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聃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外婆实在是太辛苦太疲倦了,便丢下了众人,叫我领着她向床上躺去。四妗娘悄没声息地跟了过来,递给外婆一个熨贴的沙袋,也递给外婆一句熨贴的话:
“妈,我明天到如意崖,求求送子观音去。”
我早就听人说过,如意崖是个极好玩的去处,上面的送子观音,又是极灵验的。只是路远,从郑家湾到山脚就有二十里,上山还有十多里。妈说我太小走不动,而且我也不需要和送子观音打什么交道。
然而四妗娘不怕那二十里平路和十几里山路,当然,她已经到了非向送子娘娘求助不可的时候了。临出门的时候,外婆塞给她几张票子,嘱咐她路上买点心吃。这让我好生嫉妒了阵子,长到那么大,外婆连一块糖、几颗炒豆都没有给我过,却一下子递给四妗娘这么一卷票子!
四妗娘很沉着地上了路。两天之后她回到了郑家湾,那脸上一点疲倦都找不到,反倒添了许多精神。一个月之后,四妗娘又去如意崖住了三天,回家时带来一大捧的杜鹃花。不晓得是杜鹃映红了四妗娘的脸,还是四妗娘的脸映红了杜鹃花,反正我觉得四妗娘和杜鹃花都格外地滋润,格外地美艳。稍稍停停地又过了一个月,四妗娘第三次提出要上如意崖,这时候恰逢我的农忙假,我便揪住四妗娘那裁剪得很是合身的衣裳一角,说:“好妗娘,带我去吧!”
四妗娘先是打了个怔,继而便说:你走不动的!我说,我走得动,过年时我跟着我爸走了趟乐城,乐城离我们郑家湾也是三十多里嘛!三妗娘说,你妈也不让你去的!我说,我去问问妈。妈放农忙假了还呆在学校里忙东忙西的。我跑到她办公室,那次妈出乎意外地爽快,还说,你四妗娘一个人跑来跑去地还真叫人不放心,你去给她做个伴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牵着四妗娘的手,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去如意崖的路程。出了郑家湾,四妗娘便一反在郑家湾的沉静,又是说又是笑的,还哼哼着什么“山茶哪个花来么山茶花啊,十哪个大姐采山茶啊”依依呀呀,很是好听。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四妗娘说到要路边那个村子的姨娘家弯一弯,嘱咐我在路边等着。等了约摸一顿饭的工夫,四妗娘提着一袋刚刚贴好的、热乎乎的米饼子出来了,我们一边咬着又香又甜的米饼,一边继续赶路。忽然,四妗娘像个淘气的女孩跑到紫云英田里,采了一把紫云英花,一边走一边往我的头上乱插,又很仔细地挑了两枝,很仔细地插到自己的鬓角。紫云英在四妗娘鸦黑鸦黑的头发上颤颤悠悠,让四妗娘整个人儿变得楚楚动人。
我说:“四妗娘,你着实漂亮!”这时候,从我们后边大踏步地走来一个男人,那男人很年轻,笑嘻嘻地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我知道我们女的走不过男的,更何况郑家湾从我记事起就教导女的该给男的让路,于是我拉着四妗娘的手,侧身站住了。可是那男的好像并不想赶到我们前头去,只是微笑着看看我,看看四妗娘,最后将目光落定在四妗娘头上的紫云英上。四妗娘便别转了脸,也不让路了,拉了我的手继续赶路。这以后的路,那男人一直没离开,也一直没超过我们,就那么不即不离的。四妗娘也没有理他,只是不住地和我叽叽呱呱,不住地发出阵阵震撼四野的笑声。
上山了,便见了红杜鹃。越往上,杜鹃越旺,且红得烂漫,红得放肆。旁边还盛开着白刺薇、黄刺薇,摇摇曳曳,迎风招摇。我忘乎所以的尖叫着,欢奔着,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把的红杜鹃和黄白刺薇。
再往上,我便觉得很累了。四妗娘开始拉我,拉了几次,我那双脚却越发地沉重起来。拐过两上弯弯,前面忽然出现一条又高又陡好像要通到天上的石级。
我倒抽了一口气,一屁股在头一个石级上坐下,说:“小妗娘,我走不动了!”一边脱下鞋来数脚上的泡泡。
“叫你不要来不要来你偏要来,看看,还吹牛不?””四妗娘说,却不生气。四妗娘接着告诉我,这条岭叫“下马岭”马儿都过不去的。又说,怎么办?我背你一会儿吧?我说,四妗娘你么苗条的人儿,我又是小胖墩,你哪儿压得起?
这时候那个男人走到我面前,往地上一蹲,向我亮出个结实的脊背,说:“我来背你!”
我当时的第一个感觉是受宠若惊。自我记忆开始,我的脊背,背过妹妹,背过妗娘家的风、霜、雨、雪、云、霞、雾、露;可从来没有一个别人的背脊背过我!接着,郑家湾的闺训就在我八岁半的脑袋里敲响:你一个囡儿家怎么可以让一个陌生的男人背着?妈晓得了,准会揍掉你的下半截来!
四妗娘看出我的心思,她抿着嘴,指着蹲在我前头的男人笑道:“他是我表哥,放心,不会吃了你的!你妈那头,我们谁也不说,什么都不要说,谁说了谁是小狗!”
我终于抗拒不了那个背脊的诱惑,我伸出了小指头,和四妗娘勾了勾。想了想,又伸出小指头,对那个男人说:我喊你什么呢?那男人说,阿龙表叔。我说,阿龙表叔,我们也勾一勾。勾过以后,心里忽然就踏实了许多。
接下去我很幸福很享受地趴在阿龙的背上,那个背脊像条会爬滩的舴艋舟,载着我稳稳扎扎地上山。
如意崖其实并不单单就一块如意崖,应该说是由许多怪石凑成的风景点。走着走着,四妗娘就指着左侧的一块石头说:像不像小兔舂药?我说,有点像。又走一阵子,四妗娘又指着右前方的一块岩问:像不像老翁钩鱼?我说,这是老翁么?我看着怎么像一个老太婆呢!四妗娘便拍了我一下,我得意得直踢脚。又绕了几个弯弯,四妗娘又指着一处道:快看快看,像不像娘舅背甥?这一回我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说:像,像极了,就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阿龙是娘舅,我是外甥,旁边还走着妗娘呢。四妗娘啐了一口说,死阿丹瞎说什么!却绯红了脸。因为我是在阿龙背上往下看的,我看见那绯红红到了四妗娘的耳根,连脖子都红得一塌糊涂了。
终于到了山顶。远远望去,那如意崖又窄又高,恰似一条悬挂在云头的如意。近了,才发现中间、下边都是空的,且大得很,前前后后四面八方都砌着我当时叫不上名字的庙宇殿阁。四妗娘就带着我们去看送子娘娘。于是,在庄严神秘的气氛里,香烟袅袅烛影瞳瞳,我看到了那位大智大勇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这是一位身着金装的送子观音,体态丰腴脸廓饱满,一双赤裸的大脚稳稳地踩在一朵庞大的莲花上,一对慈眉善目很友好地看着芸芸众生。她的怀抱里,肩膀上,膝盖头,爬满了一个个胖嘟嘟乐乎乎的男娃儿,他们总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姿势,很自然很骄傲地探出自己那漂亮的小鸡鸡。
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我外婆,如果我外婆也是一双大脚,如果我的妗娘们生的都是带把的,那么我外婆肯定也快活得体态丰腴,慈眉善目的了。
四妗娘将香烛点燃,拉了个蒲团跪下去便拜。阿龙表叔站在一旁,咧着两排雪白的牙齿笑,这笑容鼓励了我,我也学着四妗娘的样子拜了起来。四妗娘喃喃地说些什么谁也听不明白,我却像背书那般朗朗地说道:“观世音菩萨你那么多的儿子分一个给我四妗娘吧,左臂弯的这个也行右臂弯的也行膝头上的也行脖子上的也行只要给一个就行”我正说得起劲,四妗娘却猛推我一把说:你瞎嚷嚷什么,看人家笑话!我说,你这样牙疼般哼哼,连跪在你身边的我都听不见,那送子娘娘高高在上怎么听得见?她听不见怎么能给你儿子?我们这趟路不是白跑了我外婆的地主也不是白当了?
四妗娘便正了色,极认真极虔诚地重新再拜。那一晚我们就宿在观音堂侧的小屋子里。我和四妗娘躺在用半边松树架起来的“求子”床上。我听着松涛的轻唱和四妗娘匀匀的呼吸声;闻着松木的芳香和小妗娘的体香,一会儿就睡熟了,那一觉我睡得很死,连身子都没翻一翻。第二天清晨,只听得四妗娘那快活得像喜鹊般的喊声从外边传来:阿丹!快起来,看看初阳是怎么从海里钻出来的!
回到郑家湾,四妗娘便回到了原先的那种沉着。只是天气在一天天热起来,四妗娘身上的衣服在一天天少下去,终于有一天,我像发现个大秘密般欢呼起来:四妗娘的肚皮大起来了!
外婆从此便忙碌起来,她首先托人到上海买荔枝花的小衣小裤,接着又差大妗娘上街去买鱼买肉,外婆自己则整天跪在长凳上,今天咚咚咚的剁馅子包那种只有外婆才包得起的蕃薯饺,明天又滋啦啦地熬油炸那种灯盏模样的“灯盏糕”她做的那些东西是专供四妗娘的,连一角都不肯掰给我和表妹们尝尝。倒是四妗娘义气,趁着外婆没注意就赶快往我们手里塞一只,于是我尝到了天底下最有风味最为美味的食品,至今还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四妗娘开始肚子疼。外婆打发大妗娘来喊我妈。外婆手下有那么多的妗娘,家有大事还是要喊我妈,我和妈踏着没脚脖子的雪来到外婆的老屋,四妗娘在她的小轩间里,盖着厚厚的被子正疼得起劲,只是仍旧沉着,既不在被里滚来滚去,也没有装模作样地哼哼叫叫。
大舅在窗外道:“我去喊老四吧?”那时候,四舅常常在学校过夜,一个星期也难得回家一次。妈说,还早呢,等生来再叫他不迟,省得在这儿碍手碍脚。妈又挥手赶我上学去,一边将那些带着太阳香味的尿布片片、小衣小袄捋平叠好,又拿出一卷用过的、却洗得极干净的扎脐带布,让大妗娘放在镬里蒸去。
放午学的钟一敲响,我喊了声“冲啊!。”就往老屋跑,还在外道坦呢,就听见外婆家的风箱在激动地呱哒呱哒。我直奔四妗娘的小轩间,却见三妗娘威风凛凛地把守在门口,喝道:“小孩子家不许进!”不许进就不许进,我便贴着薄薄的板壁,听四妗娘屋里的动静。只听见几双鞋底移动的嚓嚓声,又听见妈和大妗娘二妗娘急急的说话声,就是听不见四妗娘一点点的声音。倒是妈说:“你嚷嚷,你嚷嚷,嚷出来就好受些了。”二妗娘也说:“这时候不嚷还等什么时候啊?”四妗娘硬是一声都不吭,让我越来越觉得她不是个寻常的人儿。
哇!一声骄恣的、横蛮的哭声,从小轩间里冲出,冲过漫天皆白的大雪,向着整个郑家湾播放。一阵刀剪瓷盆的叮当声,我不顾一切的突破三妗娘的封锁冲进了小轩间里,窗外的雪照得屋里很亮很亮,我看见我妈正把那卷蒸过的脐带布,往扎得紧紧的、涂满了碘酒的脐带上绑去。新娃娃放肆地大哭,很夸张地舞着双手,在我妈用一只手举起这个小小的身体并将布条绕向背后的时候,我看见那双蹬动的、皱巴巴的双腿之间,颤动着一个乌紫的、涂满了血屎、又丑又脏的小鸡鸡!
