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神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因日可破暗,月可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掌管幽冥,故加此四为二十天。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罗王,及道教神祇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增入其中,最终形成二十四天。
佛教中的诸天鬼神大多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神祇。佛教是与婆罗门教相对抗的宗教派别。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至上、祭祀至上和天神至上。但佛教并不否认天神的存在,它把天神作为一切有情(众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吠陀神祇、婆罗门教神祇也被佛教吸收,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如大梵天、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大神,日天、月天是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月亮神,大自在天原是古印度外道崇拜的大神,夜叉和鬼子母是古印度民间传说中的吃人鬼和女魔鬼,焰摩罗王(阎罗王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主等。
佛教在中国流传后,诸天鬼神又与中国的民间鬼神相结合。如关公变成了佛门的护法伽蓝,包青天和韩擒虎等做了阎罗王,这使得护法神的队伍更加壮大。各大庙宇大雄宝殿中的二十诸天被装扮成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和后妃贵妇的样子,已被中国化了。
至今,佛教寺院每年农历元月九日都要举行供佛斋天法会。所谓“供佛斋天”略称斋天,民间俗称拜天公。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然礼敬诸天,这是因为诸天归命佛,且奉行正法,修诸善业、不作恶业之原故。据金光明经记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佑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世人乃营建此供佛斋天之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为求表示最高之诚心与敬意,坛场应设三宝、诸天及其侍从之座席,设施当极尽庄严、清净,法会之礼赞唱诵当力求如仪;茶水、果物、菜蔬亦当净洁新鲜。而取年初举行供佛斋天等佛事,乃模仿印度而来。
二十四诸天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他们的供奉次序是:功德天、辩才天、大梵天王、帝释天、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日天、月天、金刚密迹力士、摩醯首罗天、散脂大将、韦驮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娑竭罗龙王、阎魔罗王(以上二十天来源于金光明经鬼神品)、紧那罗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二十四天原来是佛寺祭天时供奉之神,明代开始设位奉置。现将二十四诸天顺次介绍如下:
、功德天
又名吉祥天,是一位仁慈的女神。她原是婆罗门教天神,是德叉迦和鬼子母夫妇的女儿。她又是北方毗沙门天的姐姐(有说为后妃)。由于与财神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所以她又被奉为财富女神。金光明经功德天说,若信徒能够诵持此经,供养诸佛,并用香花、美味供养吉祥天,持念她的名号,就会得到资财宝物等福报。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还记载,她有十二个名号,信徒若能够受持读诵这十二个名号,并如法修习供养,就能够消除贫穷业障,得到富贵。据陀罗尼集经记载,她身体呈银色,头戴花冠,身披天衣,项挂璎珞,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左手拿如意宝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左右两边分别立有梵天和帝释天;二天神背后各有一座七宝山。她头顶现五色祥云,云端有一头六牙白象,象鼻绞动一个玛瑙瓶,瓶中不断倾泄种种宝物,浇灌在她顶上一个千叶宝盖内。这些都与吉祥天掌理财富和赐福众生的功德有关。中国佛寺所造的功德天的形象大概受了这段记载的影响。佛教专门以她为本尊作禳灾招福的法会,这种法会被称为“吉祥忏过法”
二、辩才天
顾名思义,辩才天以聪明和具大辩才而得名。她还能唱出美妙的歌曲,所以又称“美音天”、“妙音天”她是掌管智慧辩才、音乐与福德的天神。辩才天原是印度人信仰的河神。有人说她是男神,但大多数认为她是女神,是阎罗王的姐姐。她居无定所,经常与各种野兽为伴。她穿着极其简陋,但她形象十分美丽“面如满月”“目如修广青莲叶”“常以八臂自庄严”这些生活习性和形象特征成了她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宣称,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她的护持,增进智慧,辩才无碍,还可以解脱生死;又说诵读此经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日本密教主要是针对其音乐方面的功德,对其进行崇奉的。辩才天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八臂菩萨装束形象,旁边六臂持物,分别拿火轮、剑、弓、箭、斧、绳索,中二臂合掌,脚下有狮、虎、狐、豺等兽。一种是菩萨形象的坐像,左手拿琵琶,右手作弹奏状;也有作弹箜篌状的。很显然,前一种形象来源于佛典的记载,而后一种形象则是根据辩才天在音乐方面的特征而塑造的。
