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明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上再继续与张信聊下去,连忙摆驾太和殿,而在内阁诰敕房、稽查上谕处、六部公署、内阁公署等官衙处理公务的文武百官们早已经得到消息,已经在殿外等候,随时可以升朝。
“皇上有旨,上朝。”值勤太监传唱道。
朱厚熜虽然已经知道边防急报是怎么回事,但以前从来没有处理公这种事情的经验,连忙召集群臣商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只是朱厚熜知道边关的急报内容,几位大学士以及六部门 尚书官员也已经收到消息,事态虽然严重,但幸好并不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们还可以保持镇静自若的模样。
“边关传来急报,说大同、宣府饥馑相继,军官俸禄多年未支,百姓死尸遍野,镇守官兵有哗变之患。”朱厚熜怒气上涌,忍不住开口喝道:“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也怪不得朱厚熜如此生气,明朝北部边防与汉唐时期的北部边防既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也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北部的边防被上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今天下之事,以夷狄惟大:而夷狄之害,北虏为最!”朱元璋明确的告示子孙,北方的蒙古人永远是大明朝的敌人,以后的皇帝一定要清楚这点,到永乐皇帝即位的时候,更是将国都适到北京,就是希望以天子之威,镇守北方。
明朝更是不惜在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林、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驻重兵把守,以拒北方之敌,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各镇加起来官兵有数十万,点大明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可见朝廷对各镇的重视程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骑兵侵扰。
而如今听闻大同与宣府居然有哗变的可能,若是让蒙古鞑靼找到机会,攻破两城直捣京城,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所以面对龙颜大怒的皇帝,群臣非常理解皇帝的现在的心情,毕竟以前有过先例。
“彭泽,你身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事,这么重要的事情难道你一点也不清楚吗?”看到沉默不语的群臣,朱厚熜火气更大了。
“这是臣的失职,臣甘愿受罚。”新任的兵部尚书彭泽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己才刚上任没有多久,就遇到这种状况,真是倒霉之极,但他却没有推卸责任,上前俯首跪道。
“皇上,此事责任并不在彭尚书,请皇上开恩。”大学士毛纪未等皇帝说话,连忙上前求情说道:“彭尚书刚接任兵部不久,对前事毫不知情,并非他的过失,请皇上明鉴。”
“既然责任不在彭泽这,那大同、宣府饥馑多时,诸位卿家可有知情者?”朱厚熜强忍怒意道,游牧民族的危害朱厚熜可是经常听张信提起,江山可是自己的,朱厚熜当然明白边防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容忍因为底下官员的过失,导致蒙古铁骑南下。
“皇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吧。”杨廷和上前说道:“大同宣府乃是边防重镇,不容有失,臣请皇上立即诏发饷粮给宣府大同,稳定边关军心民心,以妨事态扩大。”
“臣等附议,请皇上遣银大同宣府,以稳军民之心。”殿内大臣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朱厚熜看着殿下群臣恭敬垂视的模样,情绪迅速冷静下来,看来肯定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且内情牵涉面可能非常之广,不然群臣也不会阻止自己追究下去,不过确实也是如此,既然边防九镇这么重要,若不是有人隐瞒消息,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
“既然如此,这事由杨首辅斟酌处理,户部官员听从杨首辅的吩咐,该遣发多少饷粮就发多少。”朱厚熜淡淡说道,心里却积压着一团火,看杨廷和的眼光非常不善,杨廷和也察觉出来,知道皇帝心里想岔了,但当着群臣的面,杨廷和也不好解释清楚。
“启禀皇上,如今国库空虚,再无余财赈两镇之灾,还请皇上及各位大人另想办法。”户部尚书孙交恭敬的禀报道,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孙大人,休要胡言,今年的税银不是早已激入国库,怎么可能没钱。”大学士毛纪第一个不相信,各地转运司把税银上交的时候,消息上报内阁的时候,还是他亲自批阅的奏折,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先帝国丧,皇上登基,……。”孙交轻描淡写的说道:“明年天下赋税减半,国库若不留下数十万两银子应急用,那各位大人的俸银、薪火钱可就没有了。”
