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一章明军溃败
最先发现这支骑兵纵队的正是在城上苦战的吴三辅,他虽然时刻关注着明军的攻城战,可同时也时不时望向城外,只希望援军能早日到来。在辽东骑兵纵队还未发起攻击时,他便注意到城外两里处人影晃动,只是眼前正与敌军拼杀,无瑕取出望远镜仔细观察,不过他也知道这支部队十有**便是自己的援军。
待骑兵纵队打出各营的旗号,向明军发起攻击时,吴三辅也终于可以确定来人的身份,在城上大喝道:“咱们的援军来了!弟兄们再加把劲,把城上这些明军赶下城去,配合援军将明军全部歼灭!”一听此话,城上不论是辽东军还是明军纷纷纷向城外望去,只见不远处黑鸦鸦的一片骑兵,手执雪亮的战刀正冲向明军阵营,辽东军固然的欢喜异常,明军却是心惊胆寒,许多人呆愣半响也没清醒过来,直到被身边的辽东军一刀斩杀,才回过神来,可是已经晚了,只能带着不甘投身地府。城上明军心惊,城下明军却更是胆寒。明军为了攻城,所有骑兵早已放弃战马,变为步卒参与攻城,可此时却突然冒出这么多辽东军骑兵,阵前即无拒马,又无骑兵可以迎敌,加上宁远城前几里范围内都是平原,正利于骑兵冲锋,这让自己拿什么阻拦这些辽东骑军啊!
洪承畴本来端坐战马之上,看到已有几千明军攻上城墙,正高兴不已,等城上军卒站稳的脚,区区一万多明军如何是自己十几万大军的对手,只要攻下东城墙,内外夹击之下。宁远城还不是唾手可得。可当他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看到万余打着辽东大旗的骑兵突然从天而降时,便知胜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虽然离自己不过一步之遥,却是可望而不可及。若是让这近万辽东军冲入阵营,别说击败辽东。就是自保都是问题。洪承畴立即下令,命城下部分军卒回援,阻击辽东骑军。可正在攻城的明军早已打乱了建制,城上辽东军在攻击时,第一目标便是明军旗长、百人队队长这些低级军官。所以面对洪承畴的命令,城下明军虽撤回来五六万,却是毫无章法,乱轰轰地涌过来,不但无法形成战力。反而将洪承畴的三千亲卫冲得乱了阵形。而军中的弓弩手早已射光了随身所带的弓弩。无法压制辽东骑兵的进攻。
这时辽东骑兵在吴三枷的率领下已经冲到近前,洪承畴再想重新整队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命全军各自为战,阻击辽东军。明军虽占有数量优势。却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杂乱无章。而辽东军却是一群训练有素地下山猛虎,双方刚一接触,高下立判。正面冲锋的一团骑兵营首先便是千余手雷开路,炸得明军血肉横飞。待两军冲到一起,辽东军借助马力,一刀下去,竟可以连斩三五名明军士卒,只杀得明军哭爹喊娘,那里还有人敢撩其锋锐,纷纷避让,想等辽东军停下战马时再与其交战。那曾想辽东军却不与其过于纠缠,充分发挥骑兵速度优势,只在明军外围砍杀片刻,即在吴三枷的率领下,折向另一侧,明军一旦追赶,马上便会召来成片的手雷。辽东一团骑兵营全军三千余人仿佛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不断的剔除着明军的血肉,在其身上划出一道道深及白骨的伤痕。而二团、三团的骑兵营却绕过阻击地明军,分从左右两路冲向宁远城下还在攻城地明军。城下明军眼见几千辽东骑军向自己冲杀而来,那里还敢继续攻城,纷纷靠城结阵自卫。而城上明军因没了后续部队,很快再次被吴三辅、祖大寿率军围困在城上一角,在大片手雷的狂轰乱炸下,几千明军无力还击,死伤惨重。
而城下结阵自保的明军也不好受,在辽东军骑兵的攻击下,百人以下地小队,转眼便灰飞烟灭,而几千人结成的大阵,辽东军却不与其交战,绕过他们,只攻击零星的明军。左右两支骑兵营便如同一片筛子,将大队的明军筛过,却将小队明军全部斩杀,等两军在城下碰面时,死伤在其手下的明军已多达两万人,只剩下十几个明军大阵,约有六七万人。此时城上地辽东军也已将仅剩的几千明军全部消灭,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配合城下辽东骑兵围歼明军。从开战便一直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的火炮,此时也是大展雄威,几十门火炮对着洪承畴身边的几万大军狂轰乱炸,在其紧密的阵营中炸出一块块无人地,惊得明军不敢再聚集在一起,生怕召来明军火炮。可他们一旦分散却马上会引来在其外围不断游走的骑兵,让其分也不是,聚也不是。同时城上一片片手雷、子弹如暴风雨一般落在城下结阵自保的明军之中,城上打击刚刚结束,马上便是六千骑兵的疯狂扫荡,不到一刻钟,一个几千明军的大阵便被杀得片甲不留,只有几千具明军尸体在向世人宣告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看着这群凶神恶刹不断的屠杀着自己的战友,剩余明军胆怯了,特别是剩下的三万多民壮,本就是赶鸭子上架,刚才进攻宁远不过是因为有明军在后面督阵而已,决非他们自愿,而此时明军已是自顾不瑕,这些民壮站在城下又要受城上城下两方夹击,他们经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压力,终于炸营了!
城下十几个大阵中有大半都是民壮,只见他们一个个丢下手中刀枪,嘴里不知喊着什么,四散而去。城下剩余的几万明军本来还在观望,却突听自己阵中有人大叫道:“辽东军太厉害了,再打下去也是送死,还是快逃命吧!”这几万明军早就失了主见,又听到有人大叫逃命,当下也顾不得什么军令,纷纷跟在这些民壮身后,四散而逃。只是却没有人发现,喊话之人正是明军总兵曹变蛟。吴三枷一见明军几万民壮突然炸营,城下明军也纷纷四散而逃,顿时心中大喜,放弃了继续围攻洪承畴,转而阻拦这几万逃兵,仗着骑兵速度远超这些民壮,几次拦在这些民壮前进的路上。这些民壮已经被辽东军打怕了,根本不敢向其发起进攻,只要一见辽东骑军拦在前面,不由自主的便改变方向。很快后面追击的辽东骑兵便看明白了吴三枷的意思,两支骑兵营分从左右阻拦这股溃军,诺大的战场上,只给他们留下了一条逃亡之路,便是通往洪承畴所率的几万大军。这些溃军早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凭由辽东军摆布,最后一头撞上了阵形还算完整的洪承畴所率的几万大军。洪承畴眼看溃军冲了过来,马上命人阻拦,若是自己阵营也被冲乱,那便只剩下败亡一途了。可这些溃军左右后三面都有辽东军骑军不断追杀,那里还顾得了其他,上前阻拦的几千明军围眼便被冲散,气得洪承畴指挥着刚刚集合起来的千余亲卫,大声喝道:“再有敢闯阵者,杀无赦!”
这千余亲卫马上冲上前去,阻拦溃败的明军,刚刚杀了几十个冲在最前的民壮,后面明军心中一寒,不知该如何是好,却听溃军中有人叫道:“咱们拼死拼活,为这些官老爷卖命,没想到在辽东军手上逃得一命,却要死在自家人手中,妈的,他们既不给咱们活路,咱们便与他们拼了!”随后溃军中又有近百人大声附和“对,与他们拼了!冲啊、杀啊!”如果仔细观察,却会发现这附和的人中大多都是曹变蛟的部下。
几万溃军虽然已扔了手中刀枪。可人数却是这千余亲卫的几十倍,而且为了逃命,这些溃军甚至连牙齿都用上了,这千余亲卫那里是几万溃军的对手,片刻间即被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溃军淹没。而此时洪承畴已再派不出成建制地军队来阻拦这些溃军,只能任由几万溃军冲入自己的大阵。面对这些已经有些疯狂。一心只想逃命的溃军,明军无人敢拦,纷纷为其让出道路,甚至有许多明军也加入到了这支溃军当中。未等溃军从洪承畴阵中通过,后面紧跟着的近万辽东骑兵也已冲杀上来,不断收割着这些还想顽搞到底的明军性命。城上火炮也仿佛长了眼睛一般,只要有超过百人的明军队伍,马上便会有炮弹落下。洪承畴看着眼前地形势,知道此仗自己是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战败的恐慌迅速蔓延了所有明军。越来越多的明军放弃了抵抗,转身逃往城西,他们知道在城西还有几万明军,也许可以救自己一命。若是不行便一直向西,逃进山海关,便安全了。就连洪承畴的亲卫也放弃了自己的主帅,加入到了溃军之中。孙传庭及贺人龙等人早已不知去向。
还好尚有几百忠心部下围聚在洪承畴身边,曹变蛟竟也赫然站立其中。几人苦劝道:“大人。事已不可为,咱们还是快撤吧!”