是男娃儿!男娃儿!男娃儿!挤进小轩间的表妹们兴高采烈地嚷起来。
“阿丹,拐杖”堂屋里传来我外婆高亢的嗓门。这时候我才想起一上午我就没看见外婆,我赶忙向堂屋跑去,只见尘封的祖宗牌位面前,燃满了已经烧得很短很短的香烛,我外婆正跪在拜坛上,不知道已经跪了几个钟头。
外婆挣扎着要起来,我伸去扶她,我的力气加上外婆的力气,终归无法让那个庞大的跪了很久的身躯起来,我喊大舅大舅!大舅进了堂屋,双手伸到外婆的腋下,半抱半拖着外婆离开那个拜坛。“是个儿子。”大舅说。“是个儿子。”外婆也说。我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发现,滂沱的泪水,顺着外婆那因为胃病而发黄的脸庞,稀里哗啦地直浇下来。
“郑叶氏,到学校听训话!”明哲叔突然出现在老屋的大门口,板着个脸说。老屋里因为生儿子的喜悦顿时跑掉了一半。自从外婆当了地主,不是十天半月的要听一次训话,就是要摊着什么惩罚性的义务劳动。我发现舅舅妗娘们都用懊丧的、甚至厌恶的目光斜视外婆,可是外婆仿佛一点都不觉得。她很快活地对明哲叔说:“我就来!我就来!”一边对屋里的大妗娘说:“拿我衣柜里那个铁盒,给芝兰炖人参汤!”
因为是上如意崖求得的孩子,又因为确实是称了外婆的心,遂了外婆的愿,外婆就将小表弟的起名叫“如意”
如意实际上并不如意,岂止不如意,他还是个极怪的极恶作剧的娃娃。
也许四妗娘怀他的第一天开始,他便知道自己对于这个家庭的不同寻常,所以一出世,仿佛就下定决心不闹出点古怪事来就对不起谁似的。
月子的头几天,他就使出浑身的解数来哭,那哭声像猫叫春像狗咬架像锄板刨镬像锉刀锉牙,要多碜人有多碜人,妈从来反对娃儿一哭大人便抱,她认为不能给娃儿宠出坏毛病来。我家的弟弟哭了,亲友或者学生们要去抱,妈就说:别理他!让他哭!还怕把小鸡子哭掉下来不成?
如意倒也没有将小鸡子哭掉下来,可是他却有法子把小鸡子下边的那个“灯灯”哭得奇大无比,且通红透亮。好像一碰就要破裂就要淌水流血的样子。外婆和妗娘叫它作“小肠气”爸爸和四舅叫它为“疝气”有了这“小肠气”如意仿佛多了一个特权,只要他一哭,外婆就“如宝如贝如肉肉如心肝”地乱叫,一边忙不迭地喊人将他抱起来。外婆又四处托人请医问药,又将药亲自熬了汤汁,用那柄总是随身带着的银羹匙,一匙一匙地给如意喂下去。
看看到了六七个月的样子,如意便开始长牙齿,奇怪的是他长一个牙齿,那小肠气便好一些,等到奶牙出齐,那小肠气便全好了。
可是小表弟立即就弄出了新花样,哭的水平自然上了一个档次。“哇”的一声,若无人理睬或来不及理睬,他便将拳头一攥,牙关一咬,脑袋一仰,立马向后昏死过去,嘴里还螃蟹般的喷出泡沫来。每每这个时候,外婆一边“如宝如贝奶奶替你病奶奶替你痛”地诵着,一边掏出怀里的银羹匙,撬开如意的牙关,往他嘴里放一颗菜籽大的什么药,然后用温开水送下;一会儿,表弟紧闭的双眼便睁开了。
其他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外婆同样不掉以轻心,比如说小表弟放个屁,外婆马上就说:“百邪尽消!”这“百邪尽消”是个咒语,外婆一念咒,好像就真的百邪尽消了。再比如小表弟打了个啊——嚏!这“啊嚏”跟郑家湾的“皇天”谐音,叫“皇天”就是要短命、要死人的意思,所以外婆格外警惕严阵以待,小表弟一个啊——嚏!外婆就喊:千岁!小表弟两个啊——嚏!外婆就喊:万岁!小表弟三个啊——嚏!外婆就喊万岁万万岁!
然而外婆依旧是地主,隔三岔五地要被派去扫个大路头,洗个茅坑板。外婆的腿脚自身难保,又放心不下不知何时何地牙关一咬就要昏死过去的如意,所以就将明哲叔指派给她的任务重新摊派给春夏秋冬四个表妹。对于这个摊派,大妗娘和二妗娘都忍下了,三妗娘却一蹦老高:荒唐荒唐实在的荒唐!我秋儿她爸在部队里人见了都“啪”的一个立正敬礼,他女儿在郑爱湾倒成了被管制劳动的小地主了。怒气冲冲的三妗娘有一次竟当着星期天回家的四舅指桑槐道:哪里来的小野种,折腾得家里老不像老少不像少的七颠八倒!那一次二妗娘也心里有气,随口接嘴道:真种龙种呢,怎么瞎说野种?四个兄弟,全仗他传宗接代续香火呢!
四舅便灰灰地踅到我家,对我妈说:姐,我就寻思这儿子脾气怪,这般个哭法,这般个哭相,哪一点像我的样子?那一点像我们郑家的种子?
妈立即就抢白道:得了得了,疑神疑鬼的干什么?你倒是说说,谁是这个哭相的?谁是这个哭法的?
四舅便没了词儿。妈对着没了词儿的四舅继续说:芝兰配你,有过之无不及,你哪点亏了?如意哭相丑不丑,小人儿家怎么说得准?你小时候的哭相也不好看。总归是你们兄弟四人就这么个儿子,自然娇贵些,自然稀罕难养些,等长大了就好了。我们妈为了他,平白无故讨个地主当当,他们三房都窝着一肚子的气没处出,你倒要自己先闹起来想将妈活活气死呀?
四舅从此就不再吭气。
看看到了小表弟周岁的日子,外婆忽然道:芝兰,送子娘娘给我们家送来了如意,我们怎么就忘了谢恩了?趁着如意周岁,备上几件像样的福礼,上如意崖的送子观音堂前好好拜谢拜谢,回头如儿兴许就好养了。
这一回是四舅陪着四妗娘上如意崖的。四妗娘过门四年,夫妻俩双双出门却是头一遭。三天之后,他们又双双回到了郑家湾。四妗娘从外婆手中接过了小表弟,很沉着地扯直他的衣襟,掖好他的裤腰,又很沉着地吻了吻如意的脸颊,然后将这个怪怪的儿子和一纸怪怪的离婚证书一并递给了外婆。还没等外婆弄清楚怎么回事,四妗娘就给外婆磕了三个响头,拎起一个事先就准备好的包袱走了。
外婆便盯着四舅问怎么回事,四舅硬是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问急了,干脆跑到学校不回来了。
第二年夏天,外婆家棚上的南瓜长得特别大。先是不摘,一任它们老,老得通红通红的,刀都切不进去了,再摘了来煮吃,便香得透心,甜得粘住嘴唇。那些瓜大,每煮一个,外婆全家是吃不完的,所以便叫了我全家来,协助他们吃。有一天我正坐在一条小矮凳上大啖南瓜,如意不声不响地潜到我的背后,对着我毫无准备的背就是一口,他就这么咬着我的一块肉,双眼一闭向后倒去,我疼得当即将碗摔在地上,半个身子便压在如意身上,一碗通红的南瓜摔作一地的血浆。我知道这个如意一打不得二骂不得,剩下的我只有哭泣的份儿。外婆一屁股坐到地上,一把推开了我,一边“如宝如贝如肉肉如心肝”的嚷嚷,一边拿那柄银匙撬他的牙齿,牙齿撬开了,我还继续呜咽不止,外婆便怒喝起来:哭什么哭囡儿假种?这么大个背脊咬一口哪里就咬死了?我还没骂你压着他呢。
我就不敢再哭,当然也不敢再吃南瓜。舅舅妗娘,表妹及我的弟妹们,全都人人自危地站起来,——谁知道这头小狼又要咬到哪个人的哪个部位去?
也许是因为天气热,也许是因为小表弟的牙齿奇毒,我背上的那个伤口头一天便开始红肿,第二天又开始发炎,第三天就开始溃烂了,而且很有耐心的烂了半年。直到今天,我的背上还留着这个心有余悸的牙痕疤疤。
如意常常这么咬紧牙关,常常这么突然向后倒去不省人事,可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慢慢长大。渐渐地他就不满足我外婆的怀抱,不满足老屋那窄窄的活动天地。学校的操练声唱歌声召唤着他,常常有圆圆的铁环和圆圆的皮球从学校后门滚了出来,在新屋和老屋之间的道坦上滴溜溜转动。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也就是小表弟最骚动不安的时间,他常常扯着外婆的手,用奶声奶气的腔调固执地重复着:校校走哇!校校走哇!
外婆说:走不得!大公鸡要啄你,老牛娘要顶你,小马驹要踢你!