看着群臣黯然神伤场面,朱厚熜感到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看过这样的情况,神思恍惚之间忽然听到殿下有人在说话,朱厚熜定神仔细一听,心里顿时火冒三丈,居然是有臣子在打自己内库的主意。
大明除国库之外,皇帝还有自己的私房钱,就是所谓的内库,全国各地的田租、商税、人丁税等杂七杂八的赋税加起来的钱,一年总额不过二三百万两银子,由各地转运使汇集,然后运至京城上交国库,由户部管理分配,但皇帝在天下各地有许多的皇庄、矿产、盐茶织造御贡作坊等,这些利润所得到归皇上所有,所以大明朝的国库经常空虚,但是皇帝本人却非常的有钱。
而且当皇帝办私事的时候喜欢动用国库的钱,像修缮宫殿、皇帝太后皇后寿诞之类的事情,钱银都是由国库支出,但是如果朝廷发生什么事情,要动用到皇帝的内库,皇帝心里当然十分不痛快。
“皇上,边防事情紧急,如今国库空虚,只有动用库内之银了,不然任由宣府大同的事态发展下去,这后果不堪设想啊。”见几位大臣都纷纷进言,蒋冕也不甘寂寞,上前拱手道:“臣恳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
见大学士都出来劝导皇帝,其他大臣也纷纷上前进言,国库的钱还要留着给他们当俸禄,能不用当然最好,内库的钱是皇帝的,花多少大臣们也不会心疼。
“各位大学士与户部商讨之后,写个折子上来,朕再审批。”朱厚熜忍痛说道,言下之意就是默认群臣的意见,毕竟与江山社稷安稳相比,动用内库的心疼还是可以忍受的,朱厚熜当然明白自己该怎么选择。
“皇上圣明。”
在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中,朱厚熜心情极度不爽的摆驾返回乾清宫,心里烦闷之余准备召唤张信觐见,缓解一下郁闷情绪,没有想到却传来内阁首辅杨廷和求见的消息。
“吾皇万岁。”杨廷和恭敬的参见皇帝道。
“杨大人免礼,赐座。”说起来这是朱厚熜第一次单独与杨廷和会面,朱厚熜还真有些不适应,朱厚熜都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就是眼前这个人,把自己推上皇帝的宝座,也是这个人,权倾朝野,连番封驳自己的旨意。
说杨廷和野心勃勃,有谋逆之心,朱厚熜无论如何也是不相信的,因为自己即位之后,杨廷和马上把朝政大权归还给自己,但是若是说杨廷和对自己忠心耿耿,朱厚熜也觉得更加不可能,因为他感觉杨廷和总是在为难自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不上再继续与张信聊下去,连忙摆驾太和殿,而在内阁诰敕房、稽查上谕处、六部公署、内阁公署等官衙处理公务的文武百官们早已经得到消息,已经在殿外等候,随时可以升朝。
“皇上有旨,上朝。”值勤太监传唱道。
朱厚熜虽然已经知道边防急报是怎么回事,但以前从来没有处理公这种事情的经验,连忙召集群臣商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只是朱厚熜知道边关的急报内容,几位大学士以及六部门 尚书官员也已经收到消息,事态虽然严重,但幸好并不是危及江山社稷的大事,他们还可以保持镇静自若的模样。
“边关传来急报,说大同、宣府饥馑相继,军官俸禄多年未支,百姓死尸遍野,镇守官兵有哗变之患。”朱厚熜怒气上涌,忍不住开口喝道:“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也怪不得朱厚熜如此生气,明朝北部边防与汉唐时期的北部边防既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也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北部的边防被上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今天下之事,以夷狄惟大:而夷狄之害,北虏为最!”朱元璋明确的告示子孙,北方的蒙古人永远是大明朝的敌人,以后的皇帝一定要清楚这点,到永乐皇帝即位的时候,更是将国都适到北京,就是希望以天子之威,镇守北方。
明朝更是不惜在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林、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驻重兵把守,以拒北方之敌,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各镇加起来官兵有数十万,点大明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可见朝廷对各镇的重视程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骑兵侵扰。
而如今听闻大同与宣府居然有哗变的可能,若是让蒙古鞑靼找到机会,攻破两城直捣京城,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所以面对龙颜大怒的皇帝,群臣非常理解皇帝的现在的心情,毕竟以前有过先例。