洪承畴却是目光迷离,自言自语道:“撤?往那里撤?跟着这些溃军撤往城西,也不过是死路一条,就算能逃回山海关,以万岁的性格,难道还会饶过我等不成?此等大败若不杀几个罪臣何以掩天下百姓幽幽之口。而咱们便是最该杀的罪臣,恐怕等着咱们的只能是千刀万剐,被诛九族。”这时曹变却突然道:“大人,咱们在连山驿一带不是还有三万大军吗?不如咱们撤回连山驿再做打算。”
洪承畴本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出身,自为官以来,步步青云直上,一帆风顺,时至今日不过四十左右,那里真地甘心如此回京送死,闻言心中琢磨了一会儿,暗道:明军此战已是凶多吉少,不过若能逃回连山驿,会合了三万大军,总算可以保得一时性命。若明军真能转败为胜,自己率军从连山驿进军,与明军前后夹击,倒也不怕落人口实。若是明军战败,等辽东军腾出手来,自己想逃回大明可就难了,到时恐怕只有可眼下情况紧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好,咱们便回连山驿,会合了大军再做打算!”说完洪承畴在几百人地掩护下没有随溃军西下,反而率军东上,直奔连山驿。为防止被辽东军认出,洪承畴下令,所有军旗全部舍弃,他自己也丢下头上头盔,脱去身上战甲,冒充普通军卒向东逃命去了。因为战场过于混乱,辽东骑军又仅有不到万人,那里还会有人注意到达支仅几百人的溃军,大军都跟在那几万逃向城西的明军,竟让洪承畴顺利的脱离了战场,安全地撤四到了连山驿。两刻钟,最后一名还在抵抗的明军也放弃了抵抗,转身便跑,至此洪承畴所率近二十万大军攻击宁远已是彻底失败,明军除战死了近十万以外,有两三万人跪在战场中乞降,另有小部分躲入附近深山之中,其余败军都绕过北城,逃向了城西。近万明军骑兵无瑕收降,一直紧随败军身后,如同赶羊一般,不断收割着后面明军的性命。而明军留在城上的钩索却成了辽东军进出宁远的唯一通道。很快城上下来三千辽东军,收服降兵,救治伤员,其余一万两千多明军中又分出一万人,在祖大寿地率领下,从城中操近路,直奔城西,支援吴三桂。
逃命的几万明军个个拼死赶路,生怕自己逃得慢了,被明军追上。可明军刚刚经历了一场苦战,体力实在有限,未等跑上几步,便沉两只腿仿佛有千斤重,有的实在累得不行了,索性放弃了逃命,在路边一坐,只等辽东军来杀。那曾想万余辽东军对这些人竞是视而不见,绕过他们,还是在追那几万溃军。明军看到辽东军竟然不杀投降之人,降兵是越来越多,很快路边竟已坐满了欲降的明军,最后这些降军竟阻住了大路。辽东军早被严令,不得杀俘,无奈之下,辽东军只得下马,将这些已经累得动弹不得的明军抬到路边,才得以继续前进。
同时吴三枷也派出传令兵,通知吴三辅派人来收降。吴三辅得知后大喜,亲自率领着三千军卒一路行来,不断收编大明降军,好在这些降军已无反抗之心,不然就凭吴三辅的三千人,恐怕还不够这几万降军一阵冲杀的。未降的几万溃军在辽东骑兵的追赶下一路逃向城西。两刻钟后,这些人终于见到了杨嗣昌的帅旗,这些溃军死里逃生,满以为会合了大军便可留得性命,他们那里知道此时的杨嗣昌情势也不容乐观。为了牵制城西的明军,卢象升和熊文灿亲自到冲杀到城下督战,几万明军在两人的带领下,几次冲上城墙,在城上与辽东军展开撕杀。可就在刚才,城东的辽东军赶到此处,有了这万余人的支援,辽东军一鼓作气,终于将已经杀上城墙的几千明军杀下城去。杨嗣昌也看到城上辽东军竟来了援军,心中也隐约猜到了这些明军的来处,可他心中却不愿细想,或者说是不敢想,他宁愿想信这些辽东军是吴三桂隐藏的兵力,也不希望他们来自城东。如果这些人真的是从城东而来,那城东洪承畴、孙传庭所率的二十万大军必是凶多吉少,自己此战便毫无胜理。
就在杨嗣昌还在下令部下疯狂进攻宁远城时,又是一个噩耗传来,老将军卢象升竟被辽东军火炮炸伤,被人抬下来时,混身血肉模糊。早已不醒人事。卢老将军被重伤激起了其部下的怒气,他们高喊着为卢老将军报仇的口号,冲向了宁远城。只是宁远城有了援兵的支援不但实力大增,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胜利地消息,士气疯涨。此时的宁远城便仿佛一只洪荒猛兽一般,不管你来多少人。都是一口吞尽,连骨头都不吐。战到此时,杨嗣昌所率的共计十六万大军和十万民壮,已仅剩下不到十万人,而此时宁远城上辽东军却还有五万余人,加上祖大寿所率的一万援军,双方兵力已十分接近。明军在五倍于辽东军时未曾攻下宁远城,此时兵力接近,就更不可能了。杨嗣昌看着城下攻城的明军伤亡惨重。面色铁青。双眼血红,心中不忍,这些可都是大明朝万世基业的保障啊!不过他也清楚,此战大明朝是调集了全国北境地大部的兵马。若如此便撤军,不旦战死的将士白白牺牲了,全军功亏一溃,日后再也不可能尽起几十万兵马出关攻辽。虽然南方还有近百万军队,可他们连自己的部下都还不如。更何况南人善舟,若让他们到北方来,就凭北方的气侯便足以杀死他们一半兵马,杨嗣昌只能咬牙坚持,只希望东城门的洪承畴能够尽快攻下城门,里应外合之下攻陷这座宁远城。可事与愿违,杨嗣昌不但没有等来洪承畴大胜的消息,反而迎来了从东城门撤下的几万溃军。
当看到近万辽东骑兵赶着几万好像丧家之犬的溃军冲向自己时,杨嗣昌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地打击,一口鲜血如桃花万朵般喷在身前。此时杨嗣昌已经不敢再想如何攻下宁远,他要考虑地是如何为大明保存这一点最后的力量,以防日后辽东军的疯狂报复。不过眼下的危机却是这几万溃军所造成地,仅凭自己手中这不到三千压阵的兵马,如何能拦得住急于逃命的几万溃军,若是让他们冲到自己军中,就连自己恐怕只能被其裹胁着逃命。一旦自己帅旗后退,必造成全军的大溃败,到时不用旁人,只是溃军身后的近万骑兵便足以让自己全军覆没。“速命熊将军率军后撤与我会合,结阵自保!”杨嗣昌命道。传令兵挥动令旗,同时鸣金收兵。城下熊文灿也早已看到几万溃军正向杨嗣昌冲去,虽然担心,可没有杨嗣昌地命令,却不敢后退半步。听到后退命令,立即停止了攻城,城下几万明军也早已厌战,闻令纷纷脱离战斗,在熊文灿的率领下向杨嗣昌靠拢。
而杨嗣昌想要等熊文灿率军回援,阻击溃军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命手下几千亲卫列出箭矢阵,以求自保。好在溃军也并非想要攻击杨嗣昌,面对刀出鞘、箭上弦的几千亲卫,他们不敢冲击,乖乖的顺着阵形两侧绕了过去。不过后面的辽东追军却不会放过这几千亲卫,如能斩杀敌军主帅,这个功劳可是不小。这三千亲卫跟随杨嗣昌多年,忠心自不必说,武艺也是超群,未等吴三枷率军冲到近前,明军已是箭如雨下。吴三枷没想到这几千明军竟然还敢还击,大意之下死伤了百余骑军,不过这也激起了吴三枷与之一战的兴趣。几息之间,吴三枷所率的近万骑军便已杀到近前,两军碰撞之下,辽东骑兵以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明军的箭矢阵冲毁大半,被辽东军分割包围,败亡就在眼前。明军仅剩下千余人紧紧围在杨嗣昌身边,保卫其安全。就在吴三枷再想要攻击杨嗣昌时,熊文灿已率大军赶了四来,及时将杨嗣昌救到阵中,吴三枷也不敢与这七八万大军近战,骑兵若是失了速度优势,极易被这近十倍的明军所淹没。杨嗣昌与熊文灿分别不过几个时辰,此时相见却是分外激动,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知下一刻自己还能不能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多谢熊将军及时来援,不然我恐怕便要命丧辽东军之手了!”“这都下属下应尽之本分,只是未能攻下宁远,实是有负大人所托!”
杨嗣昌闻言叹道:“唉,这不怪你,实在是我料敌不明。整整三年间,大明的探子竟无法得知辽东一点情况,知己而不知彼,那里还有不败之理。更未曾想辽东军战力竟如此之强,咱们共计近五十万人竟拿不下这座宁远城,反而被其所败,洪承畴、孙传庭恐怕都已是凶多吉少,卢老将军此时人事不醒,生死不知。文灿,你马上率其余军卒撤回关内,为大明保存一丝元气”“大人,末将愿率军断后,咱们大明离不开大人您啊!”熊文灿激动的道。
杨嗣昌一摆手,苦笑道:“若有生理,我岂能自寻死路?可我身为此次全军大帅,五十万人战至只剩下不到十万人,全军大败,你以为就算我能回到朝中,以万岁的脾气还会留我一条性命吗?难道你就愿意看着我被窝窝囊囊的在菜市场被斩首示众不成?文灿,你就成全了我吧,身为武将,能战死杀场,也算是死得其所!”
“大人”熊文灿此时已是泪花闪现,却不知该如何劝下去,若是杨嗣昌真的回到朝中,被斩首示众恐怕还是轻的,搞不好是要被诛连九族的。“文灿,你回到朝中可将此战之罪尽压我身,此时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万岁应该不会过于怪罪于你,日后北疆安危可就尽负于你。此次大战,咱们损失固然惨重,已再无力出关平辽,不过辽东损失也不小,想来几年内应该没有余力进攻大明。但你切不可掉以轻心,以辽东现在的实力,恐怕用不上几年便可更胜往夕。文灿,日后大明安危可就看你一人了!”“大人放心。文灿但有一息尚存,必不让辽东狗贼入关”
“听说闯贼李自成在伏牛山一带重新打出反旗,短短几月便已聚集了几万兵马。说实话,此次出关平辽却是我大明无理在先,他吴三桂虽有不臣之心,却并未公然打出反旗。况且辽东四周有蒙、朝牵制,又有罗刹、日本、西藏等虎视单单,他们一时半会根本无力南下攻我大明。你回朝后要将此中原由向万岁说明,如能议和还是议和吧!闯贼李自成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如不能平灭境内贼军,千万不可再出关与辽东大战,切记、切记!““我一定会上书万岁,讲明利害,只是杨大人。难道事情真的再无可挽回了吗?”杨嗣昌摇摇头。才道:“此战咱们大败,总得有人出来顶罪,只有我战死杀场,或可保全你们。不必多言,快快去吧!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大人请讲,末将万死不辞!”“我若战死,还望文灿帮我照顾家人,不求他们如何富贵。只求他们不会因我而被诛连,此生能衣食不缺便可。”
“我必会以死相谏,以保大人一家老小,只要有我熊文灿一口饭吃,便不会让大人家人饿到。”“有文灿这句话我就放心,你速率全军撤退回绥中,会合田立一道反回关内,切不可在绥中逗留。我率一万将士留下来断后!”
熊文灿知道杨嗣昌主意已定,不可更改,只能饱含泪水,率领着六七万残军向绥中方向退去。这些明军一听撤退,高兴不已,至于此战是胜是负,与他们这般小卒有什么关系,只要能保住自己一条性便已是大喜。吴三枷见明军要退,本想率军追击,谁想杨嗣昌竟率一万大军列好阵势,阻住了吴三枷。留下的这一万军卒除杨嗣昌千余亲卫外,其余也都是信念坚定,对大明忠心耿耿之辈,既然留下阻击敌军,便已有必死之心。见吴三枷率军冲了上来,明军个个拼命阻拦,不求一击杀死辽东军,只要能折断一只马腿,为战友赢得一些时间,便可含笑而去。
仅第一轮冲锋,明军便损失千余战马和几百骑兵。吴三枷见这些明军悍不畏死,也是头痛的很,以自己手下骑兵换这些已是必死的明军,实在是不值啊!无奈之下,吴三枷只好下令撤退,准备绕路前进,以减少伤亡。可谁知这些明军竟在杨嗣昌地指挥下,屡屡拦在大军前进的路上。只气得吴三枷大骂明军不知死活,只好下令,先击杀这支明军再说。近万骑兵绕着杨嗣昌的大军不断扔出手雷,炸得明军损失惨重。宁远城上虽然还有几万辽东军,可经过连番大战,早已是稽疲力尽,而且城门早被堵死,就算他们想要出城杀敌,一时半会也出不来,只能借用明军留下的钩索,顺绳而下。吴三枷所率的骑兵与杨嗣昌大军纠缠了近半个时辰,直到城上辽东军在吴三桂的亲自率领下列阵迎了上来,杨嗣昌才不得不放弃继续阻拦吴三枷,转而面向吴三桂所率地两万大军。不过此时杨嗣昌手下万余军卒仅剩下五千左右。吴三枷却被杨嗣昌勾出真火,势必要灭了杨嗣昌才肯上路追击熊文灿。吴三桂见吴三枷不肯上路,打马找到吴三枷,斥责道:“你怎么如此不知轻重?不将明军残军彻底赶回关内去,咱们如何能够放心得下?现在全军只有你这近万骑兵战力最强,你不去追击熊文灿,难道要让我率步兵追击不成?何况此地仅剩下几千明军,而逃跑的明军却多达近十万,你还不速速去捞取战功,等待何时?“吴三枷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率领着剩余的七千余骑兵踏上了追击之路。不过此时距熊文灿撤军已过了差不多近一个时辰,而宁远距绥中还不到百里,明军又是全力逃命,所以吴三枷追了近半个时辰,在距绥中不到四十里的地方,才看到因体力不支掉队的明军,而且越往前追,掉队的明军越多。不过等吴三枷追到绥中城下时,熊文灿已率领着近六万大军安全的进入了绥中城,至于掉队的近四万明军,熊文灿却实在是无力救援,只能是生死由命了。