三、大梵天王
又作“梵天”、“梵王”等,是婆罗门教的尊神,被认为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大梵天后来成了释迦牟尼佛的护法神。据传释尊自兜率天降生的时候,大梵天手执白拂子,在佛前作引导。释尊成道后,施舍自己的宫殿,请佛说法。大悲经记载,释尊行将入灭时,将护持佛法的重任交给了他。大梵天居住于色界,为色界初禅天之主,与梵辅天、梵众天合称色界初禅三天。较为常见的大梵天的形象是四面四臂像,每面各有三目;四臂都持有物,右边两手各持莲花和念珠,左边两持净瓶,一手结唵字印;坐于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鹅或由七只鹅拉的车子。另外,梵天还有一面二臂、三面二臂形象。中国寺院中,梵天多与诸天共同供奉于大雄宝殿之中;还有一种是他与帝释共同侍奉释迦佛的形象。
四、帝释天
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的天神,音译作“释提桓因”、“因陀罗”等。大智度论记载,他原是摩揭陀国一个婆罗门,生性乐善好施。他有三十二位知己,与他同修福德善业,死后又一起生到了忉利天宫。忉利天共有三十三天宫,故又称三十三天。帝释居忉利天中央的善见城(又作喜见城),他的四面各有八天宫,分别由他生前的三十二位知己作为辅臣居住。净名疏等书则说,迦叶佛入灭后,有一位女子发心为佛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助缘。后来以此功德,他们共生忉利天宫,那位女子便是帝释天。帝释天经常用种种物品供养释尊和僧众。帝释天形象显密所传各异。在汉地寺院中,帝释天多为少年帝王像,男身女面。他的身后一般有三位天女,相传为他的三位夫人:圆生、善法、赦友。其中,一位给帝释打伞;一位端盘,内盛莲花;一位捧一个山石盆景,意为须弥山。北京石景山区的法海寺存有明代的壁画,其中即有帝释天像。
五八、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中欲界最低,此界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陀四宝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辅佐四天王守护空间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帮助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以及地方小神。众大将中居首位的是韦驮,专门保护出家人,因此备受僧尼尊崇。
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形象为: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罗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持国”“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为“增长”“增长”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他手仗宝剑保护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即“广目”“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为梵文音译,意译即“多闻”“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多闻天王原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在他渡海巡行之际,常常散下金钱财宝。
中国寺庙里,四大天王形象被彻底汉化,皆为中国古代武将打扮。只要有寺庙,就一定有四大天王像。他们都被安置在天王殿中,殿中央为大肚弥勒佛(布袋和尚),四大天王分列两旁。天王像大多威武凛然,其中以杭州灵隐寺的四大天王像最为精绝。它们造型优美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九、日天
又称日天子、宝意天子、宝光天子等名。日天原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佛教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变化身。他住在太阳中,太阳里有他的宫殿,称为“日宫”他在一年之中循环于须弥山中腹,遍照四天下及四大洲的白昼。他与守护黑夜的月天对应,也由四天王管辖。他身边常有二妃陪侍。二妃乘七宝庄严车驾,以八头宝马牵引,周围还有七曜九曜等星宿护卫。摩利支天作他的前导。秘藏记卷末载,其形象是:红色脸膛,两手各持一朵莲花,乘坐于四匹马拉的大车上。
十、月天
月天,又称月宫天子,原是古印度崇拜的月神。佛经说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大势至”意为宝吉祥,月天既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所以又得名宝吉祥天。月天住在月宫中,他的身边也有许多美丽的天女陪侍。据说他有五百岁的寿命。关于月天的形象,印度和中国所传各不相同。他在印度为男性形象。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文化中也有月神崇拜,而中国的月神又被阴阳学视为阴性,这样印度的月神受中国月神信仰的影响也女性化了,并且还吸收了中国月神的形象特征。她的形象通常为:美貌后妃装束,头冠中嵌满月,月中现兔形。但是密宗供奉的月天仍是印度式的。