“彭泽,你身为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事,这么重要的事情难道你一点也不清楚吗?”看到沉默不语的群臣,朱厚熜火气更大了。
“这是臣的失职,臣甘愿受罚。”新任的兵部尚书彭泽感到非常的委屈,自己才刚上任没有多久,就遇到这种状况,真是倒霉之极,但他却没有推卸责任,上前俯首跪道。
“皇上,此事责任并不在彭尚书,请皇上开恩。”大学士毛纪未等皇帝说话,连忙上前求情说道:“彭尚书刚接任兵部不久,对前事毫不知情,并非他的过失,请皇上明鉴。”
“既然责任不在彭泽这,那大同、宣府饥馑多时,诸位卿家可有知情者?”朱厚熜强忍怒意道,游牧民族的危害朱厚熜可是经常听张信提起,江山可是自己的,朱厚熜当然明白边防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容忍因为底下官员的过失,导致蒙古铁骑南下。
“皇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还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吧。”杨廷和上前说道:“大同宣府乃是边防重镇,不容有失,臣请皇上立即诏发饷粮给宣府大同,稳定边关军心民心,以妨事态扩大。”
“臣等附议,请皇上遣银大同宣府,以稳军民之心。”殿内大臣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朱厚熜看着殿下群臣恭敬垂视的模样,情绪迅速冷静下来,看来肯定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而且内情牵涉面可能非常之广,不然群臣也不会阻止自己追究下去,不过确实也是如此,既然边防九镇这么重要,若不是有人隐瞒消息,自己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
“既然如此,这事由杨首辅斟酌处理,户部官员听从杨首辅的吩咐,该遣发多少饷粮就发多少。”朱厚熜淡淡说道,心里却积压着一团火,看杨廷和的眼光非常不善,杨廷和也察觉出来,知道皇帝心里想岔了,但当着群臣的面,杨廷和也不好解释清楚。
“启禀皇上,如今国库空虚,再无余财赈两镇之灾,还请皇上及各位大人另想办法。”户部尚书孙交恭敬的禀报道,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孙大人,休要胡言,今年的税银不是早已激入国库,怎么可能没钱。”大学士毛纪第一个不相信,各地转运司把税银上交的时候,消息上报内阁的时候,还是他亲自批阅的奏折,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先帝国丧,皇上登基,……。”孙交轻描淡写的说道:“明年天下赋税减半,国库若不留下数十万两银子应急用,那各位大人的俸银、薪火钱可就没有了。”
看着群臣黯然神伤场面,朱厚熜感到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看过这样的情况,神思恍惚之间忽然听到殿下有人在说话,朱厚熜定神仔细一听,心里顿时火冒三丈,居然是有臣子在打自己内库的主意。
大明除国库之外,皇帝还有自己的私房钱,就是所谓的内库,全国各地的田租、商税、人丁税等杂七杂八的赋税加起来的钱,一年总额不过二三百万两银子,由各地转运使汇集,然后运至京城上交国库,由户部管理分配,但皇帝在天下各地有许多的皇庄、矿产、盐茶织造御贡作坊等,这些利润所得到归皇上所有,所以大明朝的国库经常空虚,但是皇帝本人却非常的有钱。
而且当皇帝办私事的时候喜欢动用国库的钱,像修缮宫殿、皇帝太后皇后寿诞之类的事情,钱银都是由国库支出,但是如果朝廷发生什么事情,要动用到皇帝的内库,皇帝心里当然十分不痛快。
“皇上,边防事情紧急,如今国库空虚,只有动用库内之银了,不然任由宣府大同的事态发展下去,这后果不堪设想啊。”见几位大臣都纷纷进言,蒋冕也不甘寂寞,上前拱手道:“臣恳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
见大学士都出来劝导皇帝,其他大臣也纷纷上前进言,国库的钱还要留着给他们当俸禄,能不用当然最好,内库的钱是皇帝的,花多少大臣们也不会心疼。
“各位大学士与户部商讨之后,写个折子上来,朕再审批。”朱厚熜忍痛说道,言下之意就是默认群臣的意见,毕竟与江山社稷安稳相比,动用内库的心疼还是可以忍受的,朱厚熜当然明白自己该怎么选择。
“皇上圣明。”
在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中,朱厚熜心情极度不爽的摆驾返回乾清宫,心里烦闷之余准备召唤张信觐见,缓解一下郁闷情绪,没有想到却传来内阁首辅杨廷和求见的消息。
“吾皇万岁。”杨廷和恭敬的参见皇帝道。
“杨大人免礼,赐座。”说起来这是朱厚熜第一次单独与杨廷和会面,朱厚熜还真有些不适应,朱厚熜都不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就是眼前这个人,把自己推上皇帝的宝座,也是这个人,权倾朝野,连番封驳自己的旨意。
说杨廷和野心勃勃,有谋逆之心,朱厚熜无论如何也是不相信的,因为自己即位之后,杨廷和马上把朝政大权归还给自己,但是若是说杨廷和对自己忠心耿耿,朱厚熜也觉得更加不可能,因为他感觉杨廷和总是在为难自己。(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