第八十二章连夜撤军
吴三枷率领着近万骑兵站在绥中城下,望着近二十米高的城墙,吴三枷知道,别说自己区区不到一万的骑兵,就算把此时宁远城所有军队都拉上来,要想硬攻绥中恐怕也只能是损失惨得。更何况,负责压运粮草的山海关总兵田立率山海关两万军卒正在绥中城内。若是田立此时暴露身份,配合城外的辽东军确可将熊文灿所率的六万大军全部残灭,而留守在山海关的杜龙也可不费吹灰之力夺下山海关,为辽东打开南下的大门。只是此时却非与大明全面开战的良机,经过与后金、大明两番大战,辽东虽然大获全胜,可损失也是不小,更何况刚刚占领后金领导土,还未真正消化,在许多地方还是人心不稳,随时有暴乱的可能。加之蒙古、朝鲜动向不明,若辽东真与大明开战,这些人若不趁机入侵辽东那才是怪了。到时后方不稳,如何还有余力进攻大明。吴三桂在与明军大战之前,便曾多次嘱咐众将,此战以将明军赶回关内为目标,切不可穷追猛打,田立和杜龙万万不可暴露身份,日后还有大用。如果真有一日与田立阵前对峙,便让田立小胜一回,将那些败兵救回关内,也让田立立上一功,方便日后行事。
所以吴三枷与田立分在城上城下对峙,却无人出口挑衅,轻启战端。一边的熊文灿也不敢随意开口,生怕激怒了辽东军,再次开战,此次他算是见识了辽东军的强大战力,别说自己现在仅剩下八万大军,其中又有六万疲军,就是再多一倍。他也不敢出城与辽东军决战。连统帅都是如此,下面那此军卒就更别提了,此时若是有人敢逼迫他们出城与辽东军再战,他们可是暴乱的心都有。吴三枷在城下一挥马鞭,指着城上明军大喝道:“尔等不要得意,三日后我家大帅必会率辽东大军前来攻城。到时必让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说完也不等明军答话,掉转马头率军向宁远而去。走出不远,吴三枷便令一连骑兵埋伏在绥中城周围,监视明军,以防明军大动作。四程的吴三枷一路上收伏明军无数,回到宁远一统计,竞达三万四千余人。不过此时宁远城下的战事也早已结束,杨嗣昌所率的万余断后军卒大部分战死,只有少数几百人投降。杨嗣昌在最后被吴三桂所率大军团团包围。本来吴三桂还怀有惜才之心,想要劝降杨嗣昌,谁料杨嗣昌眼见败亡已不可避免,竟自尽身亡。算是为大明尽了忠。绥中城上田立与熊文灿见吴三枷率众离去,对视一眼,田立心中却是明白,吴三枷此话不过是在吓唬明军,只要自己在这绥中城。辽东军便万万不会来攻。可熊文灿却不知这些,一听辽东军三曰后便会来攻城,胆寒不已,连道:“田将军,咱们如今只剩下这八万残兵败将,而这绥中原本又是辽东军地,谁知他们在城中布下了什么埋伏,咱们不如马上率军撤回山海关,两地相距不过一百多里,明日一早便可抵达,如此方可保全大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田立故作沉思,片刻后才道:“熊将军此言甚是,仅凭咱们现在这些军马确非辽东军之敌,不过将军所率的六万大军现在怕是已无力行军,依在下之见,不如让大军休息半日,待天色渐暗,咱们连夜出城,只要速度快些,明天天亮便可抵达山海关。到时凭山海关的险要,再加上城上十门红衣大炮和全城十几万将士,便不怕辽东军再来攻城。”
熊文灿虽然心急如焚,他可真是一刻也不想在辽东呆下去,可回头看看城内随自己撤回来的这些败军,从进入绥中城后便横七竖八的躺在城中大街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起身,实在是无力再次行军,只好同意田立的意见。
傍晚时分,田立属下两万军卒将这六万残军一个个唤醒,并送上香喷喷地饭菜。这些残军从一早到现在还没用过饭,早已是饿得不行,若非实在太累,早就起来寻吃的了。此时见到热呼呼的米饭,一个个如饿死鬼投胎一般,一人最少吃了两碗白饭。好在田立本就负责全军后勤,在这绥中城早已储藏了大批粮草,才够全军八万余人吃食。在这些残军中,竟然发现了先锋孙传庭和其部下贺人龙,两人自宁远城下大败后,便被裹在败军中,随军一同逃回了绥中。只是当熊文灿问及洪承畴时,两人却是眼睛一红。熊文灿不用问也知,洪承畴定是未能随大军及时撤回,此时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了。众人在一起不胜唏嘘。此战前后左右中五路大军,除后军田立所率的两万大军未有伤亡外,其余四路近三十万大军竟仅剩不到四万,二十万民壮也仅剩下两万,五路大军将领,杨嗣昌此时恐怕已经战死在宁远城下,卢象升伤重昏迷,人事不醒,怕也是难以活命。洪承畴凶多吉少,仅有孙传庭、熊文灿和田立幸存,真不知回到关内,这战报该如何报上去。全军用过晚饭,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田立和熊文灿传令全军,连夜上路,反四关内。众将士一听终于要离开辽东,也顾不得劳累,他们心中早已将辽东军比做地狱的恶鬼,离他们可是越远越好。此次行军明军轻装而发,许多明军为了减轻重量,竞连自己的兵器也不要了,至于田立早些时日带来的粮草,也不敢带走,生怕走得慢了被辽东军发现。
熊文灿手下一名副将临走前还建议熊文灿将这绥中城一把火烧了,将其化为灰烬,也可解心中恶气。未等田立开口相阻,熊文灿却已一巴掌抡了过去,骂道:“你是生怕辽东军不知咱们撤退啊!要不就让你留下来,待明天天明时放火烧了这绥中城,如何?”“我”那副将怎敢留下来,若被辽东军知道是自己烧了绥中城,恐怕自己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怕也难逃一死。还是田立在一边为其解围道:“熊将军,不要怪他了,他也是一时心急,咱们还是快走吧!”
明军连夜撤军当然瞒不过辽东军,不过辽东军却故作不知,任由熊文灿等人撤回山海关,这倒不是辽东军心慈手软,只因辽东军此时也是精疲力尽,实是无力追击。另一方面,吴三桂是有意为明军留下几分力量,以免大明境内的李自成迅速坐大,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时,便攻下京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让大明和闯王军斗去吧,自己还是征讨关外来得更实惠些。与大明一战到此还不算彻底结束,在连山驿一带还有几万明军,虽然他们已是进退无路,可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尽快将其剿灭,为此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才是正经。五日后,宁远城已基本恢复了往日平静,吴三桂命祖大寿率其部下驻守绥中,何可刚驻守宁远,他自己刚率吴三辅的步兵第三团和吴三枷所率的暂编骑兵纵队共计两万余人赶赴连山驿一线。
此时已退据连山驿三天的洪承畴及其三万余部下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据探马回报,关外明军或降或死,其余明军早已退回关内,如今辽东只剩下自己这支孤军,仅凭自己这三万余人,又能有什么作为?如何与辽东几十万兵马相抗?就在洪承畴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又有探马来报,义锦两县都有大股骑兵正在向连山驿一带运动,同时宁远也有一支人马在吴三桂的亲自率领下正向自己扑来。洪承畴听后面色青黄。连手中茶杯掉落地上都不知道。一直跟在洪承畴身边的曹变蛟小声问道:“大人,如今形势对咱们极为不利,是战是降,大人您倒是拿个主意啊!”“是战是降?是战是降”洪承畴不断自言自语,却直到辽东军兵临城下,他也未有定计。此次义锦两县来人正是骑兵一团和二团。共计近四万人,加上吴三桂所率两万余人,辽东军已有六万大军齐聚连山驿城下。几日前宁远大战,辽东正规军也不过三个步兵团而已,却敌住了明军四十余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如今形势逆转,明军却成了劣势一方,看着城下密密麻的辽东军,洪承畴实在是难起反抗之心。可身为大明属臣。儒家忠君思想早已深入到其骨髓。要让他投降于辽东叛军,他又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时辽东军中有人打马上前,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辅。只见吴三辅在城下高喝道:“洪将军。宁远城下一别,别来无恙啊!末将吴三辅代我家大帅问侯将军。”
“有劳吴将军挂念,不过你我本非朋友,有何事直说便是。”“那好,我家大帅派我前来。只是想劝洪将军一句。明军五十万大军尚且被我等击败,能逃回关内的不过七八万人而已,以将军现在手下仅有三万官军,恐怕不是我们的对手,大人是战是降,还望早做决断!”
“哼,我等即身为大明官员,只有血战到底,如何会投靠与尔等?不必多言,只管一战便是!“就算洪承畴心有降念,可现在当着敌我全军几万人地面,让他如何舍得这个脸皮开城投降。
“洪将军不必如此武断,有几个人还想见见洪将军,等将军见过之后再做决断不迟。”吴三辅说完,一挥手,身后有人带着十几人从辽东军中走到阵前。洪承畴一见大吃一惊,来人却是自己一家老小,他们不是在京城吗?怎么会落到辽东军手中?不过此时却不是详问的时侯,洪承畴指着远处的吴三桂大怒道:“吴三桂,我本以为你是个军人,敬佩你一身本事,可没想到你竞会行此小人之事,战场撕杀,你死我活本无可非议,可你为何要拿我家人威胁与我?此等行径与小人何异?”吴三辅一笑道:“洪将军误会我家大帅了,我家大帅不过是怕将军掂念家人,不能做出正确决断,所以才特地将你的家人接到此处与将军团聚,何来威胁之说?来人,将洪将军家人送到城下,请洪将军接收。”很快有人将洪承畴一家老人送至城下,才又返回军中。“洪将军如此终可放心了吧!我等在城下暂歇片刻,等将军与家人叙过了旧,再做决断也是不迟。”
洪承畴没想到辽东军竟真会如此轻易放了自己家小,忙命人打开城门,将家小接到城上。不过洪承畴此时也想明白了,如今连山驿被困,自己家小在辽东军手中和在自己手中又有何区别,若是自己一心反抗到底,最后连山驿被破,自己身亡,自己家小还不是要落入辽东军手中?不过不管怎么说,洪承畴却知自己已是欠了辽东军一个天大的人情。洪承畴与家人相见,自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看到自己最为宠爱地小妾阿香已是身怀六甲,洪承畴可真是百感交急。自己今年也是不小了,家里妻妾不少,可却偏偏膝下尚虚。所以在临出关之前,还几次派人送书信与家中,嘱咐家人,务必要照顾好阿香,可没想到今日相见却是在如此情况之下。不由得洪承畴不反复思考,若自己不答应辽东军,自己身死事小,洪家从此断了香火,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自己列祖列宗。
阿香也看出了洪承畴的忧虑,何况在阿香被接到辽东军中时起,便一直有人向其宣讲辽东军的种种好处,也讲明了如今的形势,让其劝洪承畴投降辽东。“夫君可知如今朝内情况?”洪承畴抬眼望阿香,疑道:“你难道知道?快快讲来,杨嗣昌、卢象升等诸位大如今怎样了?万岁可曾怪罪他们?”洪承畴被困连山驿,根本不知朝中现在情况,忙问道。“我等关心夫君安危,所以四处打探,还好熊文灿大人念及旧情,将朝中文报抄了一份送于府中,我才知道一些。杨嗣昌大人已经战死辽东,尸体恐怕还在辽东,卢大人也是身负重伤,回京后便气绝身亡。而且那文报上还说、还说夫君也已战死辽东”说到此处,阿香已是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的道:“妾身本也想随大人一同上路,可可腹中骨内却是大人最后一点香火,我才不得不苟活于世”洪承畴听到此处,悲从心生,抱住阿香。阿香此时已说不下去,还是洪承畴大夫在一边接道:“万岁得知明军大败,五十万人回去不到十万,一怒之下不但不念及旧情,竟要将杨嗣昌杨大人一家老小尽数斩首示从,将卢家与咱家全家发配边疆,又要将熊文灿大人削职为民。只有田立田将军因接应有功,未赏未罚。”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田立是走了秉笔太监王承恩的路子,送上了无数金银,才得王承恩在朱由检面前为其说了好话,朱由检又想到,当初自己能登上大宝,全亏田立及吴三桂。可如今已与吴三桂彻底撕破脸皮,若是再降罪于田立,恐怕天下人都会说自己忘恩负义,这才未怪罪于田立。洪承畴听到此处惊道:“那那杨大人的家人可被斩首?”