那个课外活动的时间,我遵照妈的命令回家干家务——郑家湾的女学生大多都被家长剥夺了课外活动的权利,连我都不能幸免。我从外婆堂屋穿过的时候,正好听见外婆的这几句话。小表弟随即将拳头一攥,牙关一咬,天不怕地不怕地就要往后倒去。外婆忙哄道:如宝贝如心肝勿急勿急,奶奶这就带你去,这就去!外婆挪了挪身子,总归是站不起来,于是又喊“阿丹拐杖!”又喊春表妹给她抱着如意,我们四人就这么拉拉扯扯趔趔趄趄地向学校走去。
那一天,学校的操场正在比赛篮球,哨子声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如意的小手就坚决地指向球场。外婆说,那么多人疯挤疯跑,挤着了踩着了怎么办?如意不管怎么办,他指到哪里,我们就得奔向哪里。外婆无奈,四周环视,目光落到操场这头的畚斗楼上,那个畚斗楼当时正住着人缘极好的老姑娘刘老师。外婆对春表妹说:你将如意抱到刘老师房里去,拖把椅子让他站着,从玻璃窗里向下看打球。——记着将窗子插销插牢了,记着不要将他抱到窗台上去,小心仔细了,不然当心我敲烂你的头。
外婆眼看着春表妹抱着如意,轻手轻脚地消失在楼梯尽头,她望着空荡荡的楼梯发了会怔,说胃有点疼,让我领她回家吃药,我把外婆送回了老屋,回头又朝欢呼着的球场奔去。正当红队和蓝队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我听见刘老师的窗门嘭的一声开了,畚斗楼里飞出一声惊骇之极绝望之极的惨叫,与此同时,我看到两个身子一先一后从窗口飞出,悄没声息地坠落在操场的墙脚边。
后来春表妹告诉我,她带着如意遵照外婆的吩咐站在椅子上看球赛,看着看着如意便要站到窗台上,春表妹不干,如意就又抓又咬,且拳头一攥又要向后仰倒作晕厥状,春表妹磨不过,想想窗子关得牢牢的并不妨事,就将如意抱上了窗台。如意看得高兴,不住地用手拍打着那窗门,想是那插销被拍得跳了起来,小表弟就随着窗门的撞开飞出去了,春表妹本能地扑出去抓人,结果自己也从窗子里飞出去了。
小表弟彻底地昏死在楼墙脚下,当然不会哭;春表妹躺在离如意三尺远的地方,清醒的脑袋砸出了血,却不敢哭。
我魂飞魄散地跑去喊外婆。对着我的背脊,外婆是再也站不起来了,我拖起她的大手往我的肩膀上搭挂,她高大的身子却软软地往地上萎去。可是她又不能就这么萎在地上不动,她喘息着呻吟着,喊着“如宝如贝”喘息着呻吟着开始爬行,正确地说是在蠕动,像一条蠢笨无比的大虫,一寸一寸艰难地蠕动。外婆就这么蠕动着爬出了二门爬进她家院子,院子里淤积的泥水将外婆弄得像只肮脏的母猪;外婆爬上了三道石阶爬出了高高的大门门槛,石阶和石门槛将外婆的膝盖磕出了淋漓的鲜血;外婆爬过了石板道坦爬过进了学校的后门,粗砺的石板和学校后门那段石子路磨破了外婆的衣袖裤管,磨得外婆双肘双腿都皮开肉绽。外婆终于爬到了那出事地点,看见了双目紧闭大便失禁得臭烘烘一裤裆的如意。外婆一把搂住了小表弟,掏出那把瑟琴发抖的银羹匙就往如意紧咬着的齿缝里撬。牙齿总算撬开了一条缝,外婆将一颗菜籽大的药丸放进表弟的嘴里,然后舀着不知是谁递过来的开水往如意嘴里送药。水从如意的嘴里淌出,又将那颗菜籽大的药丸冲出,表弟顽固地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外婆绝望地将如意放回地上,当着全校师生和围观的郑家湾老少的面扑通一声跪倒,她一边将头碰得咚咚作响,一边悲凉无比地呼号:苍天哪苍天!我只有独个孙子独根苗苗!只要能让他活,我愿意代他死,即刻就死!求苍天将我的阳寿全部折赠给他
我妈闻声赶回学校,头脑清晰地喊:童尿童尿!老姑娘刘老师递过一口洋碗,妈抓住个一年级的男学生,立逼他朝洋碗里撒尿,那男孩子很爽快地撒了大半碗。妈抱起臭烘烘的小表弟,用外婆的银羹匙坚决地、强横地往如意嘴里灌尿,一匙,二匙,三匙;外婆在一旁配合着妈把头磕得像鸡啄米似的,嘴里嚅嗫着:赠寿,赠寿,把我的阳寿全赠给如宝如贝。妈将那碗尿喂得像差不多了,小表弟的喉咙咕噜咕噜一阵响,他的脸便像冬眠醒来的蛤蟆一般轻轻抽搐,那眼睑也像刚刚出茧的蛾子在颤动,一会儿,竟醒转来了。
回到老屋之后,外婆顶着额上的包包、顶着浑身的伤疼和胃疼,只唯恐自己的“赠寿”意愿不巩固,便择了个黄道吉日,请了一班和尚道士来,在有名的长生宫里正儿八经地举行了“赠寿”仪式。在和尚道士唱唱念念手舞足蹈之中,外婆膝跪红毯头顶香案,对着祖宗神位,对着天王地王阎王,对着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极庄严极虔诚地宣誓:我,郑叶氏,辛丑年五月十六亥时建生,现年五十五岁,我愿意将我以后的寿元,全部赠送给我的嫡孙郑如意
为了这个大张旗鼓的“赠寿”仪式,地主分子外婆作为“封建迷信复辟典型”被专门揪斗了一次,又被处罚洗刷学校的茅坑板半个月,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雾露云霞十二个表妹又被外婆摊派着抬水的抬水,洗坑马的洗抗马,三妗娘终于忍无可忍,率领着她的秋、雨、云、霞跑到三舅的部队随军去了;二妗娘也不甘落后,趁着家里乱哄哄的当儿,卷了家里可以卷的东西,带着夏、霜、雾、露,到二舅厂里当她的工人家属去了;连春和风两位表妹,也闹着住校去了,只有大妗娘老实,守着她的两个小女儿静静的过日子。老屋一下子变得萧条,变得凄清;从前的那种闹猛和嘈杂,一去不复还了。
在外婆一次又一次地被揪斗和劳动惩罚里,受伤害最深还是我妈,因为斗争就在学校的操场上,处罚又在学校的茅坑头,这对争强好胜事事认真的妈真是个无情的打击,妈妈的威信因此一落千丈,虽然全校师生和整个郑家湾都认为妈妈的书是教得最好的,可妈的模范教师每每报上去总是被驳下来。
那一次斗争会上,又有人提名让我妈揭发我外婆罪行。妈想都不想就跳上台,指着外婆血泪控诉:八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家大小都洗过浴在院子里的竹床上长凳上或卧或坐,一边拍着大蒲扇,一边看着月亮数着星星讲故事,只有妈妈独自在灶间洗着全家的那一大摞盘碗,还得腾出湿淋淋的手来拍打疯咬的蚊虫;突然,灶脚有什么东西呼呼作响,妈端着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照照,皇天!一条寸黑寸白的银环蛇竖起个犁头般的脑袋,鼓起了个蛤蟆肚样的嘴巴,呼地一声向妈扑来,妈顿时十分灵魂吓丢了九分,也不知怎样逃出了灶屋逃到了院子里,站在外婆的竹床边牙齿打架双腿打抖,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外婆却一扇柄敲了过来,指着她的鼻子骂道:“该死的囡儿假种该死的败家精!你拿灯是怎么拿的?”那天晚上的月亮很好,妈手上的煤油灯倒提着,早已洒得滴油不剩了
妈说得情真意切苦大仇深,妈对外婆从小的虐待牢记在心没齿不忘。妈这类批判故事信手拈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比起那些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空洞批判,不知要生动精彩多少倍。妈那次批判结束,当场宣布跟外婆脱离母女关系。
妈跟外婆脱离了母女关系,我当然也跟外婆脱离了那层关系。从那天开始,尽管我上学放学仍旧从外婆家的堂屋里穿过,外婆见了我,嚅嚅嘴唇,大概要喊“阿丹,拐杖”然终于没再喊。后来我快要考初中了,听我的班主任说,有这样的外婆,初中可能就考不取。这让我进一步懂得地主的可怕可恨。为了和外婆彻底划清界线,我上学放学再也不从外婆的堂屋里穿过。
外婆五十九岁的那个夏天,离婚五年的四妗娘突然回到了郑家湾。她的手里拿着一个让我眼馋得要掉泪的男式书包——要知道我读完所有的书,还没有买过了一个哪怕是最寒酸最简陋的书包;在辘轳胡同里我和妗娘撞了个满怀,我们同时都“呀”了一声。四妗娘说:“阿丹,长得这么高了,都快赶上我了!”我也细细的打量着四妗娘,五年不见了,四妗娘不但没见半点老去,反倒添出许多风韵来。
“走,陪我看看你外婆去。”四妗娘说,用一种恳求的目光看着我。我明白,离了婚的四妗娘再去拜访她从前的婆婆,肯定有一种尴尬;而断绝了关系划清了界线的我再去看我的外婆,同样也有一种尴尬,可是两个人合在一起,那尴尬好像会减少不少。
我和四妗娘进了老屋的大门。老屋更苍老了,破败的门窗空洞着,像刚刚读过的“笑人齿缺狗窦大开”院子里积水很深,不知谁家养的一对鸭子像鸳鸯般恩恩爱爱地游来游去。进了二门,拐了一个弯,我们就看到了这么幅景象:原先四妗娘住的那小轩间腾空了,光光的砺灰地上,趴着我的五十九岁的外婆,她的衣衫破旧,骨骼突出,像一匹服役终生最后被淘汰下来的瘦马;她的背上,骑着她的宝贝孙子郑如意,她驮着他,挪动瘦骨嶙嶙的四肢,很难地爬行着
“妈!”四妗娘喊了一声,就哽住了。外婆一怔,暂停了动作。焦急了的如意用穿着小皮鞋的双脚一阵乱踢,嘴里恶狠狠的嚷嚷着:老马儿,死马儿,快跑,快跑呀!
四妗娘赶上前抱下了儿子。接着和我一人一边,用很大的劲搀起了外婆,一直将她搀到屋角的一张凳子上。外婆搓着自己满是灰尘的手掌,我看见那双手掌上,结满了只有牛羊这种畜类脚掌才有的硬茧子。
“妈!妈”四妗娘喃喃着,泪如雨下。
我仔细端详着外婆的脸,外婆的颧骨像装了两个马铃薯般地高高凸出,而双颊却像沟壑般深深地凹陷进去,配上她那双因为警惕而幽幽发光的眼睛,活脱脱一条守护狼崽的老狼。
“妈,我这回来只是看看你,看看如意,并不想把如意带走。”四妗娘看出了外婆的心思,赶快说明。
外婆显然放心了些,便伸手揉着自己的腰,我发现外婆的腰也佝得很厉害了。
“妈,你实在用不着这么疼他的。”四妗娘搂过如意,如意却一扭身挣开了,站到了外婆的身边。外婆将脸一拉,说:“我不疼他谁疼他?我不疼他又疼谁?你们说,你们倒是说呀!”
