子非苦于救国无计,虽从贯高北游,到了洛阳之时,吕不韦已葬了五日。秦国洛阳守令,因吕不韦服毒而死,又被宾客私葬,生怕受了牵累,故而派了官兵,在吕不韦府邸四周严密看守,禁人出入,贯高不得其门而入,不知现在吕府状况如何,深以为忧,叹息不已。
恰有秦王诏旨,吕不韦门客,但凡三晋之人并吕不韦家眷尽皆逐之。贯高得了消息,赶紧和吕览联系,吕家上下,此时对于秦国,已经恨之入骨,这贯高又是相熟的,前日奉太子之令盛邀入燕,吕览就颇为心动,到了此时,还有什么犹豫的,当即带了情愿跟随的门客五百余人和子侄六人,一同北上武阳城!
人准备的差不多了,兵马也该到位了吧,呵呵!!!!
第四卷横扫大漠马上开始,应该要痛快的多,大家多收藏吧,拜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