“没有,因田立为其说项,听说又撒了大笔银子,请周延儒等人劝阻万岁,万岁这才改变了主意,最后只是将杨大人家小发配边疆,卢家和咱家全家被削职为民,抄没家产,而熊大人官降一品。仍任三边总督,准其戴罪立功,田大人仍是官居原职。只是,只是我等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大人了”洪承畴暗道了一声:好险,若非田立为其奔走,几位大人的家人包括自己在内恐怕都是凶多吉少啊!看来这个田立倒真是人重惜重意的好汉子。如有机会,定要报此大恩。“那你们怎么会落入辽东军手中,到了此处?”
“圣旨一下,咱家家产尽数被抄,归于国库,我们已是无家可归,若非田大人赠于我们一些白银,我们恐怕此时已不知流落到何处了。”说到此处,大夫人及一众家人已是泪流满面。一夜之间从诰命夫人到普通百姓。从家财万贯到食不裹腹,这其中的苦楚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的。
“我们在客店中住了几日,可咱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区区一点银两又能用几天。可没等我们想到法,那个帐房王海眼看咱们洪家已是没落,竟携带着仅剩的银子跑了。”
“什么?那个王海竟胆敢携款私逃?枉我对他如此信任,日后若是让我见了他,我非活剐了他不可!夫人。那这几曰你们是如何度过的?”“好在当初官兵抄家时,因仰慕大人声望,又因大人是为国捐躯,所以他们也是手下留情,我们这些妇人身上地金银首饰并未没收。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当了身上的首饰,勉强度日。一天夜里,突然来了几个人,拿着大人的手书,说大人如今身在辽东,并未身亡,我与众位妹妹开始还不相信,可手书上确是大人笔迹,而且上面还有大人的印章,我们达才信了,跟他们出了京城,上了大船,一路来到这里。天见可怜,没想到竟真的见到大人。”
洪承畴暗叹辽东真是好手段,竟可模仿自己笔迹,连印章也是不差分毫,看来他们是早有预谋的。如今自己家人团聚,可自己却高兴不起来,是战是降,自己真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如果与辽东军一战,自己没有半分把握,也许这便是自己与家人相见地最后一面了。若是让自己投降辽东,自己自幼熟读史书,这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自己又岂会不知,而且就算投靠了辽东,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就在洪承畴还在犹豫不决时,曹变蛟率领一小队人马来到洪承畴身前,低声道:“大人,如今是战是降,您拿个主意吧!”“我”洪承畴吱唔了半天,也没有再说出一个字。曹变蛟看洪承畴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突然道:“既然大人不好开口,这个罪人便由我一人来承担吧!”
洪承畴还不明白曹变蛟到底是什么意思,却见曹变蛟对身后那队人马一使眼色,从中冲出十几个人,竟将洪承畴身边亲卫按倒在地。曹变蛟自己也拔出腰间战刀,押在了洪承畴颈上,道:“大人,恕末将无礼了!”“曹变蛟,你这是要造反啊!”事已至此,洪承畴那里还会不明白曹变蛟的意思,他这是要开城投靠辽东。这时周围明军眼见主将被曹变蛟擒住,马上团团将其围住,只是洪承畴还在曹变蛟手中,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弟兄们!”曹变蛟将洪承畴交给身边一名同伴,对周围明军大喝道:“你们也许还不知道吧,咱们在此为朱由检拼死拼活,可咱们的那们万岁却丝毫不领惜,咱们的大帅杨嗣昌杨大人已经战死杀场,为国捐躯,可朱由检却不但未念其功,反而将其家人尽数发配边疆。咱们的洪大人一心为国,却又如何?那朱由检以为洪大人也已战死杀场,竟将洪大人一家贬为平民,并抄其全家,若非辽东军将大人家小接来,他们此时恐怕已是凶多吉少。其他如卢大人、熊将军等人也未有好下场,尽数被贬,这样的皇帝那里还值得咱们为他卖命?咱们今日死在此处倒还不要紧,可咱们的家小日后如何生存?你们难道就忍心眼看着他们被人欺辱吗?”
四周明军听了曹变蛟的话犹豫了,许多人手中地刀枪已垂了下去。曹变蛟一见,又道:“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问洪大人,是否如此!”从明军望向洪承畴,洪承畴却是一言不发。此时洪承畴内心也是矛盾得很,虽然曹变蛟所言句句属实,但以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若是反驳于他,相信军中还会有一大半站在自己一边。可就是真的如此,又能怎样,难道自己就真的不顾众将士对自己的信任,不顾他们的性命,率领他们与城外辽东军作垂死挣扎吗?自己于心何忍啊!何况自己家小就在一边,难道也要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为国捐躯吗?洪承畴下不了这个狠心,只能是低下头,一言不发,任由曹变蛟自由发挥。众明军见洪承畴并未反驳,便知曹变蛟并未撒慌,顿时议论纷纷。
曹变蛟见洪承畴默许了自己的所做所为,信心更足,大声道:“既然他大明对咱们不仁,也休怪咱对他不义。想来他辽东竟连后金降将都能善待,还将那多尔衮、阿敏封为副团长,咱们怎么说也是与其同根同源,又岂能亏待咱们?,我已下定决心,投靠辽东,弟兄们意下如何?愿意随我一同投靠辽东便跟我下了城墙,打开城门,迎东军军入城!”说完,曹变蛟令部下缚起洪承畴双臂,押向他向城下走去。周围几千明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未有一人出言反对,反而为曹变蛟让出一条路来。“他娘的,早就听说辽东百姓家家安居乐夜,人人吃得好,穿得暖,当兵的不但不受气,还有军饷可拿。咱就算回到关内,没准那狗皇帝一声令下便要了咱的人头,还不如在辽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是下定决心投靠辽东了,走”一名壮汉说完扔了手中长刀,跟在了曹变蛟。等人身后。曹变蛟暗自高兴。只要有了第一人,就必会有第二人,果然如此,未等曹变蛟走上几步,只听身后刀枪落地声不绝于耳,回头望去。只见城上几千名明军竟都已扔了兵器,跟在自己身后。洪承畴虽有心投靠辽东,可眼见自己手下众军卒放弃抵抗,还是心中一凉,双眼溢出泪水。几千人走到城下时,守在城门附近的明军也早已得到消息,未待曹变蛟开口,便已扔下了兵器,打开城门。其实城中明军那个不知若是与辽东军开战。恐怕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其中凶险。能保住一条性命又何乐而不为呢?曹变蛟押着洪承畴,后面跟着万余已放弃抵抗的明军走出城门,来到辽东军面前。
吴三桂在后面见到明军已弃械出城,他亲自柏马上前。接受明军投降,叹道:“今有洪将军和曹将军投靠我军,我辽东军更是如虎添冀,扫平蒙古、朝鲜指日可待!”说着,吴三桂亲自上前扶起跪倒在地的曹变歧。又为洪承畴解开缚绳。洪承畴听吴三桂并未提起大明,知道这是吴三桂照顾自己情绪,不过日后辽东与大明必有一战,而且以两方实力来说,大明恐怕是凶多吉少。面对吴三桂的热情,洪承畴也实在是无话好说,如今自己已是走投无路,若不投降,又能怎样,只好顺水推舟道:“多谢吴将军厚爱,承畴愿为将军为马前卒,以报将军大恩。”洪承畴既已投靠了辽东,不管是以什么理由,今后便只有一心向着辽东了。不过他却不知,曹变蛟当日在宁远城下便已被吴三辅所折服,早已投靠了辽东,此后诸事自然都是辽东在暗中安排的。洪承畴投降辽东后,其余几座城池中地明军自然是传檄而定,并未费辽东军吹灰之力。至此辽东军与大明之战,再次以辽东大胜而告终。此战明军损失四十余万人,其中军卒近三十万,民壮十几万,战死有十几万之多,投降的也有二十余万,仅有不到十万军卒返回关内。大明北方经此一战已是兵尽粮绝,别说再次出关,就是剿灭关内各地反军都是力有不及。给了李自成一个发展的机会。
而辽东军此战也损失了十余万人,其中步兵三个团损失都在一半以上,十五万民兵死伤十万之众,不过彻底消除了大明对自己的威胁,并俘虏二十余万壮丁,对地广人稀的辽东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及时雨,也算利大于弊。至于朝鲜派来的几万杂兵,刚过鸭绿江便停步不前,待几日后传来明军大败地消息,未用辽东动用一兵一卒便已灰溜溜的逃回境内。随后那朝鲜国王竟上书吴三桂,自称属臣,愿年年进贡,只求一时平安。吴三桂因接连与后金、大明两场大战,辽东也急需一段时间休养生息,虽未同意朝鲜国王的请求,不过也下令骑兵三团返回境内,未再派兵入朝。朝鲜国王自以为捡了个便宜,辽东不但未追究自己,也未向自己索要钱物。他那里知道,吴三桂既不同意纳其为属国,便是打定了要征讨朝鲜的主意,只是现在一时无力跨过鸭绿江畔而已,等吴三桂缓过手来,朝鲜便是他志在必得之地。在辽东与大明大战之际,南北蒙古在边境线各自率近十万大军对峙了近半个月之久,只因双方势均力敌,无人敢轻易开战,最终却因西蒙也调集了五万大军,陈兵边境。南北蒙古怕被西蒙白白捡了便宜,只好偃旗息鼓,各自率军回境,一时间关外竟是一片安宁,再无战事。
吴三桂也率领各部重要将领坐镇义州,处理战后事宜。不过吴三桂反回义州的第一件事却没有接见辽东任何将领,而是提审了一员后金被俘小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鳌拜。鳌拜随其叔父避于长春,可当多尔衮率军围住长春城后,鳌拜自知就算自己降于辽东,恐怕也是难逃一死,本来还想顽抗到底,可其部下却不想为其陪葬,竟趁夜将其生擒,献于前来征讨的多尔衮。当日在盛京城下吴阳等辽东壮士的血决不能白流,发下的誓言历历在目,吴三桂当然不会忘记,此时一见鳌拜真是恨不能生淡其肉。
第八十三章厅中议事
鳌拜被抓后,本还以为,就连阿敏、多尔衮等后金贝勒都能不死,还被吴三桂封为辽东军副团长,想来自己也应该还有一线生机。所以一见吴三桂便跪倒在地,乞救吴三桂饶命,并发下毒誓,愿一生忠于吴三桂,为其冲锋陷阵。
可没想到吴三桂却是一柏桌案,喝道:“鳌拜,事到如今你竟还想活命?吴阳等人正在等你上路呢,你若不死,他们又岂能瞑目?来人,将其押到城门外,斩首示众!”