我们竟无话可说。四妗娘擦着泪,说“你这样会累——”说到这,四妗娘犹豫了一下,看看外婆又黄又灰的脸,接着说“会累死的。”
“累死了我心甘情愿。”外婆冷漠而又固执。
“可是你叫我,你叫我怎么能安心哪”
外婆一下子爆发起来:“你不安心你不安心!那你为什么要离婚?为什么要走?啊?为什么?”
四妗娘像是被噎住了,确确实实是被噎住了。好半天,她才缓过气来,断断续续地说:“是阿喜,是阿喜要我走的他的心里,只有阿凤,阿凤,没有我成亲那么些年,他只跟我上过一次眠床,还是当作我答应离婚的条件。妈你待我好,我知道你想孙子都想疯了,我若是不给你生下个孙子就走,太不仗义了所以我就算好了时间,一个月上一回如意崖”
外婆的双眼开始发直,她那骨骼粗大却缺乏肌肉的手臂也伸得直直,她直直地指着四妗娘,颤抖的嗓音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
“那你说,如意、如意到底是不是我家种子?”
四妗娘很悲哀、但却也很明确地摇了摇头。于是我想起那个开满了杜鹃和刺薇的山坡,想起那高高陡陡的下马岭,想起那个结实又稳妥的脊背,想起那散发着松木芳香的求子床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得一声疹人的尖叫:“奶奶!”我看见小表弟像条受伤的黄鼠狼,极灵敏极恐惶地向外婆窜了过去,而我的外婆,却像一条抽了筋的病牛,晃晃悠悠地瘫倒在小轩间的砺灰地上,从她那耷拉着的嘴角,涌出一滩稠稠的,却不十分鲜艳的血浆。
三天之后,外婆不再吐血,却拉出一滩柏油般的血屎来。
大妗娘赶到我家对我妈说:“姐,娘这病,竟是越发的重了,你看看,赶快拿主意吧!”
妈自从宣布和外婆断绝关系之后,明里暗里都没有去看过外婆一次,就连外婆吐血也不例外。妈从来教导我们要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干脆就别说。妈在大事小事上都认真地作出表率来。
对着手脚无措的大妗娘,妈沉吟半天,问:这几年她都吃些什么药?
大妗娘说:吃什么药?这些年她早就把药全停了。老三老婆随了军,老三也不往家寄钱了,其余的兄弟们也都各家门各家户的,谁也照应不了谁;爸倒是月月捎钱来的,妈可好,全都买了冰糖奶粉西洋参给那个——说到这里,大妗娘打了个顿,我知道她原来是要说“野种”的,可大妗娘宽厚地摇摇头,改成“给那个如意吃了”
妈叹了口气,说:将她送乐城去,交给爸吧!爸也真是的,都这个岁数了,避起嫌来比我们还起劲。
于是大舅和我爸借了条小小的“河里溜”将外婆装上,依依哑哑地向城里划去。那一天如意站在河埠头的榕树下,直着脖子喊奶奶也直跳双脚。外婆叫大舅将他抱上船来,外婆没有像从前那样搂着他喊“如宝如贝如肉肉如心肝”而是瞪着对死鱼般的眼睛,将他左看右看横看竖看,末了在他额上很有分寸的亲了一下,便坚决地将他推开了。
外婆一进了城里便被外公送进乐城医院。两天后,从城里回来的爸对妈说:“外婆这一回可真的不好了,医生说是胃大出血,也不光这一次出血,说几年前头就断断续续在出了,医生说这病给耽误久。她自己心里也有数,总是反复地叨叨着:“五十九,棺材横头翻跟斗。”爸说着就试探着问妈:“你怎么样?去看看吧?”妈皱了皱眉,很矛盾的样子说:“下星期检查团要来呢,等检查过了再说吧。”
妈那几天的确在迎接教育检查团。她在她们班教室的后墙开辟了一个“苗圃”又在北墙上开辟了个“花坛”于是满教室的大字小字作文造句图画美工贴得五彩缤纷;妈妈虽说总也评不上模范,可是她的工作总是做得比一切模范还模范。
时间又过去三天,大妗娘去了趟县城回来。一见到我妈就说:姐,妈整个糊涂了,没日没夜地胡说八道。总是指着病房的窗子说:“阎罗王的左手从左边的窗子里伸进来抓我,阎罗王的右手从右边的窗子里伸进来抓我”一会儿又说:“白无常拿着白绳索来套我,黑无常拿着黑绳索来套我”吓得同病房的病人都跑掉了。姐,我刚过门那年,算命先生说妈的寿元是九十三岁,可她今年才五十九!那次“赠寿赠寿”的,恐怕真的把寿元都折给了那个如意了。
妈淡淡地说了声:迷信。却又问:有没有提我什么来着?妗娘说:没有。又说,提与不提,什么相干?你总归是要去看的,等检查团检过之后,你就去,啊?
可是外婆没等检查团来到郑家湾就过世了。爸和大舅又借了那条“河里溜”去接她,这一回外婆是装在棺材里的,棺材的一头坐着我外公,一头坐着我春表妹,后来春表妹告诉我,她是被她娘送到乐城医院去侍候垂死的奶奶的。
大舅便四处拍电报打电话。三舅回电说,部队有特殊任务,请不得假。二妗娘差了夏表妹来说,二舅出差乌鲁木齐去了,三五天根本赶不回来,且也不知道他在乌鲁木齐的落脚处。四舅倒是早早的来了,坐在老屋的角落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四舅这几年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了抽烟,从而填补了外公上下几代人不抽烟的空白。
在去不去给外婆送葬的问题上,从来雷厉风行的妈变得优柔寡断起来,她跟爸嘀咕道:去呢,学校里会讲我立场不分;不去呢,郑家湾会讲我不孝不仁。爸说:去吧,她也是你的娘;不去呢,她也是你的娘,你再也逃不了的,这跟你断不断绝母女关系是一回事。妈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那就去吧。但是去了哭不哭呢?不哭吧,郑家湾会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囡,娘死了一滴眼泪都没有;哭吧,学校里会说,死个地主分子你还心疼哪爸不耐烦了,说得了得了都随你,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接下去的工作是缝“孝帽”所谓“缝”就是象征性地扯五寸布料,粗针大线地绕几针——等送完了葬拆开就可以做一条裤腰;至于料子,孝子孝女们是麻袋布,加上身上的麻布片片叫被“披麻戴孝”孙辈们则一律用白坯布了。
名堂讲究在贴在孝帽帽门上的小圆圆。小圆圆是用纸剪的,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郑家湾的规矩,我等外孙女们该贴绿的,阿鑫阿森等外孙们则贴蓝的,春、夏、秋、冬等等孙女们是贴黄的,只有嫡孙“真种”才贴红的。我们蓝的绿的黄的其实只是种陪衬,凑凑热闹而已,只有红的“真种嫡孙”才是最有资格送终的。所以送葬的队伍中,红圆圆越多,死人就越光荣越体面。一时间我们剪了满屋子的红圆圆绿圆圆蓝圆圆黄圆圆如彩蝶飞舞,对号入座的贴了。我们戴上这些贴着不同颜色圆圆的孝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十分有趣。
轮到贴如意的圆圆,大人们作难了;不管怎么说,如意是我外婆的孙子,唯一可以贴上红圆圆给我外婆送终的孙子;可他毕竟又不是
如意见自己的孝头帽还是一片空白,急了;如意什么都习惯了多拿多占,岂能让孝头帽没有圆圆?于是他自己动手,抓了个红圆圆贴上,抓了个绿圆圆又粘,又伸手去抓黄圆圆蓝圆圆;表妹们就像山雀叽叽喳喳开了:你到底是内孙还是外孙,是真种还是假种?如意什么也不听,只管贪婪地贴、贴、贴;贴成一簇吹起来的肥皂泡,贴作一把放飞得高高的气球;表妹们便越发嚷得起劲。当我伸手要将那些乱七八糟、不伦不类的圆圆撕掉的时候,如意忽然拳头一攥,牙关一咬,脑袋一仰又要作昏厥状,妈说:吵死了吵死了,什么内的外的真种假种,随他去!
送葬的队伍正待出门,明哲叔一脚踏进了老屋,对我大舅说:这棺材不必上山了,抬到大爿园去搁着。
外公、舅舅和妈的脸一下子都青了。外婆活着的时候是地主,外婆死了仍旧是地主,外婆没资格进郑家湾的祖坟,只能流落在郑家湾十分忌讳的大爿园。
送葬的队伍冷冷清清稀稀落落,向着郑家湾东边、大田里头那个荒岛般的大爿园前进。我和春妹一人提着一盏白灯笼,跟在棺材后头给外婆照路。春表妹忽然问我:通到阴间的路很黑么?我说:不知道。春表妹说:肯定是很黑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提着灯笼呢?
我想找个人问问,四下望望,竟找不着可问的人,外公,爸,大舅和四舅在前头扛着外婆的棺材,扛得很是吃力;女眷、邻居们落在后头,因为披着同样的麻衣,戴着同样的遮脸孝帽,竟分不清谁是谁,所以我也就不知道妈到底来了没有哭了没哭。倒是三猫娘的破铜锣般的哭声无顾无忌地飞越出来,我不知道她到底是为了悲伤?还是为了庆贺?还是为了那五寸宽的孝帽布?
这时候,趿着一双拖鞋挂着一对鼻涕虫的如意窜到了我们身边。小如意也成了鼻涕虫,不知外婆见了有何感想。我忽然想起春表妹的问题,便一把拉住了他问:你知道通到阴间的路很黑么?小如意哧溜一下,将鼻涕抽了回去,翻了我个白眼说:“我怎么知道?”一扭身便要溜走,我紧紧地攥着他的手: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死过去许多回吗?”
“不告诉你!就是不告诉你!”如意猛一甩手,将自己的手抽了回去。到底是男孩子,手劲很大,甩得我的手生疼生疼。
如意像一条小狗般冲到棺材前头去了,他边跑边嚷嚷什么。顶头风很负责地将他的声音捡起,又很负责地送到我们的耳边,我和春表妹同时都听到了那喊熟了喊烂了的四个字:
囡儿假种!