十... -->>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因日可破暗,月可照夜,龙则秘藏法宝,阎摩掌管幽冥,故加此四为二十天。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罗王,及道教神祇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增入其中,最终形成二十四天。
佛教中的诸天鬼神大多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神祇。佛教是与婆罗门教相对抗的宗教派别。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至上、祭祀至上和天神至上。但佛教并不否认天神的存在,它把天神作为一切有情(众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吠陀神祇、婆罗门教神祇也被佛教吸收,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如大梵天、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大神,日天、月天是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月亮神,大自在天原是古印度外道崇拜的大神,夜叉和鬼子母是古印度民间传说中的吃人鬼和女魔鬼,焰摩罗王(阎罗王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主等。
佛教在中国流传后,诸天鬼神又与中国的民间鬼神相结合。如关公变成了佛门的护法伽蓝,包青天和韩擒虎等做了阎罗王,这使得护法神的队伍更加壮大。各大庙宇大雄宝殿中的二十诸天被装扮成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和后妃贵妇的样子,已被中国化了。
至今,佛教寺院每年农历元月九日都要举行供佛斋天法会。所谓“供佛斋天”略称斋天,民间俗称拜天公。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然礼敬诸天,这是因为诸天归命佛,且奉行正法,修诸善业、不作恶业之原故。据金光明经记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佑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世人乃营建此供佛斋天之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为求表示最高之诚心与敬意,坛场应设三宝、诸天及其侍从之座席,设施当极尽庄严、清净,法会之礼赞唱诵当力求如仪;茶水、果物、菜蔬亦当净洁新鲜。而取年初举行供佛斋天等佛事,乃模仿印度而来。
二十四诸天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他们的供奉次序是:功德天、辩才天、大梵天王、帝释天、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日天、月天、金刚密迹力士、摩醯首罗天、散脂大将、韦驮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娑竭罗龙王、阎魔罗王(以上二十天来源于金光明经鬼神品)、紧那罗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二十四天原来是佛寺祭天时供奉之神,明代开始设位奉置。现将二十四诸天顺次介绍如下:
、功德天
又名吉祥天,是一位仁慈的女神。她原是婆罗门教天神,是德叉迦和鬼子母夫妇的女儿。她又是北方毗沙门天的姐姐(有说为后妃)。由于与财神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所以她又被奉为财富女神。金光明经功德天说,若信徒能够诵持此经,供养诸佛,并用香花、美味供养吉祥天,持念她的名号,就会得到资财宝物等福报。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还记载,她有十二个名号,信徒若能够受持读诵这十二个名号,并如法修习供养,就能够消除贫穷业障,得到富贵。据陀罗尼集经记载,她身体呈银色,头戴花冠,身披天衣,项挂璎珞,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左手拿如意宝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左右两边分别立有梵天和帝释天;二天神背后各有一座七宝山。她头顶现五色祥云,云端有一头六牙白象,象鼻绞动一个玛瑙瓶,瓶中不断倾泄种种宝物,浇灌在她顶上一个千叶宝盖内。这些都与吉祥天掌理财富和赐福众生的功德有关。中国佛寺所造的功德天的形象大概受了这段记载的影响。佛教专门以她为本尊作禳灾招福的法会,这种法会被称为“吉祥忏过法”
二、辩才天
顾名思义,辩才天以聪明和具大辩才而得名。她还能唱出美妙的歌曲,所以又称“美音天”、“妙音天”她是掌管智慧辩才、音乐与福德的天神。辩才天原是印度人信仰的河神。有人说她是男神,但大多数认为她是女神,是阎罗王的姐姐。她居无定所,经常与各种野兽为伴。她穿着极其简陋,但她形象十分美丽“面如满月”“目如修广青莲叶”“常以八臂自庄严”这些生活习性和形象特征成了她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宣称,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她的护持,增进智慧,辩才无碍,还可以解脱生死;又说诵读此经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日本密教主要是针对其音乐方面的功德,对其进行崇奉的。辩才天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八臂菩萨装束形象,旁边六臂持物,分别拿火轮、剑、弓、箭、斧、绳索,中二臂合掌,脚下有狮、虎、狐、豺等兽。一种是菩萨形象的坐像,左手拿琵琶,右手作弹奏状;也有作弹箜篌状的。很显然,前一种形象来源于佛典的记载,而后一种形象则是根据辩才天在音乐方面的特征而塑造的。