辽东军卒不顾鳌拜的挣扎,将其押至城门外,一刀斩下其头颅,回来向吴三桂缴令。吴三桂亲自携带着鳌拜血淋淋的人头,来到英烈祠,祭奠当日死在盛京城下的十几名烈士。看着上面一排排的牌位,每个个排位便代表了一名为辽东而英勇牺牲的辽东将士,只是不知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会为辽东而献出宝贵的生命,希望他们泉下有知,看到如今鼎盛的辽东,能够倍感欣慰。祭奠完毕,吴三桂召集各部、各团将领,对这近半年来两场大战的得失作以总结,并确定今后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第二日一早,各部将领都已赶到议事大厅,未曾开始开会,吴三桂站起身形,首先道:“接连的两场大战,已奠定了我辽东在关外不可捍动的地位,只是这一切都是辽东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咱们在这里为这些阵亡的辽东英勇将士默哀三分钟。”说完自己一脸悲痛,低下了头,心中默默怀念着那些不朽的灵魂。众将也都依言站起,特别是祖大寿、何可刚、吴三辅等步兵三团的将领,更是心中悲切,全团士卒损失了近一半,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好战友好兄弟。回想起他们当日在城上的悲壮义举,许多将士临死前还大喊着:“辽东万岁!”的口号,拉响了怀中手雷,义无返顾地与明军同归于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力保宁远不失。
短短的三分钟一晃即逝。吴三桂召呼众将各自入座,未等其开口,却听下面吴三辅大声道:“师长,这大明真是欺人太甚,咱们为其歼灭后金大敌,他们却反倒趁机攻我辽东,若不给其几分颜色瞧瞧,如何让我等咽下这口恶气,如何对得起我们死去的十几万将士!”吴三辅此言一出。顿时惹来下面众将的一致赞成。唯有新近投靠的洪承畴面色难看。洪承畴投靠之后。吴三桂并未安排其职务,只是让其跟随在身边,熟悉辽东情况,以洪承畴的本事。特别是其对关内情况地熟悉,吴三桂将来还有大用。而曹变蛟却早被吴三辅预定,拉到团中做了骑兵营的营长。曹变蛟本为明将,自见过辽东军的军容军貌及其强大的战斗力后,更觉得自己的渺小。虽然现在仅为一营之长,手下仅有三千骑兵,可他却知道,就算自己当年最为鼎盛时期,手下万余军卒时,恐怕仅以战力来说,也不如这三千骑兵。特别是当他听说了这支骑兵营当年的战绩后,更是以能加入到这支队伍为荣,所以他不但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反而十分感激吴三辅对自己的信任。听到下面众将的议论,吴三桂轻咳一声,待下面安静后,才道:“辽东接连两场大战,虽然都是完胜对手,可咱们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再发起大的攻势”
“那就这么算了?”吴三辅急道。吴三桂一笑道:“算了?没有这么简单,我辽东甚是任人欺负地?不过有许多东西在战场上得不到,却可以在谈判桌上轻易获得。“吴三桂此言一出,下面各将马上便想到了当年吴三桂年仅十几岁,便敢孤身一人与后金四大贝勒谈判,仅用一点粮食便得到了几千匹战马地事情。特别是多尔衮更是身有体会,当年吴三桂率军围困盛京,可是没少与自己谈判,最后谈得自己连皇太极的黄金龙椅都送了出来,可几年后,后金还是被辽东所灭,自己更成了辽东一员,由此可见吴三桂谈判的巨大威力。
不过洪承畴听说吴三桂并不打算开战,心中总算好过一些。他新投辽东,对大明还是旧恩难忘,而且他对此时的大明更是知之甚详,知道若是辽东真下了狠心,直逼关下,仅凭山海关几万明军,恐怕真地抵挡不住辽东军的攻势。他还不知,此时山海关在田立手中,跟在吴三桂手中却并无区别。洪承畴正在暗自为大明高兴,没想到吴三桂却突然道:“洪将军,依你看,明军此战之后,国内情况如何?若我与大明谈判,大明最后底线应该在那里?”洪承畴心中一紧,不过自己新投辽东,却不敢不如实回答道:“启禀将军,此次明军出关,已动员了黄河以北各省的绝大部分兵力,大战之后,回到关内的仅有十万军卒,连防守各城恐怕都有些困难,更别说与辽东军相抗了。依末将看来,大明的底线恐怕只有领土,只要大人不向其索要领土,不试图进入山海关,其他一切都可以谈,而且应该都可以谈得拢!”
“好!咱们俘虏了明军二十余万军卒,当然不会再送回大明,有了这些人,只要过上一看半载,咱们地实力起码可以再提升五成。不过这些军卒大多都是有家小的人,若是明军迫害其家小,他们恐怕也不会安心在我辽东为我效力,所以我此次谈判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只要大明将这些人的家小安然送到我辽东,其他的都是小事。”祖大寿等人听后,微微点头,吴三桂此话算是说到了重点,只有将这被俘的二十余万明军家小接到辽东,才可让这些人安心,真正把辽东当做自己的家,才能让他们为了辽东甘心战场撕杀。何况经过与后金的大战,此时的辽东已是疆域广阔,面积已达几百万平方公里,可全国人口,加上原本的后金人口也不过千余万而已,相对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洪承畴听吴三桂说完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暗道这吴三桂好大的口气,二十余万明军,其家小恐怕也有几百万之多,朱由检会如此轻易答应吴三桂的条件吗?不过吴三桂却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既然已经开口,便必有迫使朱由检不得不答应的为“法。一晃已是半月过去了,辽东四县,特别是宁远和绥中虽经战火,可并未破城,所以城中各类设施都是完好无损,特别是田立在绥中撤退时,更是故意为辽东留下了大批粮草,所以当初避难到盛京的辽东百姓很快便又重返两城,不过也有一部分百姓见盛京附近土地肥沃,愿意留在了盛京,更有许多人在吴三桂的优惠政策下,准备举族迁往更北面的广阔土地。
辽东四县很快便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同时对新占领的广大地区,吴三桂也极为重视,这些地方可是吴三桂日后的重要所在。不过因为这些地方原属于后金,地名十分拗口,吴三桂便取来地图,重新划分边境,按照后世的叫法将其一一更名。从山海关起包括后世的整个辽宁省被划为辽东省,辽东省以北分为吉林省、黑龙江省,再往北后世属于俄国的广大疆域被暂命名为北盛省。同时将原本绥中、宁远、锦州、义州四县县长提长为省长,其中原绥中县卢田被任命为吉林省省长,原宁远县祖泽盛被任命为黑龙江省省长,原义州县卢园被任命为北盛省省长,原绵州县吴三学被任命为辽东省省长。各省下面依次设市、县、乡、村四级府衙。并派出了大量的冰凌山庄学员,远赴吉林、黑龙江、北盛等地,帮助各地百,姓恢复生产,以心复人心。在军事上也进行了一定改革。将原有步兵、骑兵部队划分为野战军和驻军两种,其中野战军负责主动出击,打击敌人。而驻军则主要负责保护本地安宁。原有的骑兵三团和步兵五团都是当之无亏的野战军,不过为了尽快使各地驻军尽快形成战,吴三桂还是从原有各团中抽调了几万精兵和一些将领,充实到各省驻军当中。并配以各县民兵以及俘虏的后金、大明军卒,成立了四支驻军,每军四万人左右,分驻四省,以防止其他势力染指四省。四省驻军战时为兵,平时则负责开垦荒地,自济自足,相当于后世的建设兵团。九月,正是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的好时节。山海关上明军依往常一样。正在城上巡逻。如今地山海关在田立几年苦心经营下,又有辽东支援,早已牢牢掌握在田立手中,关中三万军卒都已投靠辽东。家小也早已接到辽东享福。至于朱由检派来的监军、暗探都在田立掌握之中,根本翻不起来大浪,更是无从发现田立等人暗中所谋。半月前辽东大胜明军,山海关众军卒虽然未参加到此战当中,却也是高兴无比。就连此时巡逻也觉得脚下轻快。
突然城上一名守卒发现,关外几里烟尘滚滚,好似有大队人马正在行军。虽然达守卒也知道山海关外除了辽东军再无此大队人马,可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忙敲响了警钟。城中各大军营明军听到警钟迅速集结,随后开赴到山海关城上,严阵以待。坐在府中的田立听到钟声,也忙披挂好盔甲,通知城中众将城上集合。不到两刻钟,山海关内副将以上将领,及监军高起潜已站在山海关之上,城下情景却上众人大惊。只见城下五里之外站着大队人马,最前排是一溜摆开的新式火炮,有一百余门,黑黝黝的炮管斜指天际,其后是手持长枪地步兵,烈着整齐的队列,骑兵分列左右,只见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各色旗帜迎风飘扬,密密麻麻一片,恐怕有十几万人。城上众人看到此惜此景却是有喜有悲。暗中已投靠辽东的众将看到辽东军整齐的军容倍感欣慰,暗道自己没有投靠错人。可监军高起潜却是连死的心都有了。他本来只是宫中朱由检身边一名太监,因平时能说会道,常常能揣摩到朱由检的心思,得朱由检看重,才被派到山海关来任监军。在山海关的这几年,高起潜可是享尽了清福,军事政务都不需其管理,也没有机会让他插手。他总算还有些自知之明,未敢与田立抢权,不过他却管着关内钱粮,手中有此大权,中饱私囊更是常事,短短几年下来,他已有了不下百万的家产,更常有下属献上金银珠宝,供其享用,他每日的工作便是吃喝玩乐。特别是半个多月前,明军在关外大败,可田立却因接应有功,高起潜不但未受责罚,反而受到朱由检暗地嘉奖,赞其监督有功,这更让高起潜欣喜不已。可谁料今日辽东军竟在关下陈兵十几万,只知吃喝玩乐地高起潜怎么不心惊。
看着眉头深皱地田立,高起潜上前一步,双腿有些发抖,小声问道:“田田将军,可有对策?”
田立早已得到辽东消息,所以对辽东军兵陈关下并不吃惊,不过高起潜问起,田立还是指着城下辽东军,故做为难的道:“高将军,你看辽东军此次可是有备而来,仅是阵前那百余门火炮便不可小视,据半月前撤回来的军卒讲,明军这种火炮虽射程不如红衣大炮,可威力却一丝不差,若是这百门火炮齐发,咱们这山海关虽然结实,怕也承受不了多长时间。一旦城墙被破,以辽东军这十几万大军,咱们城中这三万军卒恐怕不是敌手啊!”“这这可如何是好?若是山海关被破,辽东贼军便可一路南下,兵锋直指京师,我大明危矣!”高起潜一听急了,拉住田立的手道:“将军快想办法,不然你我恐怕都要性命难保!”
“难啊,只是不知辽东军到底为何而来。高将军可还记得当日熊将军所言?”“熊文灿?熊将军!”高起潜沉思片刻才想起当曰熊文灿在酒宴上所讲地话。当日明军败军安然撤回山海关,高起潜设宴为众将士接风压惊,熊文灿因心中有事,惦念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人安危,同时也为战死杀场的几十万大军悲痛... -->>
第八十一章明军溃败
最先发现这支骑兵纵队的正是在城上苦战的吴三辅,他虽然时刻关注着明军的攻城战,可同时也时不时望向城外,只希望援军能早日到来。在辽东骑兵纵队还未发起攻击时,他便注意到城外两里处人影晃动,只是眼前正与敌军拼杀,无瑕取出望远镜仔细观察,不过他也知道这支部队十有**便是自己的援军。
待骑兵纵队打出各营的旗号,向明军发起攻击时,吴三辅也终于可以确定来人的身份,在城上大喝道:“咱们的援军来了!弟兄们再加把劲,把城上这些明军赶下城去,配合援军将明军全部歼灭!”一听此话,城上不论是辽东军还是明军纷纷纷向城外望去,只见不远处黑鸦鸦的一片骑兵,手执雪亮的战刀正冲向明军阵营,辽东军固然的欢喜异常,明军却是心惊胆寒,许多人呆愣半响也没清醒过来,直到被身边的辽东军一刀斩杀,才回过神来,可是已经晚了,只能带着不甘投身地府。城上明军心惊,城下明军却更是胆寒。明军为了攻城,所有骑兵早已放弃战马,变为步卒参与攻城,可此时却突然冒出这么多辽东军骑兵,阵前即无拒马,又无骑兵可以迎敌,加上宁远城前几里范围内都是平原,正利于骑兵冲锋,这让自己拿什么阻拦这些辽东骑军啊!