注:本文原发江南,后经中篇小说选刊转载
p;外婆实在是太辛苦太疲倦了,便丢下了众人,叫我领着她向床上躺去。四妗娘悄没声息地跟了过来,递给外婆一个熨贴的沙袋,也递给外婆一句熨贴的话:
“妈,我明天到如意崖,求求送子观音去。”
我早就听人说过,如意崖是个极好玩的去处,上面的送子观音,又是极灵验的。只是路远,从郑家湾到山脚就有二十里,上山还有十多里。妈说我太小走不动,而且我也不需要和送子观音打什么交道。
然而四妗娘不怕那二十里平路和十几里山路,当然,她已经到了非向送子娘娘求助不可的时候了。临出门的时候,外婆塞给她几张票子,嘱咐她路上买点心吃。这让我好生嫉妒了阵子,长到那么大,外婆连一块糖、几颗炒豆都没有给我过,却一下子递给四妗娘这么一卷票子!
四妗娘很沉着地上了路。两天之后她回到了郑家湾,那脸上一点疲倦都找不到,反倒添了许多精神。一个月之后,四妗娘又去如意崖住了三天,回家时带来一大捧的杜鹃花。不晓得是杜鹃映红了四妗娘的脸,还是四妗娘的脸映红了杜鹃花,反正我觉得四妗娘和杜鹃花都格外地滋润,格外地美艳。稍稍停停地又过了一个月,四妗娘第三次提出要上如意崖,这时候恰逢我的农忙假,我便揪住四妗娘那裁剪得很是合身的衣裳一角,说:“好妗娘,带我去吧!”
四妗娘先是打了个怔,继而便说:你走不动的!我说,我走得动,过年时我跟着我爸走了趟乐城,乐城离我们郑家湾也是三十多里嘛!三妗娘说,你妈也不让你去的!我说,我去问问妈。妈放农忙假了还呆在学校里忙东忙西的。我跑到她办公室,那次妈出乎意外地爽快,还说,你四妗娘一个人跑来跑去地还真叫人不放心,你去给她做个伴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牵着四妗娘的手,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去如意崖的路程。出了郑家湾,四妗娘便一反在郑家湾的沉静,又是说又是笑的,还哼哼着什么“山茶哪个花来么山茶花啊,十哪个大姐采山茶啊”依依呀呀,很是好听。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四妗娘说到要路边那个村子的姨娘家弯一弯,嘱咐我在路边等着。等了约摸一顿饭的工夫,四妗娘提着一袋刚刚贴好的、热乎乎的米饼子出来了,我们一边咬着又香又甜的米饼,一边继续赶路。忽然,四妗娘像个淘气的女孩跑到紫云英田里,采了一把紫云英花,一边走一边往我的头上乱插,又很仔细地挑了两枝,很仔细地插到自己的鬓角。紫云英在四妗娘鸦黑鸦黑的头发上颤颤悠悠,让四妗娘整个人儿变得楚楚动人。
我说:“四妗娘,你着实漂亮!”这时候,从我们后边大踏步地走来一个男人,那男人很年轻,笑嘻嘻地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我知道我们女的走不过男的,更何况郑家湾从我记事起就教导女的该给男的让路,于是我拉着四妗娘的手,侧身站住了。可是那男的好像并不想赶到我们前头去,只是微笑着看看我,看看四妗娘,最后将目光落定在四妗娘头上的紫云英上。四妗娘便别转了脸,也不让路了,拉了我的手继续赶路。这以后的路,那男人一直没离开,也一直没超过我们,就那么不即不离的。四妗娘也没有理他,只是不住地和我叽叽呱呱,不住地发出阵阵震撼四野的笑声。
上山了,便见了红杜鹃。越往上,杜鹃越旺,且红得烂漫,红得放肆。旁边还盛开着白刺薇、黄刺薇,摇摇曳曳,迎风招摇。我忘乎所以的尖叫着,欢奔着,一会儿就采了一大把的红杜鹃和黄白刺薇。
再往上,我便觉得很累了。四妗娘开始拉我,拉了几次,我那双脚却越发地沉重起来。拐过两上弯弯,前面忽然出现一条又高又陡好像要通到天上的石级。
我倒抽了一口气,一屁股在头一个石级上坐下,说:“小妗娘,我走不动了!”一边脱下鞋来数脚上的泡泡。
“叫你不要来不要来你偏要来,看看,还吹牛不?””四妗娘说,却不生气。四妗娘接着告诉我,这条岭叫“下马岭”马儿都过不去的。又说,怎么办?我背你一会儿吧?我说,四妗娘你么苗条的人儿,我又是小胖墩,你哪儿压得起?
这时候那个男人走到我面前,往地上一蹲,向我亮出个结实的脊背,说:“我来背你!”
我当时的第一个感觉是受宠若惊。自我记忆开始,我的脊背,背过妹妹,背过妗娘家的风、霜、雨、雪、云、霞、雾、露;可从来没有一个别人的背脊背过我!接着,郑家湾的闺训就在我八岁半的脑袋里敲响:你一个囡儿家怎么可以让一个陌生的男人背着?妈晓得了,准会揍掉你的下半截来!
四妗娘看出我的心思,她抿着嘴,指着蹲在我前头的男人笑道:“他是我表哥,放心,不会吃了你的!你妈那头,我们谁也不说,什么都不要说,谁说了谁是小狗!”
我终于抗拒不了那个背脊的诱惑,我伸出了小指头,和四妗娘勾了勾。想了想,又伸出小指头,对那个男人说:我喊你什么呢?那男人说,阿龙表叔。我说,阿龙表叔,我们也勾一勾。勾过以后,心里忽然就踏实了许多。
接下去我很幸福很享受地趴在阿龙的背上,那个背脊像条会爬滩的舴艋舟,载着我稳稳扎扎地上山。
如意崖其实并不单单就一块如意崖,应该说是由许多怪石凑成的风景点。走着走着,四妗娘就指着左侧的一块石头说:像不像小兔舂药?我说,有点像。又走一阵子,四妗娘又指着右前方的一块岩问:像不像老翁钩鱼?我说,这是老翁么?我看着怎么像一个老太婆呢!四妗娘便拍了我一下,我得意得直踢脚。又绕了几个弯弯,四妗娘又指着一处道:快看快看,像不像娘舅背甥?这一回我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说:像,像极了,就像我们现在这个样子,阿龙是娘舅,我是外甥,旁边还走着妗娘呢。四妗娘啐了一口说,死阿丹瞎说什么!却绯红了脸。因为我是在阿龙背上往下看的,我看见那绯红红到了四妗娘的耳根,连脖子都红得一塌糊涂了。
终于到了山顶。远远望去,那如意崖又窄又高,恰似一条悬挂在云头的如意。近了,才发现中间、下边都是空的,且大得很,前前后后四面八方都砌着我当时叫不上名字的庙宇殿阁。四妗娘就带着我们去看送子娘娘。于是,在庄严神秘的气氛里,香烟袅袅烛影瞳瞳,我看到了那位大智大勇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这是一位身着金装的送子观音,体态丰腴脸廓饱满,一双赤裸的大脚稳稳地踩在一朵庞大的莲花上,一对慈眉善目很友好地看着芸芸众生。她的怀抱里,肩膀上,膝盖头,爬满了一个个胖嘟嘟乐乎乎的男娃儿,他们总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姿势,很自然很骄傲地探出自己那漂亮的小鸡鸡。
我莫名其妙地想起我外婆,如果我外婆也是一双大脚,如果我的妗娘们生的都是带把的,那么我外婆肯定也快活得体态丰腴,慈眉善目的了。
四妗娘将香烛点燃,拉了个蒲团跪下去便拜。阿龙表叔站在一旁,咧着两排雪白的牙齿笑,这笑容鼓励了我,我也学着四妗娘的样子拜了起来。四妗娘喃喃地说些什么谁也听不明白,我却像背书那般朗朗地说道:“观世音菩萨你那么多的儿子分一个给我四妗娘吧,左臂弯的这个也行右臂弯的也行膝头上的也行脖子上的也行只要给一个就行”我正说得起劲,四妗娘却猛推我一把说:你瞎嚷嚷什么,看人家笑话!我说,你这样牙疼般哼哼,连跪在你身边的我都听不见,那送子娘娘高高在上怎么听得见?她听不见怎么能给你儿子?我们这趟路不是白跑了我外婆的地主也不是白当了?
四妗娘便正了色,极认真极虔诚地重新再拜。那一晚我们就宿在观音堂侧的小屋子里。我和四妗娘躺在用半边松树架起来的“求子”床上。我听着松涛的轻唱和四妗娘匀匀的呼吸声;闻着松木的芳香和小妗娘的体香,一会儿就睡熟了,那一觉我睡得很死,连身子都没翻一翻。第二天清晨,只听得四妗娘那快活得像喜鹊般的喊声从外边传来:阿丹!快起来,看看初阳是怎么从海里钻出来的!
回到郑家湾,四妗娘便回到了原先的那种沉着。只是天气在一天天热起来,四妗娘身上的衣服在一天天少下去,终于有一天,我像发现个大秘密般欢呼起来:四妗娘的肚皮大起来了!
外婆从此便忙碌起来,她首先托人到上海买荔枝花的小衣小裤,接着又差大妗娘上街去买鱼买肉,外婆自己则整天跪在长凳上,今天咚咚咚的剁馅子包那种只有外婆才包得起的蕃薯饺,明天又滋啦啦地熬油炸那种灯盏模样的“灯盏糕”她做的那些东西是专供四妗娘的,连一角都不肯掰给我和表妹们尝尝。倒是四妗娘义气,趁着外婆没注意就赶快往我们手里塞一只,于是我尝到了天底下最有风味最为美味的食品,至今还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清晨,四妗娘开始肚子疼。外婆打发大妗娘来喊我妈。外婆手下有那么多的妗娘,家有大事还是要喊我妈,我和妈踏着没脚脖子的雪来到外婆的老屋,四妗娘在她的小轩间里,盖着厚厚的被子正疼得起劲,只是仍旧沉着,既不在被里滚来滚去,也没有装模作样地哼哼叫叫。
大舅在窗外道:“我去喊老四吧?”那时候,四舅常常在学校过夜,一个星期也难得回家一次。妈说,还早呢,等生来再叫他不迟,省得在这儿碍手碍脚。妈又挥手赶我上学去,一边将那些带着太阳香味的尿布片片、小衣小袄捋平叠好,又拿出一卷用过的、却洗得极干净的扎脐带布,让大妗娘放在镬里蒸去。
放午学的钟一敲响,我喊了声“冲啊!。”就往老屋跑,还在外道坦呢,就听见外婆家的风箱在激动地呱哒呱哒。我直奔四妗娘的小轩间,却见三妗娘威风凛凛地把守在门口,喝道:“小孩子家不许进!”不许进就不许进,我便贴着薄薄的板壁,听四妗娘屋里的动静。只听见几双鞋底移动的嚓嚓声,又听见妈和大妗娘二妗娘急急的说话声,就是听不见四妗娘一点点的声音。倒是妈说:“你嚷嚷,你嚷嚷,嚷出来就好受些了。”二妗娘也说:“这时候不嚷还等什么时候啊?”四妗娘硬是一声都不吭,让我越来越觉得她不是个寻常的人儿。
哇!一声骄恣的、横蛮的哭声,从小轩间里冲出,冲过漫天皆白的大雪,向着整个郑家湾播放。一阵刀剪瓷盆的叮当声,我不顾一切的突破三妗娘的封锁冲进了小轩间里,窗外的雪照得屋里很亮很亮,我看见我妈正把那卷蒸过的脐带布,往扎得紧紧的、涂满了碘酒的脐带上绑去。新娃娃放肆地大哭,很夸张地舞着双手,在我妈用一只手举起这个小小的身体并将布条绕向背后的时候,我看见那双蹬动的、皱巴巴的双腿之间,颤动着一个乌紫的、涂满了血屎、又丑又脏的小鸡鸡!