三、大梵天王
又作“梵天”、“梵王”等,是婆罗门教的尊神,被认为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大梵天后来成了释迦牟尼佛的护法神。据传释尊自兜率天降生的时候,大梵天手执白拂子,在佛前作引导。释尊成道后,施舍自己的宫殿,请佛说法。大悲经记载,释尊行将入灭时,将护持佛法的重任交给了他。大梵天居住于色界,为色界初禅天之主,与梵辅天、梵众天合称色界初禅三天。较为常见的大梵天的形象是四面四臂像,每面各有三目;四臂都持有物,右边两手各持莲花和念珠,左边两持净瓶,一手结唵字印;坐于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鹅或由七只鹅拉的车子。另外,梵天还有一面二臂、三面二臂形象。中国寺院中,梵天多与诸天共同供奉于大雄宝殿之中;还有一种是他与帝释共同侍奉释迦佛的形象。
四、帝释天
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的天神,音译作“释提桓因”、“因陀罗”等。大智度论记载,他原是摩揭陀国一个婆罗门,生性乐善好施。他有三十二位知己,与他同修福德善业,死后又一起生到了忉利天宫。忉利天共有三十三天宫,故又称三十三天。帝释居忉利天中央的善见城(又作喜见城),他的四面各有八天宫,分别由他生前的三十二位知己作为辅臣居住。净名疏等书则说,迦叶佛入灭后,有一位女子发心为佛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助缘。后来以此功德,他们共生忉利天宫,那位女子便是帝释天。帝释天经常用种种物品供养释尊和僧众。帝释天形象显密所传各异。在汉地寺院中,帝释天多为少年帝王像,男身女面。他的身后一般有三位天女,相传为他的三位夫人:圆生、善法、赦友。其中,一位给帝释打伞;一位端盘,内盛莲花;一位捧一个山石盆景,意为须弥山。北京石景山区的法海寺存有明代的壁画,其中即有帝释天像。
五八、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中欲界最低,此界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陀四宝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辅佐四天王守护空间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帮助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以及地方小神。众大将中居首位的是韦驮,专门保护出家人,因此备受僧尼尊崇。
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形象为: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罗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持国”“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为“增长”“增长”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他手仗宝剑保护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即“广目”“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为梵文音译,意译即“多闻”“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多闻天王原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在他渡海巡行之际,常常散下金钱财宝。
中国寺庙里,四大天王形象被彻底汉化,皆为中国古代武将打扮。只要有寺庙,就一定有四大天王像。他们都被安置在天王殿中,殿中央为大肚弥勒佛(布袋和尚),四大天王分列两旁。天王像大多威武凛然,其中以杭州灵隐寺的四大天王像最为精绝。它们造型优美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九、日天
又称日天子、宝意天子、宝光天子等名。日天原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佛教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变化身。他住在太阳中,太阳里有他的宫殿,称为“日宫”他在一年之中循环于须弥山中腹,遍照四天下及四大洲的白昼。他与守护黑夜的月天对应,也由四天王管辖。他身边常有二妃陪侍。二妃乘七宝庄严车驾,以八头宝马牵引,周围还有七曜九曜等星宿护卫。摩利支天作他的前导。秘藏记卷末载,其形象是:红色脸膛,两手各持一朵莲花,乘坐于四匹马拉的大车上。
十、月天
月天,又称月宫天子,原是古印度崇拜的月神。佛经说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大势至”意为宝吉祥,月天既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所以又得名宝吉祥天。月天住在月宫中,他的身边也有许多美丽的天女陪侍。据说他有五百岁的寿命。关于月天的形象,印度和中国所传各不相同。他在印度为男性形象。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中国文化中也有月神崇拜,而中国的月神又被阴阳学视为阴性,这样印度的月神受中国月神信仰的影响也女性化了,并且还吸收了中国月神的形象特征。她的形象通常为:美貌后妃装束,头冠中嵌满月,月中现兔形。但是密宗供奉的月天仍是印度式的。
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