洪承畴本来端坐战马之上,看到已有几千明军攻上城墙,正高兴不已,等城上军卒站稳的脚,区区一万多明军如何是自己十几万大军的对手,只要攻下东城墙,内外夹击之下。宁远城还不是唾手可得。可当他听到万马奔腾的声音,看到万余打着辽东大旗的骑兵突然从天而降时,便知胜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虽然离自己不过一步之遥,却是可望而不可及。若是让这近万辽东军冲入阵营,别说击败辽东。就是自保都是问题。洪承畴立即下令,命城下部分军卒回援,阻击辽东骑军。可正在攻城的明军早已打乱了建制,城上辽东军在攻击时,第一目标便是明军旗长、百人队队长这些低级军官。所以面对洪承畴的命令,城下明军虽撤回来五六万,却是毫无章法,乱轰轰地涌过来,不但无法形成战力。反而将洪承畴的三千亲卫冲得乱了阵形。而军中的弓弩手早已射光了随身所带的弓弩。无法压制辽东骑兵的进攻。
这时辽东骑兵在吴三枷的率领下已经冲到近前,洪承畴再想重新整队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命全军各自为战,阻击辽东军。明军虽占有数量优势。却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杂乱无章。而辽东军却是一群训练有素地下山猛虎,双方刚一接触,高下立判。正面冲锋的一团骑兵营首先便是千余手雷开路,炸得明军血肉横飞。待两军冲到一起,辽东军借助马力,一刀下去,竟可以连斩三五名明军士卒,只杀得明军哭爹喊娘,那里还有人敢撩其锋锐,纷纷避让,想等辽东军停下战马时再与其交战。那曾想辽东军却不与其过于纠缠,充分发挥骑兵速度优势,只在明军外围砍杀片刻,即在吴三枷的率领下,折向另一侧,明军一旦追赶,马上便会召来成片的手雷。辽东一团骑兵营全军三千余人仿佛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不断的剔除着明军的血肉,在其身上划出一道道深及白骨的伤痕。而二团、三团的骑兵营却绕过阻击地明军,分从左右两路冲向宁远城下还在攻城地明军。城下明军眼见几千辽东骑军向自己冲杀而来,那里还敢继续攻城,纷纷靠城结阵自卫。而城上明军因没了后续部队,很快再次被吴三辅、祖大寿率军围困在城上一角,在大片手雷的狂轰乱炸下,几千明军无力还击,死伤惨重。
而城下结阵自保的明军也不好受,在辽东军骑兵的攻击下,百人以下地小队,转眼便灰飞烟灭,而几千人结成的大阵,辽东军却不与其交战,绕过他们,只攻击零星的明军。左右两支骑兵营便如同一片筛子,将大队的明军筛过,却将小队明军全部斩杀,等两军在城下碰面时,死伤在其手下的明军已多达两万人,只剩下十几个明军大阵,约有六七万人。此时城上地辽东军也已将仅剩的几千明军全部消灭,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配合城下辽东骑兵围歼明军。从开战便一直没有发挥多大作用的火炮,此时也是大展雄威,几十门火炮对着洪承畴身边的几万大军狂轰乱炸,在其紧密的阵营中炸出一块块无人地,惊得明军不敢再聚集在一起,生怕召来明军火炮。可他们一旦分散却马上会引来在其外围不断游走的骑兵,让其分也不是,聚也不是。同时城上一片片手雷、子弹如暴风雨一般落在城下结阵自保的明军之中,城上打击刚刚结束,马上便是六千骑兵的疯狂扫荡,不到一刻钟,一个几千明军的大阵便被杀得片甲不留,只有几千具明军尸体在向世人宣告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看着这群凶神恶刹不断的屠杀着自己的战友,剩余明军胆怯了,特别是剩下的三万多民壮,本就是赶鸭子上架,刚才进攻宁远不过是因为有明军在后面督阵而已,决非他们自愿,而此时明军已是自顾不瑕,这些民壮站在城下又要受城上城下两方夹击,他们经受不了如此巨大的压力,终于炸营了!
城下十几个大阵中有大半都是民壮,只见他们一个个丢下手中刀枪,嘴里不知喊着什么,四散而去。城下剩余的几万明军本来还在观望,却突听自己阵中有人大叫道:“辽东军太厉害了,再打下去也是送死,还是快逃命吧!”这几万明军早就失了主见,又听到有人大叫逃命,当下也顾不得什么军令,纷纷跟在这些民壮身后,四散而逃。只是却没有人发现,喊话之人正是明军总兵曹变蛟。吴三枷一见明军几万民壮突然炸营,城下明军也纷纷四散而逃,顿时心中大喜,放弃了继续围攻洪承畴,转而阻拦这几万逃兵,仗着骑兵速度远超这些民壮,几次拦在这些民壮前进的路上。这些民壮已经被辽东军打怕了,根本不敢向其发起进攻,只要一见辽东骑军拦在前面,不由自主的便改变方向。很快后面追击的辽东骑兵便看明白了吴三枷的意思,两支骑兵营分从左右阻拦这股溃军,诺大的战场上,只给他们留下了一条逃亡之路,便是通往洪承畴所率的几万大军。这些溃军早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凭由辽东军摆布,最后一头撞上了阵形还算完整的洪承畴所率的几万大军。洪承畴眼看溃军冲了过来,马上命人阻拦,若是自己阵营也被冲乱,那便只剩下败亡一途了。可这些溃军左右后三面都有辽东军骑军不断追杀,那里还顾得了其他,上前阻拦的几千明军围眼便被冲散,气得洪承畴指挥着刚刚集合起来的千余亲卫,大声喝道:“再有敢闯阵者,杀无赦!”
这千余亲卫马上冲上前去,阻拦溃败的明军,刚刚杀了几十个冲在最前的民壮,后面明军心中一寒,不知该如何是好,却听溃军中有人叫道:“咱们拼死拼活,为这些官老爷卖命,没想到在辽东军手上逃得一命,却要死在自家人手中,妈的,他们既不给咱们活路,咱们便与他们拼了!”随后溃军中又有近百人大声附和“对,与他们拼了!冲啊、杀啊!”如果仔细观察,却会发现这附和的人中大多都是曹变蛟的部下。
几万溃军虽然已扔了手中刀枪。可人数却是这千余亲卫的几十倍,而且为了逃命,这些溃军甚至连牙齿都用上了,这千余亲卫那里是几万溃军的对手,片刻间即被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溃军淹没。而此时洪承畴已再派不出成建制地军队来阻拦这些溃军,只能任由几万溃军冲入自己的大阵。面对这些已经有些疯狂。一心只想逃命的溃军,明军无人敢拦,纷纷为其让出道路,甚至有许多明军也加入到了这支溃军当中。未等溃军从洪承畴阵中通过,后面紧跟着的近万辽东骑兵也已冲杀上来,不断收割着这些还想顽搞到底的明军性命。城上火炮也仿佛长了眼睛一般,只要有超过百人的明军队伍,马上便会有炮弹落下。洪承畴看着眼前地形势,知道此仗自己是败了。而且败得很惨。战败的恐慌迅速蔓延了所有明军。越来越多的明军放弃了抵抗,转身逃往城西,他们知道在城西还有几万明军,也许可以救自己一命。若是不行便一直向西,逃进山海关,便安全了。就连洪承畴的亲卫也放弃了自己的主帅,加入到了溃军之中。孙传庭及贺人龙等人早已不知去向。
还好尚有几百忠心部下围聚在洪承畴身边,曹变蛟竟也赫然站立其中。几人苦劝道:“大人。事已不可为,咱们还是快撤吧!”
洪承畴却是目光迷离,自言自语道:“撤?往那里撤?跟着这些溃军撤往城西,也不过是死路一条,就算能逃回山海关,以万岁的性格,难道还会饶过我等不成?此等大败若不杀几个罪臣何以掩天下百姓幽幽之口。而咱们便是最该杀的罪臣,恐怕等着咱们的只能是千刀万剐,被诛九族。”这时曹变却突然道:“大人,咱们在连山驿一带不是还有三万大军吗?不如咱们撤回连山驿再做打算。”
洪承畴本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出身,自为官以来,步步青云直上,一帆风顺,时至今日不过四十左右,那里真地甘心如此回京送死,闻言心中琢磨了一会儿,暗道:明军此战已是凶多吉少,不过若能逃回连山驿,会合了三万大军,总算可以保得一时性命。若明军真能转败为胜,自己率军从连山驿进军,与明军前后夹击,倒也不怕落人口实。若是明军战败,等辽东军腾出手来,自己想逃回大明可就难了,到时恐怕只有可眼下情况紧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好,咱们便回连山驿,会合了大军再做打算!”说完洪承畴在几百人地掩护下没有随溃军西下,反而率军东上,直奔连山驿。为防止被辽东军认出,洪承畴下令,所有军旗全部舍弃,他自己也丢下头上头盔,脱去身上战甲,冒充普通军卒向东逃命去了。因为战场过于混乱,辽东骑军又仅有不到万人,那里还会有人注意到达支仅几百人的溃军,大军都跟在那几万逃向城西的明军,竟让洪承畴顺利的脱离了战场,安全地撤四到了连山驿。两刻钟,最后一名还在抵抗的明军也放弃了抵抗,转身便跑,至此洪承畴所率近二十万大军攻击宁远已是彻底失败,明军除战死了近十万以外,有两三万人跪在战场中乞降,另有小部分躲入附近深山之中,其余败军都绕过北城,逃向了城西。近万明军骑兵无瑕收降,一直紧随败军身后,如同赶羊一般,不断收割着后面明军的性命。而明军留在城上的钩索却成了辽东军进出宁远的唯一通道。很快城上下来三千辽东军,收服降兵,救治伤员,其余一万两千多明军中又分出一万人,在祖大寿地率领下,从城中操近路,直奔城西,支援吴三桂。
逃命的几万明军个个拼死赶路,生怕自己逃得慢了,被明军追上。可明军刚刚经历了一场苦战,体力实在有限,未等跑上几步,便沉两只腿仿佛有千斤重,有的实在累得不行了,索性放弃了逃命,在路边一坐,只等辽东军来杀。那曾想万余辽东军对这些人竞是视而不见,绕过他们,还是在追那几万溃军。明军看到辽东军竟然不杀投降之人,降兵是越来越多,很快路边竟已坐满了欲降的明军,最后这些降军竟阻住了大路。辽东军早被严令,不得杀俘,无奈之下,辽东军只得下马,将这些已经累得动弹不得的明军抬到路边,才得以继续前进。
同时吴三枷也派出传令兵,通知吴三辅派人来收降。吴三辅得知后大喜,亲自率领着三千军卒一路行来,不断收编大明降军,好在这些降军已无反抗之心,不然就凭吴三辅的三千人,恐怕还不够这几万降军一阵冲杀的。未降的几万溃军在辽东骑兵的追赶下一路逃向城西。两刻钟后,这些人终于见到了杨嗣昌的帅旗,这些溃军死里逃生,满以为会合了大军便可留得性命,他们那里知道此时的杨嗣昌情势也不容乐观。为了牵制城西的明军,卢象升和熊文灿亲自到冲杀到城下督战,几万明军在两人的带领下,几次冲上城墙,在城上与辽东军展开撕杀。可就在刚才,城东的辽东军赶到此处,有了这万余人的支援,辽东军一鼓作气,终于将已经杀上城墙的几千明军杀下城去。杨嗣昌也看到城上辽东军竟来了援军,心中也隐约猜到了这些明军的来处,可他心中却不愿细想,或者说是不敢想,他宁愿想信这些辽东军是吴三桂隐藏的兵力,也不希望他们来自城东。如果这些人真的是从城东而来,那城东洪承畴、孙传庭所率的二十万大军必是凶多吉少,自己此战便毫无胜理。
就在杨嗣昌还在下令部下疯狂进攻宁远城时,又是一个噩耗传来,老将军卢象升竟被辽东军火炮炸伤,被人抬下来时,混身血肉模糊。早已不醒人事。卢老将军被重伤激起了其部下的怒气,他们高喊着为卢老将军报仇的口号,冲向了宁远城。只是宁远城有了援兵的支援不但实力大增,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胜利地消息,士气疯涨。此时的宁远城便仿佛一只洪荒猛兽一般,不管你来多少人。都是一口吞尽,连骨头都不吐。战到此时,杨嗣昌所率的共计十六万大军和十万民壮,已仅剩下不到十万人,而此时宁远城上辽东军却还有五万余人,加上祖大寿所率的一万援军,双方兵力已十分接近。明军在五倍于辽东军时未曾攻下宁远城,此时兵力接近,就更不可能了。杨嗣昌看着城下攻城的明军伤亡惨重。面色铁青。双眼血红,心中不忍,这些可都是大明朝万世基业的保障啊!不过他也清楚,此战大明朝是调集了全国北境地大部的兵马。若如此便撤军,不旦战死的将士白白牺牲了,全军功亏一溃,日后再也不可能尽起几十万兵马出关攻辽。虽然南方还有近百万军队,可他们连自己的部下都还不如。更何况南人善舟,若让他们到北方来,就凭北方的气侯便足以杀死他们一半兵马,杨嗣昌只能咬牙坚持,只希望东城门的洪承畴能够尽快攻下城门,里应外合之下攻陷这座宁远城。可事与愿违,杨嗣昌不但没有等来洪承畴大胜的消息,反而迎来了从东城门撤下的几万溃军。
当看到近万辽东骑兵赶着几万好像丧家之犬的溃军冲向自己时,杨嗣昌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地打击,一口鲜血如桃花万朵般喷在身前。此时杨嗣昌已经不敢再想如何攻下宁远,他要考虑地是如何为大明保存这一点最后的力量,以防日后辽东军的疯狂报复。不过眼下的危机却是这几万溃军所造成地,仅凭自己手中这不到三千压阵的兵马,如何能拦得住急于逃命的几万溃军,若是让他们冲到自己军中,就连自己恐怕只能被其裹胁着逃命。一旦自己帅旗后退,必造成全军的大溃败,到时不用旁人,只是溃军身后的近万骑兵便足以让自己全军覆没。“速命熊将军率军后撤与我会合,结阵自保!”杨嗣昌命道。传令兵挥动令旗,同时鸣金收兵。城下熊文灿也早已看到几万溃军正向杨嗣昌冲去,虽然担心,可没有杨嗣昌地命令,却不敢后退半步。听到后退命令,立即停止了攻城,城下几万明军也早已厌战,闻令纷纷脱离战斗,在熊文灿的率领下向杨嗣昌靠拢。
而杨嗣昌想要等熊文灿率军回援,阻击溃军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命手下几千亲卫列出箭矢阵,以求自保。好在溃军也并非想要攻击杨嗣昌,面对刀出鞘、箭上弦的几千亲卫,他们不敢冲击,乖乖的顺着阵形两侧绕了过去。不过后面的辽东追军却不会放过这几千亲卫,如能斩杀敌军主帅,这个功劳可是不小。这三千亲卫跟随杨嗣昌多年,忠心自不必说,武艺也是超群,未等吴三枷率军冲到近前,明军已是箭如雨下。吴三枷没想到这几千明军竟然还敢还击,大意之下死伤了百余骑军,不过这也激起了吴三枷与之一战的兴趣。几息之间,吴三枷所率的近万骑军便已杀到近前,两军碰撞之下,辽东骑兵以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明军的箭矢阵冲毁大半,被辽东军分割包围,败亡就在眼前。明军仅剩下千余人紧紧围在杨嗣昌身边,保卫其安全。就在吴三枷再想要攻击杨嗣昌时,熊文灿已率大军赶了四来,及时将杨嗣昌救到阵中,吴三枷也不敢与这七八万大军近战,骑兵若是失了速度优势,极易被这近十倍的明军所淹没。杨嗣昌与熊文灿分别不过几个时辰,此时相见却是分外激动,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知下一刻自己还能不能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多谢熊将军及时来援,不然我恐怕便要命丧辽东军之手了!”“这都下属下应尽之本分,只是未能攻下宁远,实是有负大人所托!”