是男娃儿!男娃儿!男娃儿!挤进小轩间的表妹们兴高采烈地嚷起来。
“阿丹,拐杖”堂屋里传来我外婆高亢的嗓门。这时候我才想起一上午我就没看见外婆,我赶忙向堂屋跑去,只见尘封的祖宗牌位面前,燃满了已经烧得很短很短的香烛,我外婆正跪在拜坛上,不知道已经跪了几个钟头。
外婆挣扎着要起来,我伸去扶她,我的力气加上外婆的力气,终归无法让那个庞大的跪了很久的身躯起来,我喊大舅大舅!大舅进了堂屋,双手伸到外婆的腋下,半抱半拖着外婆离开那个拜坛。“是个儿子。”大舅说。“是个儿子。”外婆也说。我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发现,滂沱的泪水,顺着外婆那因为胃病而发黄的脸庞,稀里哗啦地直浇下来。
“郑叶氏,到学校听训话!”明哲叔突然出现在老屋的大门口,板着个脸说。老屋里因为生儿子的喜悦顿时跑掉了一半。自从外婆当了地主,不是十天半月的要听一次训话,就是要摊着什么惩罚性的义务劳动。我发现舅舅妗娘们都用懊丧的、甚至厌恶的目光斜视外婆,可是外婆仿佛一点都不觉得。她很快活地对明哲叔说:“我就来!我就来!”一边对屋里的大妗娘说:“拿我衣柜里那个铁盒,给芝兰炖人参汤!”
因为是上如意崖求得的孩子,又因为确实是称了外婆的心,遂了外婆的愿,外婆就将小表弟的起名叫“如意”
如意实际上并不如意,岂止不如意,他还是个极怪的极恶作剧的娃娃。
也许四妗娘怀他的第一天开始,他便知道自己对于这个家庭的不同寻常,所以一出世,仿佛就下定决心不闹出点古怪事来就对不起谁似的。
月子的头几天,他就使出浑身的解数来哭,那哭声像猫叫春像狗咬架像锄板刨镬像锉刀锉牙,要多碜人有多碜人,妈从来反对娃儿一哭大人便抱,她认为不能给娃儿宠出坏毛病来。我家的弟弟哭了,亲友或者学生们要去抱,妈就说:别理他!让他哭!还怕把小鸡子哭掉下来不成?
如意倒也没有将小鸡子哭掉下来,可是他却有法子把小鸡子下边的那个“灯灯”哭得奇大无比,且通红透亮。好像一碰就要破裂就要淌水流血的样子。外婆和妗娘叫它作“小肠气”爸爸和四舅叫它为“疝气”有了这“小肠气”如意仿佛多了一个特权,只要他一哭,外婆就“如宝如贝如肉肉如心肝”地乱叫,一边忙不迭地喊人将他抱起来。外婆又四处托人请医问药,又将药亲自熬了汤汁,用那柄总是随身带着的银羹匙,一匙一匙地给如意喂下去。
看看到了六七个月的样子,如意便开始长牙齿,奇怪的是他长一个牙齿,那小肠气便好一些,等到奶牙出齐,那小肠气便全好了。
可是小表弟立即就弄出了新花样,哭的水平自然上了一个档次。“哇”的一声,若无人理睬或来不及理睬,他便将拳头一攥,牙关一咬,脑袋一仰,立马向后昏死过去,嘴里还螃蟹般的喷出泡沫来。每每这个时候,外婆一边“如宝如贝奶奶替你病奶奶替你痛”地诵着,一边掏出怀里的银羹匙,撬开如意的牙关,往他嘴里放一颗菜籽大的什么药,然后用温开水送下;一会儿,表弟紧闭的双眼便睁开了。
其他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外婆同样不掉以轻心,比如说小表弟放个屁,外婆马上就说:“百邪尽消!”这“百邪尽消”是个咒语,外婆一念咒,好像就真的百邪尽消了。再比如小表弟打了个啊——嚏!这“啊嚏”跟郑家湾的“皇天”谐音,叫“皇天”就是要短命、要死人的意思,所以外婆格外警惕严阵以待,小表弟一个啊——嚏!外婆就喊:千岁!小表弟两个啊——嚏!外婆就喊:万岁!小表弟三个啊——嚏!外婆就喊万岁万万岁!
然而外婆依旧是地主,隔三岔五地要被派去扫个大路头,洗个茅坑板。外婆的腿脚自身难保,又放心不下不知何时何地牙关一咬就要昏死过去的如意,所以就将明哲叔指派给她的任务重新摊派给春夏秋冬四个表妹。对于这个摊派,大妗娘和二妗娘都忍下了,三妗娘却一蹦老高:荒唐荒唐实在的荒唐!我秋儿她爸在部队里人见了都“啪”的一个立正敬礼,他女儿在郑爱湾倒成了被管制劳动的小地主了。怒气冲冲的三妗娘有一次竟当着星期天回家的四舅指桑槐道:哪里来的小野种,折腾得家里老不像老少不像少的七颠八倒!那一次二妗娘也心里有气,随口接嘴道:真种龙种呢,怎么瞎说野种?四个兄弟,全仗他传宗接代续香火呢!
四舅便灰灰地踅到我家,对我妈说:姐,我就寻思这儿子脾气怪,这般个哭法,这般个哭相,哪一点像我的样子?那一点像我们郑家的种子?
妈立即就抢白道:得了得了,疑神疑鬼的干什么?你倒是说说,谁是这个哭相的?谁是这个哭法的?
四舅便没了词儿。妈对着没了词儿的四舅继续说:芝兰配你,有过之无不及,你哪点亏了?如意哭相丑不丑,小人儿家怎么说得准?你小时候的哭相也不好看。总归是你们兄弟四人就这么个儿子,自然娇贵些,自然稀罕难养些,等长大了就好了。我们妈为了他,平白无故讨个地主当当,他们三房都窝着一肚子的气没处出,你倒要自己先闹起来想将妈活活气死呀?
四舅从此就不再吭气。
看看到了小表弟周岁的日子,外婆忽然道:芝兰,送子娘娘给我们家送来了如意,我们怎么就忘了谢恩了?趁着如意周岁,备上几件像样的福礼,上如意崖的送子观音堂前好好拜谢拜谢,回头如儿兴许就好养了。
这一回是四舅陪着四妗娘上如意崖的。四妗娘过门四年,夫妻俩双双出门却是头一遭。三天之后,他们又双双回到了郑家湾。四妗娘从外婆手中接过了小表弟,很沉着地扯直他的衣襟,掖好他的裤腰,又很沉着地吻了吻如意的脸颊,然后将这个怪怪的儿子和一纸怪怪的离婚证书一并递给了外婆。还没等外婆弄清楚怎么回事,四妗娘就给外婆磕了三个响头,拎起一个事先就准备好的包袱走了。
外婆便盯着四舅问怎么回事,四舅硬是三棍子打不出个屁来,问急了,干脆跑到学校不回来了。
第二年夏天,外婆家棚上的南瓜长得特别大。先是不摘,一任它们老,老得通红通红的,刀都切不进去了,再摘了来煮吃,便香得透心,甜得粘住嘴唇。那些瓜大,每煮一个,外婆全家是吃不完的,所以便叫了我全家来,协助他们吃。有一天我正坐在一条小矮凳上大啖南瓜,如意不声不响地潜到我的背后,对着我毫无准备的背就是一口,他就这么咬着我的一块肉,双眼一闭向后倒去,我疼得当即将碗摔在地上,半个身子便压在如意身上,一碗通红的南瓜摔作一地的血浆。我知道这个如意一打不得二骂不得,剩下的我只有哭泣的份儿。外婆一屁股坐到地上,一把推开了我,一边“如宝如贝如肉肉如心肝”的嚷嚷,一边拿那柄银匙撬他的牙齿,牙齿撬开了,我还继续呜咽不止,外婆便怒喝起来:哭什么哭囡儿假种?这么大个背脊咬一口哪里就咬死了?我还没骂你压着他呢。
我就不敢再哭,当然也不敢再吃南瓜。舅舅妗娘,表妹及我的弟妹们,全都人人自危地站起来,——谁知道这头小狼又要咬到哪个人的哪个部位去?
也许是因为天气热,也许是因为小表弟的牙齿奇毒,我背上的那个伤口头一天便开始红肿,第二天又开始发炎,第三天就开始溃烂了,而且很有耐心的烂了半年。直到今天,我的背上还留着这个心有余悸的牙痕疤疤。
如意常常这么咬紧牙关,常常这么突然向后倒去不省人事,可也和别的孩子一样慢慢长大。渐渐地他就不满足我外婆的怀抱,不满足老屋那窄窄的活动天地。学校的操练声唱歌声召唤着他,常常有圆圆的铁环和圆圆的皮球从学校后门滚了出来,在新屋和老屋之间的道坦上滴溜溜转动。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也就是小表弟最骚动不安的时间,他常常扯着外婆的手,用奶声奶气的腔调固执地重复着:校校走哇!校校走哇!
外婆说:走不得!大公鸡要啄你,老牛娘要顶你,小马驹要踢你!
