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靖难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适合继承帝位的人,果敢,勇武,有肚量,有手段,精力过人,而且通文学,搞永乐大典;晓地理,搞郑和下西洋。也算是古往今来数得上的名君了。当然他身上也少不了老朱家残暴的缺点,即位后,杀他侄子的官一点不手软。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作为的人,却在封建礼法中不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只能用极端手段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后做了皇帝的侄子又不相信自己的叔叔,最终双方都仿佛被迫无奈地进入到一场内战当中。
这种被迫是一个制度死结,封建礼法为这个帝国挑选的当家者是随机形成的,基本上是一种人类延续后代的自然法则,而不是择优录取的精英制度,是一个制度下的悲剧。
正是因为朱家的帝国一直遵循这样的制度,在然选择中,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家”其中有军事空想家朱厚照,江湖化学家朱翊钧,木匠朱由校。这些人都非常无奈地走上了皇位,也因为自身才能上的缺陷,迫使他们的帝国因为这些缺陷逐渐走向没落。
不过这个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帝国,也有着很特殊的地方,就是由它头四个领导者,实际上是三个历史上比较能干的皇帝,即位仅一年的仁宗不应该算,他们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文官集团。
今日白天是一次典型的皇帝与文官集团的交锋,最后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在今后这个帝国的岁月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文官集团有胜有负。是胜是负倒不需要细究,关键是这个文官集团实际上掌管着这个帝国。
在某些时候,正是那些迂腐但又虔诚无比的读书人的气节,多次在关键时候拯救这个王朝,这些人中有于谦,有张居正,有王守仁。虽然这些人无法超越他们的时代,但正是这个守旧,刻板,坚持信念的文官集团,在那么多无能皇帝当权的情况下,还让这个帝国国祚延续了277年,一句话,真不容易。
朱植不禁拿文官集团和后世的君主立宪比较,实际上明朝的文官集团除了产生方式不同之外,它的运行几乎可以不受皇权的左右。而对于皇帝来说,许多事都不能随便如自己所想行事,比如嘉靖皇帝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入享祖庙,就经历了和文官集团长达十数年的大礼之争,期间好几位内阁首辅坚决不退让,都以辞职作为抵抗。这种气节让人瞠目结舌。
其实朱植也清楚,这个文官集团最坚持,最不要命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封建礼教,比如争大礼,议国本的时候。而对于国家富强,国计民生等业务,这个看似很强大的文官集团又懦弱到可恨的程度。他们可以撺掇皇帝把坚持变法的张居正一撸到底,也可以任由魏忠贤这样的阉人篡取到最大的权力。
显然想改变这种权力结构,不从这代读书人的思想根子着手是不行的,他们对于封建礼教的捍卫甚至强于对皇帝的忠诚。这才是这些人为什么敢于在朱元璋那里拼命死谏的原因。
不过在现实之中,朱植不希望皇孙当储君的历史事件有任何改变,毕竟这对于他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性命悠关。现在关系到朱植未来第一个三岔路口终于没有发生偏转,始终回到了正常的轨迹中。
难道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官员们与朱元璋为国本一事争执不下的局面吗?为什么历史书并没有提过。现在历史没有偏离原来的轨道,这一事实让朱植至少还有了几年时间来适应这个自己非常陌生的朝代。
朱植感到惊讶的是,如此小小的插曲造成严重的不自信。是啊,对于他来说,能在此立足的信心不就是来源于对历史的熟悉,可以预测到历史的脉络。一旦历史发生偏差,或者出现自己不熟悉的情况,自己就慌了阵脚。朱植暗自咒骂着自己的懦弱和慌乱,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必须克服对陌生世界的恐惧,以及树立对历史的信心。处变不惊才是一个成大事者必须的素质,在对自己的叮嘱中,朱植昏昏睡去。
八月间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个牵连进“胡惟庸案”里的镇抚使招出了靖宁侯叶升,下锦衣卫诏狱。这事在大家看来不过是胡案的余波而已,并没有多大注意,就连朱植本人也漏过了这条情报。
九月初十,雨,万事皆宜,利在东北。皇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在京所有官员王公参加册封大典。
朱植穿上与自己封王时一样的行头,再度进入皇宫参加自己侄子的备储大典。这已经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三次参加皇家仪式了,上一次是自己的“哥哥”朱标的葬礼。
朱允炆在孝服外面罩着一件储君的龙袍,他瘦小的身子在时下时停的梅雨中隐约出现,又重复着乐起乐停,没完没了的跪拜。
作为亲王,诸王子等都站在文华殿陛上,等候着参拜新任皇储。朱植偷眼瞟了瞟自己的四哥,经历了人生一大挫折的他站在众人中依然如此神采奕奕,偶尔跟身边的人咬两句耳朵。两人的眼神迅速碰上一下,又迅速游离。朱植一直保持着一种轻微的笑容,在别人看起来是一种开心的微笑,可在燕王眼里就是一种胜利者的笑容。燕王看在眼里,回报的是一种怨恨的眼神。难道,他知道了杨靖的奏对是出于杨荣的主意?