杨嗣昌闻言叹道:“唉,这不怪你,实在是我料敌不明。整整三年间,大明的探子竟无法得知辽东一点情况,知己而不知彼,那里还有不败之理。更未曾想辽东军战力竟如此之强,咱们共计近五十万人竟拿不下这座宁远城,反而被其所败,洪承畴、孙传庭恐怕都已是凶多吉少,卢老将军此时人事不醒,生死不知。文灿,你马上率其余军卒撤回关内,为大明保存一丝元气”“大人,末将愿率军断后,咱们大明离不开大人您啊!”熊文灿激动的道。
杨嗣昌一摆手,苦笑道:“若有生理,我岂能自寻死路?可我身为此次全军大帅,五十万人战至只剩下不到十万人,全军大败,你以为就算我能回到朝中,以万岁的脾气还会留我一条性命吗?难道你就愿意看着我被窝窝囊囊的在菜市场被斩首示众不成?文灿,你就成全了我吧,身为武将,能战死杀场,也算是死得其所!”
“大人”熊文灿此时已是泪花闪现,却不知该如何劝下去,若是杨嗣昌真的回到朝中,被斩首示众恐怕还是轻的,搞不好是要被诛连九族的。“文灿,你回到朝中可将此战之罪尽压我身,此时朝中正是用人之际,万岁应该不会过于怪罪于你,日后北疆安危可就尽负于你。此次大战,咱们损失固然惨重,已再无力出关平辽,不过辽东损失也不小,想来几年内应该没有余力进攻大明。但你切不可掉以轻心,以辽东现在的实力,恐怕用不上几年便可更胜往夕。文灿,日后大明安危可就看你一人了!”“大人放心。文灿但有一息尚存,必不让辽东狗贼入关”
“听说闯贼李自成在伏牛山一带重新打出反旗,短短几月便已聚集了几万兵马。说实话,此次出关平辽却是我大明无理在先,他吴三桂虽有不臣之心,却并未公然打出反旗。况且辽东四周有蒙、朝牵制,又有罗刹、日本、西藏等虎视单单,他们一时半会根本无力南下攻我大明。你回朝后要将此中原由向万岁说明,如能议和还是议和吧!闯贼李自成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如不能平灭境内贼军,千万不可再出关与辽东大战,切记、切记!““我一定会上书万岁,讲明利害,只是杨大人。难道事情真的再无可挽回了吗?”杨嗣昌摇摇头。才道:“此战咱们大败,总得有人出来顶罪,只有我战死杀场,或可保全你们。不必多言,快快去吧!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大人请讲,末将万死不辞!”“我若战死,还望文灿帮我照顾家人,不求他们如何富贵。只求他们不会因我而被诛连,此生能衣食不缺便可。”
“我必会以死相谏,以保大人一家老小,只要有我熊文灿一口饭吃,便不会让大人家人饿到。”“有文灿这句话我就放心,你速率全军撤退回绥中,会合田立一道反回关内,切不可在绥中逗留。我率一万将士留下来断后!”
熊文灿知道杨嗣昌主意已定,不可更改,只能饱含泪水,率领着六七万残军向绥中方向退去。这些明军一听撤退,高兴不已,至于此战是胜是负,与他们这般小卒有什么关系,只要能保住自己一条性便已是大喜。吴三枷见明军要退,本想率军追击,谁想杨嗣昌竟率一万大军列好阵势,阻住了吴三枷。留下的这一万军卒除杨嗣昌千余亲卫外,其余也都是信念坚定,对大明忠心耿耿之辈,既然留下阻击敌军,便已有必死之心。见吴三枷率军冲了上来,明军个个拼命阻拦,不求一击杀死辽东军,只要能折断一只马腿,为战友赢得一些时间,便可含笑而去。
仅第一轮冲锋,明军便损失千余战马和几百骑兵。吴三枷见这些明军悍不畏死,也是头痛的很,以自己手下骑兵换这些已是必死的明军,实在是不值啊!无奈之下,吴三枷只好下令撤退,准备绕路前进,以减少伤亡。可谁知这些明军竟在杨嗣昌地指挥下,屡屡拦在大军前进的路上。只气得吴三枷大骂明军不知死活,只好下令,先击杀这支明军再说。近万骑兵绕着杨嗣昌的大军不断扔出手雷,炸得明军损失惨重。宁远城上虽然还有几万辽东军,可经过连番大战,早已是稽疲力尽,而且城门早被堵死,就算他们想要出城杀敌,一时半会也出不来,只能借用明军留下的钩索,顺绳而下。吴三枷所率的骑兵与杨嗣昌大军纠缠了近半个时辰,直到城上辽东军在吴三桂的亲自率领下列阵迎了上来,杨嗣昌才不得不放弃继续阻拦吴三枷,转而面向吴三桂所率地两万大军。不过此时杨嗣昌手下万余军卒仅剩下五千左右。吴三枷却被杨嗣昌勾出真火,势必要灭了杨嗣昌才肯上路追击熊文灿。吴三桂见吴三枷不肯上路,打马找到吴三枷,斥责道:“你怎么如此不知轻重?不将明军残军彻底赶回关内去,咱们如何能够放心得下?现在全军只有你这近万骑兵战力最强,你不去追击熊文灿,难道要让我率步兵追击不成?何况此地仅剩下几千明军,而逃跑的明军却多达近十万,你还不速速去捞取战功,等待何时?“吴三枷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率领着剩余的七千余骑兵踏上了追击之路。不过此时距熊文灿撤军已过了差不多近一个时辰,而宁远距绥中还不到百里,明军又是全力逃命,所以吴三枷追了近半个时辰,在距绥中不到四十里的地方,才看到因体力不支掉队的明军,而且越往前追,掉队的明军越多。不过等吴三枷追到绥中城下时,熊文灿已率领着近六万大军安全的进入了绥中城,至于掉队的近四万明军,熊文灿却实在是无力救援,只能是生死由命了。
第八十二章连夜撤军
吴三枷率领着近万骑兵站在绥中城下,望着近二十米高的城墙,吴三枷知道,别说自己区区不到一万的骑兵,就算把此时宁远城所有军队都拉上来,要想硬攻绥中恐怕也只能是损失惨得。更何况,负责压运粮草的山海关总兵田立率山海关两万军卒正在绥中城内。若是田立此时暴露身份,配合城外的辽东军确可将熊文灿所率的六万大军全部残灭,而留守在山海关的杜龙也可不费吹灰之力夺下山海关,为辽东打开南下的大门。只是此时却非与大明全面开战的良机,经过与后金、大明两番大战,辽东虽然大获全胜,可损失也是不小,更何况刚刚占领后金领导土,还未真正消化,在许多地方还是人心不稳,随时有暴乱的可能。加之蒙古、朝鲜动向不明,若辽东真与大明开战,这些人若不趁机入侵辽东那才是怪了。到时后方不稳,如何还有余力进攻大明。吴三桂在与明军大战之前,便曾多次嘱咐众将,此战以将明军赶回关内为目标,切不可穷追猛打,田立和杜龙万万不可暴露身份,日后还有大用。如果真有一日与田立阵前对峙,便让田立小胜一回,将那些败兵救回关内,也让田立立上一功,方便日后行事。
所以吴三枷与田立分在城上城下对峙,却无人出口挑衅,轻启战端。一边的熊文灿也不敢随意开口,生怕激怒了辽东军,再次开战,此次他算是见识了辽东军的强大战力,别说自己现在仅剩下八万大军,其中又有六万疲军,就是再多一倍。他也不敢出城与辽东军决战。连统帅都是如此,下面那此军卒就更别提了,此时若是有人敢逼迫他们出城与辽东军再战,他们可是暴乱的心都有。吴三枷在城下一挥马鞭,指着城上明军大喝道:“尔等不要得意,三日后我家大帅必会率辽东大军前来攻城。到时必让尔等死无葬身之地!”说完也不等明军答话,掉转马头率军向宁远而去。走出不远,吴三枷便令一连骑兵埋伏在绥中城周围,监视明军,以防明军大动作。四程的吴三枷一路上收伏明军无数,回到宁远一统计,竞达三万四千余人。不过此时宁远城下的战事也早已结束,杨嗣昌所率的万余断后军卒大部分战死,只有少数几百人投降。杨嗣昌在最后被吴三桂所率大军团团包围。本来吴三桂还怀有惜才之心,想要劝降杨嗣昌,谁料杨嗣昌眼见败亡已不可避免,竟自尽身亡。算是为大明尽了忠。绥中城上田立与熊文灿见吴三枷率众离去,对视一眼,田立心中却是明白,吴三枷此话不过是在吓唬明军,只要自己在这绥中城。辽东军便万万不会来攻。可熊文灿却不知这些,一听辽东军三曰后便会来攻城,胆寒不已,连道:“田将军,咱们如今只剩下这八万残兵败将,而这绥中原本又是辽东军地,谁知他们在城中布下了什么埋伏,咱们不如马上率军撤回山海关,两地相距不过一百多里,明日一早便可抵达,如此方可保全大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田立故作沉思,片刻后才道:“熊将军此言甚是,仅凭咱们现在这些军马确非辽东军之敌,不过将军所率的六万大军现在怕是已无力行军,依在下之见,不如让大军休息半日,待天色渐暗,咱们连夜出城,只要速度快些,明天天亮便可抵达山海关。到时凭山海关的险要,再加上城上十门红衣大炮和全城十几万将士,便不怕辽东军再来攻城。”
熊文灿虽然心急如焚,他可真是一刻也不想在辽东呆下去,可回头看看城内随自己撤回来的这些败军,从进入绥中城后便横七竖八的躺在城中大街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起身,实在是无力再次行军,只好同意田立的意见。
傍晚时分,田立属下两万军卒将这六万残军一个个唤醒,并送上香喷喷地饭菜。这些残军从一早到现在还没用过饭,早已是饿得不行,若非实在太累,早就起来寻吃的了。此时见到热呼呼的米饭,一个个如饿死鬼投胎一般,一人最少吃了两碗白饭。好在田立本就负责全军后勤,在这绥中城早已储藏了大批粮草,才够全军八万余人吃食。在这些残军中,竟然发现了先锋孙传庭和其部下贺人龙,两人自宁远城下大败后,便被裹在败军中,随军一同逃回了绥中。只是当熊文灿问及洪承畴时,两人却是眼睛一红。熊文灿不用问也知,洪承畴定是未能随大军及时撤回,此时恐怕已是凶多吉少了。众人在一起不胜唏嘘。此战前后左右中五路大军,除后军田立所率的两万大军未有伤亡外,其余四路近三十万大军竟仅剩不到四万,二十万民壮也仅剩下两万,五路大军将领,杨嗣昌此时恐怕已经战死在宁远城下,卢象升伤重昏迷,人事不醒,怕也是难以活命。洪承畴凶多吉少,仅有孙传庭、熊文灿和田立幸存,真不知回到关内,这战报该如何报上去。全军用过晚饭,天色也彻底黑了下来,田立和熊文灿传令全军,连夜上路,反四关内。众将士一听终于要离开辽东,也顾不得劳累,他们心中早已将辽东军比做地狱的恶鬼,离他们可是越远越好。此次行军明军轻装而发,许多明军为了减轻重量,竞连自己的兵器也不要了,至于田立早些时日带来的粮草,也不敢带走,生怕走得慢了被辽东军发现。
熊文灿手下一名副将临走前还建议熊文灿将这绥中城一把火烧了,将其化为灰烬,也可解心中恶气。未等田立开口相阻,熊文灿却已一巴掌抡了过去,骂道:“你是生怕辽东军不知咱们撤退啊!要不就让你留下来,待明天天明时放火烧了这绥中城,如何?”“我”那副将怎敢留下来,若被辽东军知道是自己烧了绥中城,恐怕自己就是逃到天涯海角,怕也难逃一死。还是田立在一边为其解围道:“熊将军,不要怪他了,他也是一时心急,咱们还是快走吧!”