那个课外活动的时间,我遵照妈的命令回家干家务——郑家湾的女学生大多都被家长剥夺了课外活动的权利,连我都不能幸免。我从外婆堂屋穿过的时候,正好听见外婆的这几句话。小表弟随即将拳头一攥,牙关一咬,天不怕地不怕地就要往后倒去。外婆忙哄道:如宝贝如心肝勿急勿急,奶奶这就带你去,这就去!外婆挪了挪身子,总归是站不起来,于是又喊“阿丹拐杖!”又喊春表妹给她抱着如意,我们四人就这么拉拉扯扯趔趔趄趄地向学校走去。
那一天,学校的操场正在比赛篮球,哨子声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如意的小手就坚决地指向球场。外婆说,那么多人疯挤疯跑,挤着了踩着了怎么办?如意不管怎么办,他指到哪里,我们就得奔向哪里。外婆无奈,四周环视,目光落到操场这头的畚斗楼上,那个畚斗楼当时正住着人缘极好的老姑娘刘老师。外婆对春表妹说:你将如意抱到刘老师房里去,拖把椅子让他站着,从玻璃窗里向下看打球。——记着将窗子插销插牢了,记着不要将他抱到窗台上去,小心仔细了,不然当心我敲烂你的头。
外婆眼看着春表妹抱着如意,轻手轻脚地消失在楼梯尽头,她望着空荡荡的楼梯发了会怔,说胃有点疼,让我领她回家吃药,我把外婆送回了老屋,回头又朝欢呼着的球场奔去。正当红队和蓝队打得难解难分之际,我听见刘老师的窗门嘭的一声开了,畚斗楼里飞出一声惊骇之极绝望之极的惨叫,与此同时,我看到两个身子一先一后从窗口飞出,悄没声息地坠落在操场的墙脚边。
后来春表妹告诉我,她带着如意遵照外婆的吩咐站在椅子上看球赛,看着看着如意便要站到窗台上,春表妹不干,如意就又抓又咬,且拳头一攥又要向后仰倒作晕厥状,春表妹磨不过,想想窗子关得牢牢的并不妨事,就将如意抱上了窗台。如意看得高兴,不住地用手拍打着那窗门,想是那插销被拍得跳了起来,小表弟就随着窗门的撞开飞出去了,春表妹本能地扑出去抓人,结果自己也从窗子里飞出去了。
小表弟彻底地昏死在楼墙脚下,当然不会哭;春表妹躺在离如意三尺远的地方,清醒的脑袋砸出了血,却不敢哭。
我魂飞魄散地跑去喊外婆。对着我的背脊,外婆是再也站不起来了,我拖起她的大手往我的肩膀上搭挂,她高大的身子却软软地往地上萎去。可是她又不能就这么萎在地上不动,她喘息着呻吟着,喊着“如宝如贝”喘息着呻吟着开始爬行,正确地说是在蠕动,像一条蠢笨无比的大虫,一寸一寸艰难地蠕动。外婆就这么蠕动着爬出了二门爬进她家院子,院子里淤积的泥水将外婆弄得像只肮脏的母猪;外婆爬上了三道石阶爬出了高高的大门门槛,石阶和石门槛将外婆的膝盖磕出了淋漓的鲜血;外婆爬过了石板道坦爬过进了学校的后门,粗砺的石板和学校后门那段石子路磨破了外婆的衣袖裤管,磨得外婆双肘双腿都皮开肉绽。外婆终于爬到了那出事地点,看见了双目紧闭大便失禁得臭烘烘一裤裆的如意。外婆一把搂住了小表弟,掏出那把瑟琴发抖的银羹匙就往如意紧咬着的齿缝里撬。牙齿总算撬开了一条缝,外婆将一颗菜籽大的药丸放进表弟的嘴里,然后舀着不知是谁递过来的开水往如意嘴里送药。水从如意的嘴里淌出,又将那颗菜籽大的药丸冲出,表弟顽固地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外婆绝望地将如意放回地上,当着全校师生和围观的郑家湾老少的面扑通一声跪倒,她一边将头碰得咚咚作响,一边悲凉无比地呼号:苍天哪苍天!我只有独个孙子独根苗苗!只要能让他活,我愿意代他死,即刻就死!求苍天将我的阳寿全部折赠给他
我妈闻声赶回学校,头脑清晰地喊:童尿童尿!老姑娘刘老师递过一口洋碗,妈抓住个一年级的男学生,立逼他朝洋碗里撒尿,那男孩子很爽快地撒了大半碗。妈抱起臭烘烘的小表弟,用外婆的银羹匙坚决地、强横地往如意嘴里灌尿,一匙,二匙,三匙;外婆在一旁配合着妈把头磕得像鸡啄米似的,嘴里嚅嗫着:赠寿,赠寿,把我的阳寿全赠给如宝如贝。妈将那碗尿喂得像差不多了,小表弟的喉咙咕噜咕噜一阵响,他的脸便像冬眠醒来的蛤蟆一般轻轻抽搐,那眼睑也像刚刚出茧的蛾子在颤动,一会儿,竟醒转来了。
回到老屋之后,外婆顶着额上的包包、顶着浑身的伤疼和胃疼,只唯恐自己的“赠寿”意愿不巩固,便择了个黄道吉日,请了一班和尚道士来,在有名的长生宫里正儿八经地举行了“赠寿”仪式。在和尚道士唱唱念念手舞足蹈之中,外婆膝跪红毯头顶香案,对着祖宗神位,对着天王地王阎王,对着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极庄严极虔诚地宣誓:我,郑叶氏,辛丑年五月十六亥时建生,现年五十五岁,我愿意将我以后的寿元,全部赠送给我的嫡孙郑如意
为了这个大张旗鼓的“赠寿”仪式,地主分子外婆作为“封建迷信复辟典型”被专门揪斗了一次,又被处罚洗刷学校的茅坑板半个月,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雾露云霞十二个表妹又被外婆摊派着抬水的抬水,洗坑马的洗抗马,三妗娘终于忍无可忍,率领着她的秋、雨、云、霞跑到三舅的部队随军去了;二妗娘也不甘落后,趁着家里乱哄哄的当儿,卷了家里可以卷的东西,带着夏、霜、雾、露,到二舅厂里当她的工人家属去了;连春和风两位表妹,也闹着住校去了,只有大妗娘老实,守着她的两个小女儿静静的过日子。老屋一下子变得萧条,变得凄清;从前的那种闹猛和嘈杂,一去不复还了。
在外婆一次又一次地被揪斗和劳动惩罚里,受伤害最深还是我妈,因为斗争就在学校的操场上,处罚又在学校的茅坑头,这对争强好胜事事认真的妈真是个无情的打击,妈妈的威信因此一落千丈,虽然全校师生和整个郑家湾都认为妈妈的书是教得最好的,可妈的模范教师每每报上去总是被驳下来。
那一次斗争会上,又有人提名让我妈揭发我外婆罪行。妈想都不想就跳上台,指着外婆血泪控诉:八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家大小都洗过浴在院子里的竹床上长凳上或卧或坐,一边拍着大蒲扇,一边看着月亮数着星星讲故事,只有妈妈独自在灶间洗着全家的那一大摞盘碗,还得腾出湿淋淋的手来拍打疯咬的蚊虫;突然,灶脚有什么东西呼呼作响,妈端着墨水瓶做的煤油灯照照,皇天!一条寸黑寸白的银环蛇竖起个犁头般的脑袋,鼓起了个蛤蟆肚样的嘴巴,呼地一声向妈扑来,妈顿时十分灵魂吓丢了九分,也不知怎样逃出了灶屋逃到了院子里,站在外婆的竹床边牙齿打架双腿打抖,半天也说不出话来。外婆却一扇柄敲了过来,指着她的鼻子骂道:“该死的囡儿假种该死的败家精!你拿灯是怎么拿的?”那天晚上的月亮很好,妈手上的煤油灯倒提着,早已洒得滴油不剩了
妈说得情真意切苦大仇深,妈对外婆从小的虐待牢记在心没齿不忘。妈这类批判故事信手拈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比起那些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空洞批判,不知要生动精彩多少倍。妈那次批判结束,当场宣布跟外婆脱离母女关系。
妈跟外婆脱离了母女关系,我当然也跟外婆脱离了那层关系。从那天开始,尽管我上学放学仍旧从外婆家的堂屋里穿过,外婆见了我,嚅嚅嘴唇,大概要喊“阿丹,拐杖”然终于没再喊。后来我快要考初中了,听我的班主任说,有这样的外婆,初中可能就考不取。这让我进一步懂得地主的可怕可恨。为了和外婆彻底划清界线,我上学放学再也不从外婆的堂屋里穿过。
外婆五十九岁的那个夏天,离婚五年的四妗娘突然回到了郑家湾。她的手里拿着一个让我眼馋得要掉泪的男式书包——要知道我读完所有的书,还没有买过了一个哪怕是最寒酸最简陋的书包;在辘轳胡同里我和妗娘撞了个满怀,我们同时都“呀”了一声。四妗娘说:“阿丹,长得这么高了,都快赶上我了!”我也细细的打量着四妗娘,五年不见了,四妗娘不但没见半点老去,反倒添出许多风韵来。
“走,陪我看看你外婆去。”四妗娘说,用一种恳求的目光看着我。我明白,离了婚的四妗娘再去拜访她从前的婆婆,肯定有一种尴尬;而断绝了关系划清了界线的我再去看我的外婆,同样也有一种尴尬,可是两个人合在一起,那尴尬好像会减少不少。
我和四妗娘进了老屋的大门。老屋更苍老了,破败的门窗空洞着,像刚刚读过的“笑人齿缺狗窦大开”院子里积水很深,不知谁家养的一对鸭子像鸳鸯般恩恩爱爱地游来游去。进了二门,拐了一个弯,我们就看到了这么幅景象:原先四妗娘住的那小轩间腾空了,光光的砺灰地上,趴着我的五十九岁的外婆,她的衣衫破旧,骨骼突出,像一匹服役终生最后被淘汰下来的瘦马;她的背上,骑着她的宝贝孙子郑如意,她驮着他,挪动瘦骨嶙嶙的四肢,很难地爬行着
“妈!”四妗娘喊了一声,就哽住了。外婆一怔,暂停了动作。焦急了的如意用穿着小皮鞋的双脚一阵乱踢,嘴里恶狠狠的嚷嚷着:老马儿,死马儿,快跑,快跑呀!
四妗娘赶上前抱下了儿子。接着和我一人一边,用很大的劲搀起了外婆,一直将她搀到屋角的一张凳子上。外婆搓着自己满是灰尘的手掌,我看见那双手掌上,结满了只有牛羊这种畜类脚掌才有的硬茧子。
“妈!妈”四妗娘喃喃着,泪如雨下。
我仔细端详着外婆的脸,外婆的颧骨像装了两个马铃薯般地高高凸出,而双颊却像沟壑般深深地凹陷进去,配上她那双因为警惕而幽幽发光的眼睛,活脱脱一条守护狼崽的老狼。
“妈,我这回来只是看看你,看看如意,并不想把如意带走。”四妗娘看出了外婆的心思,赶快说明。
外婆显然放心了些,便伸手揉着自己的腰,我发现外婆的腰也佝得很厉害了。
“妈,你实在用不着这么疼他的。”四妗娘搂过如意,如意却一扭身挣开了,站到了外婆的身边。外婆将脸一拉,说:“我不疼他谁疼他?我不疼他又疼谁?你们说,你们倒是说呀!”