就在皇太孙册封后第三天,燕王以边地事急为由辞归北平。京城紧张了几个月的换嫡风云终于以他的离开落幕。
帝国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该上朝的上朝,该贪污的贪污,各安天命。投入一池春水中的石头消失了,涟漪四散,迅速没有了动静。练子宁、黄魁、景清三人被赦,贬回原籍。
最适合继承帝位的人,果敢,勇武,有肚量,有手段,精力过人,而且通文学,搞永乐大典;晓地理,搞郑和下西洋。也算是古往今来数得上的名君了。当然他身上也少不了老朱家残暴的缺点,即位后,杀他侄子的官一点不手软。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有作为的人,却在封建礼法中不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只能用极端手段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后做了皇帝的侄子又不相信自己的叔叔,最终双方都仿佛被迫无奈地进入到一场内战当中。
这种被迫是一个制度死结,封建礼法为这个帝国挑选的当家者是随机形成的,基本上是一种人类延续后代的自然法则,而不是择优录取的精英制度,是一个制度下的悲剧。
正是因为朱家的帝国一直遵循这样的制度,在然选择中,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家”其中有军事空想家朱厚照,江湖化学家朱翊钧,木匠朱由校。这些人都非常无奈地走上了皇位,也因为自身才能上的缺陷,迫使他们的帝国因为这些缺陷逐渐走向没落。
不过这个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帝国,也有着很特殊的地方,就是由它头四个领导者,实际上是三个历史上比较能干的皇帝,即位仅一年的仁宗不应该算,他们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文官集团。
今日白天是一次典型的皇帝与文官集团的交锋,最后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在今后这个帝国的岁月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文官集团有胜有负。是胜是负倒不需要细究,关键是这个文官集团实际上掌管着这个帝国。
在某些时候,正是那些迂腐但又虔诚无比的读书人的气节,多次在关键时候拯救这个王朝,这些人中有于谦,有张居正,有王守仁。虽然这些人无法超越他们的时代,但正是这个守旧,刻板,坚持信念的文官集团,在那么多无能皇帝当权的情况下,还让这个帝国国祚延续了277年,一句话,真不容易。
朱植不禁拿文官集团和后世的君主立宪比较,实际上明朝的文官集团除了产生方式不同之外,它的运行几乎可以不受皇权的左右。而对于皇帝来说,许多事都不能随便如自己所想行事,比如嘉靖皇帝要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入享祖庙,就经历了和文官集团长达十数年的大礼之争,期间好几位内阁首辅坚决不退让,都以辞职作为抵抗。这种气节让人瞠目结舌。
其实朱植也清楚,这个文官集团最坚持,最不要命的就是这些所谓的封建礼教,比如争大礼,议国本的时候。而对于国家富强,国计民生等业务,这个看似很强大的文官集团又懦弱到可恨的程度。他们可以撺掇皇帝把坚持变法的张居正一撸到底,也可以任由魏忠贤这样的阉人篡取到最大的权力。
显然想改变这种权力结构,不从这代读书人的思想根子着手是不行的,他们对于封建礼教的捍卫甚至强于对皇帝的忠诚。这才是这些人为什么敢于在朱元璋那里拼命死谏的原因。
不过在现实之中,朱植不希望皇孙当储君的历史事件有任何改变,毕竟这对于他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性命悠关。现在关系到朱植未来第一个三岔路口终于没有发生偏转,始终回到了正常的轨迹中。
难道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官员们与朱元璋为国本一事争执不下的局面吗?为什么历史书并没有提过。现在历史没有偏离原来的轨道,这一事实让朱植至少还有了几年时间来适应这个自己非常陌生的朝代。
朱植感到惊讶的是,如此小小的插曲造成严重的不自信。是啊,对于他来说,能在此立足的信心不就是来源于对历史的熟悉,可以预测到历史的脉络。一旦历史发生偏差,或者出现自己不熟悉的情况,自己就慌了阵脚。朱植暗自咒骂着自己的懦弱和慌乱,在未来的岁月中他必须克服对陌生世界的恐惧,以及树立对历史的信心。处变不惊才是一个成大事者必须的素质,在对自己的叮嘱中,朱植昏昏睡去。
八月间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个牵连进“胡惟庸案”里的镇抚使招出了靖宁侯叶升,下锦衣卫诏狱。这事在大家看来不过是胡案的余波而已,并没有多大注意,就连朱植本人也漏过了这条情报。
九月初十,雨,万事皆宜,利在东北。皇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在京所有官员王公参加册封大典。
朱植穿上与自己封王时一样的行头,再度进入皇宫参加自己侄子的备储大典。这已经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第三次参加皇家仪式了,上一次是自己的“哥哥”朱标的葬礼。
朱允炆在孝服外面罩着一件储君的龙袍,他瘦小的身子在时下时停的梅雨中隐约出现,又重复着乐起乐停,没完没了的跪拜。
作为亲王,诸王子等都站在文华殿陛上,等候着参拜新任皇储。朱植偷眼瞟了瞟自己的四哥,经历了人生一大挫折的他站在众人中依然如此神采奕奕,偶尔跟身边的人咬两句耳朵。两人的眼神迅速碰上一下,又迅速游离。朱植一直保持着一种轻微的笑容,在别人看起来是一种开心的微笑,可在燕王眼里就是一种胜利者的笑容。燕王看在眼里,回报的是一种怨恨的眼神。难道,他知道了杨靖的奏对是出于杨荣的主意?
就在皇太孙册封后第三天,燕王以边地事急为由辞归北平。京城紧张了几个月的换嫡风云终于以他的离开落幕。
帝国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该上朝的上朝,该贪污的贪污,各安天命。投入一池春水中的石头消失了,涟漪四散,迅速没有了动静。练子宁、黄魁、景清三人被赦,贬回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