我们竟无话可说。四妗娘擦着泪,说“你这样会累——”说到这,四妗娘犹豫了一下,看看外婆又黄又灰的脸,接着说“会累死的。”
“累死了我心甘情愿。”外婆冷漠而又固执。
“可是你叫我,你叫我怎么能安心哪”
外婆一下子爆发起来:“你不安心你不安心!那你为什么要离婚?为什么要走?啊?为什么?”
四妗娘像是被噎住了,确确实实是被噎住了。好半天,她才缓过气来,断断续续地说:“是阿喜,是阿喜要我走的他的心里,只有阿凤,阿凤,没有我成亲那么些年,他只跟我上过一次眠床,还是当作我答应离婚的条件。妈你待我好,我知道你想孙子都想疯了,我若是不给你生下个孙子就走,太不仗义了所以我就算好了时间,一个月上一回如意崖”
外婆的双眼开始发直,她那骨骼粗大却缺乏肌肉的手臂也伸得直直,她直直地指着四妗娘,颤抖的嗓音还抱着最后一线希望:
“那你说,如意、如意到底是不是我家种子?”
四妗娘很悲哀、但却也很明确地摇了摇头。于是我想起那个开满了杜鹃和刺薇的山坡,想起那高高陡陡的下马岭,想起那个结实又稳妥的脊背,想起那散发着松木芳香的求子床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只听得一声疹人的尖叫:“奶奶!”我看见小表弟像条受伤的黄鼠狼,极灵敏极恐惶地向外婆窜了过去,而我的外婆,却像一条抽了筋的病牛,晃晃悠悠地瘫倒在小轩间的砺灰地上,从她那耷拉着的嘴角,涌出一滩稠稠的,却不十分鲜艳的血浆。
三天之后,外婆不再吐血,却拉出一滩柏油般的血屎来。
大妗娘赶到我家对我妈说:“姐,娘这病,竟是越发的重了,你看看,赶快拿主意吧!”
妈自从宣布和外婆断绝关系之后,明里暗里都没有去看过外婆一次,就连外婆吐血也不例外。妈从来教导我们要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干脆就别说。妈在大事小事上都认真地作出表率来。
对着手脚无措的大妗娘,妈沉吟半天,问:这几年她都吃些什么药?
大妗娘说:吃什么药?这些年她早就把药全停了。老三老婆随了军,老三也不往家寄钱了,其余的兄弟们也都各家门各家户的,谁也照应不了谁;爸倒是月月捎钱来的,妈可好,全都买了冰糖奶粉西洋参给那个——说到这里,大妗娘打了个顿,我知道她原来是要说“野种”的,可大妗娘宽厚地摇摇头,改成“给那个如意吃了”
妈叹了口气,说:将她送乐城去,交给爸吧!爸也真是的,都这个岁数了,避起嫌来比我们还起劲。
于是大舅和我爸借了条小小的“河里溜”将外婆装上,依依哑哑地向城里划去。那一天如意站在河埠头的榕树下,直着脖子喊奶奶也直跳双脚。外婆叫大舅将他抱上船来,外婆没有像从前那样搂着他喊“如宝如贝如肉肉如心肝”而是瞪着对死鱼般的眼睛,将他左看右看横看竖看,末了在他额上很有分寸的亲了一下,便坚决地将他推开了。
外婆一进了城里便被外公送进乐城医院。两天后,从城里回来的爸对妈说:“外婆这一回可真的不好了,医生说是胃大出血,也不光这一次出血,说几年前头就断断续续在出了,医生说这病给耽误久。她自己心里也有数,总是反复地叨叨着:“五十九,棺材横头翻跟斗。”爸说着就试探着问妈:“你怎么样?去看看吧?”妈皱了皱眉,很矛盾的样子说:“下星期检查团要来呢,等检查过了再说吧。”
妈那几天的确在迎接教育检查团。她在她们班教室的后墙开辟了一个“苗圃”又在北墙上开辟了个“花坛”于是满教室的大字小字作文造句图画美工贴得五彩缤纷;妈妈虽说总也评不上模范,可是她的工作总是做得比一切模范还模范。
时间又过去三天,大妗娘去了趟县城回来。一见到我妈就说:姐,妈整个糊涂了,没日没夜地胡说八道。总是指着病房的窗子说:“阎罗王的左手从左边的窗子里伸进来抓我,阎罗王的右手从右边的窗子里伸进来抓我”一会儿又说:“白无常拿着白绳索来套我,黑无常拿着黑绳索来套我”吓得同病房的病人都跑掉了。姐,我刚过门那年,算命先生说妈的寿元是九十三岁,可她今年才五十九!那次“赠寿赠寿”的,恐怕真的把寿元都折给了那个如意了。
妈淡淡地说了声:迷信。却又问:有没有提我什么来着?妗娘说:没有。又说,提与不提,什么相干?你总归是要去看的,等检查团检过之后,你就去,啊?
可是外婆没等检查团来到郑家湾就过世了。爸和大舅又借了那条“河里溜”去接她,这一回外婆是装在棺材里的,棺材的一头坐着我外公,一头坐着我春表妹,后来春表妹告诉我,她是被她娘送到乐城医院去侍候垂死的奶奶的。
大舅便四处拍电报打电话。三舅回电说,部队有特殊任务,请不得假。二妗娘差了夏表妹来说,二舅出差乌鲁木齐去了,三五天根本赶不回来,且也不知道他在乌鲁木齐的落脚处。四舅倒是早早的来了,坐在老屋的角落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四舅这几年什么都没学会,就学会了抽烟,从而填补了外公上下几代人不抽烟的空白。
在去不去给外婆送葬的问题上,从来雷厉风行的妈变得优柔寡断起来,她跟爸嘀咕道:去呢,学校里会讲我立场不分;不去呢,郑家湾会讲我不孝不仁。爸说:去吧,她也是你的娘;不去呢,她也是你的娘,你再也逃不了的,这跟你断不断绝母女关系是一回事。妈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那就去吧。但是去了哭不哭呢?不哭吧,郑家湾会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囡,娘死了一滴眼泪都没有;哭吧,学校里会说,死个地主分子你还心疼哪爸不耐烦了,说得了得了都随你,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接下去的工作是缝“孝帽”所谓“缝”就是象征性地扯五寸布料,粗针大线地绕几针——等送完了葬拆开就可以做一条裤腰;至于料子,孝子孝女们是麻袋布,加上身上的麻布片片叫被“披麻戴孝”孙辈们则一律用白坯布了。
名堂讲究在贴在孝帽帽门上的小圆圆。小圆圆是用纸剪的,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郑家湾的规矩,我等外孙女们该贴绿的,阿鑫阿森等外孙们则贴蓝的,春、夏、秋、冬等等孙女们是贴黄的,只有嫡孙“真种”才贴红的。我们蓝的绿的黄的其实只是种陪衬,凑凑热闹而已,只有红的“真种嫡孙”才是最有资格送终的。所以送葬的队伍中,红圆圆越多,死人就越光荣越体面。一时间我们剪了满屋子的红圆圆绿圆圆蓝圆圆黄圆圆如彩蝶飞舞,对号入座的贴了。我们戴上这些贴着不同颜色圆圆的孝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十分有趣。
轮到贴如意的圆圆,大人们作难了;不管怎么说,如意是我外婆的孙子,唯一可以贴上红圆圆给我外婆送终的孙子;可他毕竟又不是
如意见自己的孝头帽还是一片空白,急了;如意什么都习惯了多拿多占,岂能让孝头帽没有圆圆?于是他自己动手,抓了个红圆圆贴上,抓了个绿圆圆又粘,又伸手去抓黄圆圆蓝圆圆;表妹们就像山雀叽叽喳喳开了:你到底是内孙还是外孙,是真种还是假种?如意什么也不听,只管贪婪地贴、贴、贴;贴成一簇吹起来的肥皂泡,贴作一把放飞得高高的气球;表妹们便越发嚷得起劲。当我伸手要将那些乱七八糟、不伦不类的圆圆撕掉的时候,如意忽然拳头一攥,牙关一咬,脑袋一仰又要作昏厥状,妈说:吵死了吵死了,什么内的外的真种假种,随他去!
送葬的队伍正待出门,明哲叔一脚踏进了老屋,对我大舅说:这棺材不必上山了,抬到大爿园去搁着。
外公、舅舅和妈的脸一下子都青了。外婆活着的时候是地主,外婆死了仍旧是地主,外婆没资格进郑家湾的祖坟,只能流落在郑家湾十分忌讳的大爿园。
送葬的队伍冷冷清清稀稀落落,向着郑家湾东边、大田里头那个荒岛般的大爿园前进。我和春妹一人提着一盏白灯笼,跟在棺材后头给外婆照路。春表妹忽然问我:通到阴间的路很黑么?我说:不知道。春表妹说:肯定是很黑的,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提着灯笼呢?
我想找个人问问,四下望望,竟找不着可问的人,外公,爸,大舅和四舅在前头扛着外婆的棺材,扛得很是吃力;女眷、邻居们落在后头,因为披着同样的麻衣,戴着同样的遮脸孝帽,竟分不清谁是谁,所以我也就不知道妈到底来了没有哭了没哭。倒是三猫娘的破铜锣般的哭声无顾无忌地飞越出来,我不知道她到底是为了悲伤?还是为了庆贺?还是为了那五寸宽的孝帽布?
这时候,趿着一双拖鞋挂着一对鼻涕虫的如意窜到了我们身边。小如意也成了鼻涕虫,不知外婆见了有何感想。我忽然想起春表妹的问题,便一把拉住了他问:你知道通到阴间的路很黑么?小如意哧溜一下,将鼻涕抽了回去,翻了我个白眼说:“我怎么知道?”一扭身便要溜走,我紧紧地攥着他的手: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死过去许多回吗?”
“不告诉你!就是不告诉你!”如意猛一甩手,将自己的手抽了回去。到底是男孩子,手劲很大,甩得我的手生疼生疼。
如意像一条小狗般冲到棺材前头去了,他边跑边嚷嚷什么。顶头风很负责地将他的声音捡起,又很负责地送到我们的耳边,我和春表妹同时都听到了那喊熟了喊烂了的四个字:
囡儿假种!
注:本文原发江南,后经中篇小说选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