明军连夜撤军当然瞒不过辽东军,不过辽东军却故作不知,任由熊文灿等人撤回山海关,这倒不是辽东军心慈手软,只因辽东军此时也是精疲力尽,实是无力追击。另一方面,吴三桂是有意为明军留下几分力量,以免大明境内的李自成迅速坐大,在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时,便攻下京城,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让大明和闯王军斗去吧,自己还是征讨关外来得更实惠些。与大明一战到此还不算彻底结束,在连山驿一带还有几万明军,虽然他们已是进退无路,可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尽快将其剿灭,为此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才是正经。五日后,宁远城已基本恢复了往日平静,吴三桂命祖大寿率其部下驻守绥中,何可刚驻守宁远,他自己刚率吴三辅的步兵第三团和吴三枷所率的暂编骑兵纵队共计两万余人赶赴连山驿一线。
此时已退据连山驿三天的洪承畴及其三万余部下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据探马回报,关外明军或降或死,其余明军早已退回关内,如今辽东只剩下自己这支孤军,仅凭自己这三万余人,又能有什么作为?如何与辽东几十万兵马相抗?就在洪承畴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又有探马来报,义锦两县都有大股骑兵正在向连山驿一带运动,同时宁远也有一支人马在吴三桂的亲自率领下正向自己扑来。洪承畴听后面色青黄。连手中茶杯掉落地上都不知道。一直跟在洪承畴身边的曹变蛟小声问道:“大人,如今形势对咱们极为不利,是战是降,大人您倒是拿个主意啊!”“是战是降?是战是降”洪承畴不断自言自语,却直到辽东军兵临城下,他也未有定计。此次义锦两县来人正是骑兵一团和二团。共计近四万人,加上吴三桂所率两万余人,辽东军已有六万大军齐聚连山驿城下。几日前宁远大战,辽东正规军也不过三个步兵团而已,却敌住了明军四十余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如今形势逆转,明军却成了劣势一方,看着城下密密麻的辽东军,洪承畴实在是难起反抗之心。可身为大明属臣。儒家忠君思想早已深入到其骨髓。要让他投降于辽东叛军,他又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时辽东军中有人打马上前,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辅。只见吴三辅在城下高喝道:“洪将军。宁远城下一别,别来无恙啊!末将吴三辅代我家大帅问侯将军。”
“有劳吴将军挂念,不过你我本非朋友,有何事直说便是。”“那好,我家大帅派我前来。只是想劝洪将军一句。明军五十万大军尚且被我等击败,能逃回关内的不过七八万人而已,以将军现在手下仅有三万官军,恐怕不是我们的对手,大人是战是降,还望早做决断!”
“哼,我等即身为大明官员,只有血战到底,如何会投靠与尔等?不必多言,只管一战便是!“就算洪承畴心有降念,可现在当着敌我全军几万人地面,让他如何舍得这个脸皮开城投降。
“洪将军不必如此武断,有几个人还想见见洪将军,等将军见过之后再做决断不迟。”吴三辅说完,一挥手,身后有人带着十几人从辽东军中走到阵前。洪承畴一见大吃一惊,来人却是自己一家老小,他们不是在京城吗?怎么会落到辽东军手中?不过此时却不是详问的时侯,洪承畴指着远处的吴三桂大怒道:“吴三桂,我本以为你是个军人,敬佩你一身本事,可没想到你竞会行此小人之事,战场撕杀,你死我活本无可非议,可你为何要拿我家人威胁与我?此等行径与小人何异?”吴三辅一笑道:“洪将军误会我家大帅了,我家大帅不过是怕将军掂念家人,不能做出正确决断,所以才特地将你的家人接到此处与将军团聚,何来威胁之说?来人,将洪将军家人送到城下,请洪将军接收。”很快有人将洪承畴一家老人送至城下,才又返回军中。“洪将军如此终可放心了吧!我等在城下暂歇片刻,等将军与家人叙过了旧,再做决断也是不迟。”
洪承畴没想到辽东军竟真会如此轻易放了自己家小,忙命人打开城门,将家小接到城上。不过洪承畴此时也想明白了,如今连山驿被困,自己家小在辽东军手中和在自己手中又有何区别,若是自己一心反抗到底,最后连山驿被破,自己身亡,自己家小还不是要落入辽东军手中?不过不管怎么说,洪承畴却知自己已是欠了辽东军一个天大的人情。洪承畴与家人相见,自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看到自己最为宠爱地小妾阿香已是身怀六甲,洪承畴可真是百感交急。自己今年也是不小了,家里妻妾不少,可却偏偏膝下尚虚。所以在临出关之前,还几次派人送书信与家中,嘱咐家人,务必要照顾好阿香,可没想到今日相见却是在如此情况之下。不由得洪承畴不反复思考,若自己不答应辽东军,自己身死事小,洪家从此断了香火,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自己列祖列宗。
阿香也看出了洪承畴的忧虑,何况在阿香被接到辽东军中时起,便一直有人向其宣讲辽东军的种种好处,也讲明了如今的形势,让其劝洪承畴投降辽东。“夫君可知如今朝内情况?”洪承畴抬眼望阿香,疑道:“你难道知道?快快讲来,杨嗣昌、卢象升等诸位大如今怎样了?万岁可曾怪罪他们?”洪承畴被困连山驿,根本不知朝中现在情况,忙问道。“我等关心夫君安危,所以四处打探,还好熊文灿大人念及旧情,将朝中文报抄了一份送于府中,我才知道一些。杨嗣昌大人已经战死辽东,尸体恐怕还在辽东,卢大人也是身负重伤,回京后便气绝身亡。而且那文报上还说、还说夫君也已战死辽东”说到此处,阿香已是泣不成声,断断续续的道:“妾身本也想随大人一同上路,可可腹中骨内却是大人最后一点香火,我才不得不苟活于世”洪承畴听到此处,悲从心生,抱住阿香。阿香此时已说不下去,还是洪承畴大夫在一边接道:“万岁得知明军大败,五十万人回去不到十万,一怒之下不但不念及旧情,竟要将杨嗣昌杨大人一家老小尽数斩首示从,将卢家与咱家全家发配边疆,又要将熊文灿大人削职为民。只有田立田将军因接应有功,未赏未罚。”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田立是走了秉笔太监王承恩的路子,送上了无数金银,才得王承恩在朱由检面前为其说了好话,朱由检又想到,当初自己能登上大宝,全亏田立及吴三桂。可如今已与吴三桂彻底撕破脸皮,若是再降罪于田立,恐怕天下人都会说自己忘恩负义,这才未怪罪于田立。洪承畴听到此处惊道:“那那杨大人的家人可被斩首?”
“没有,因田立为其说项,听说又撒了大笔银子,请周延儒等人劝阻万岁,万岁这才改变了主意,最后只是将杨大人家小发配边疆,卢家和咱家全家被削职为民,抄没家产,而熊大人官降一品。仍任三边总督,准其戴罪立功,田大人仍是官居原职。只是,只是我等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大人了”洪承畴暗道了一声:好险,若非田立为其奔走,几位大人的家人包括自己在内恐怕都是凶多吉少啊!看来这个田立倒真是人重惜重意的好汉子。如有机会,定要报此大恩。“那你们怎么会落入辽东军手中,到了此处?”
“圣旨一下,咱家家产尽数被抄,归于国库,我们已是无家可归,若非田大人赠于我们一些白银,我们恐怕此时已不知流落到何处了。”说到此处,大夫人及一众家人已是泪流满面。一夜之间从诰命夫人到普通百姓。从家财万贯到食不裹腹,这其中的苦楚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明白的。
“我们在客店中住了几日,可咱们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区区一点银两又能用几天。可没等我们想到法,那个帐房王海眼看咱们洪家已是没落,竟携带着仅剩的银子跑了。”
“什么?那个王海竟胆敢携款私逃?枉我对他如此信任,日后若是让我见了他,我非活剐了他不可!夫人。那这几曰你们是如何度过的?”“好在当初官兵抄家时,因仰慕大人声望,又因大人是为国捐躯,所以他们也是手下留情,我们这些妇人身上地金银首饰并未没收。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当了身上的首饰,勉强度日。一天夜里,突然来了几个人,拿着大人的手书,说大人如今身在辽东,并未身亡,我与众位妹妹开始还不相信,可手书上确是大人笔迹,而且上面还有大人的印章,我们达才信了,跟他们出了京城,上了大船,一路来到这里。天见可怜,没想到竟真的见到大人。”
洪承畴暗叹辽东真是好手段,竟可模仿自己笔迹,连印章也是不差分毫,看来他们是早有预谋的。如今自己家人团聚,可自己却高兴不起来,是战是降,自己真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如果与辽东军一战,自己没有半分把握,也许这便是自己与家人相见地最后一面了。若是让自己投降辽东,自己自幼熟读史书,这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自己又岂会不知,而且就算投靠了辽东,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就在洪承畴还在犹豫不决时,曹变蛟率领一小队人马来到洪承畴身前,低声道:“大人,如今是战是降,您拿个主意吧!”“我”洪承畴吱唔了半天,也没有再说出一个字。曹变蛟看洪承畴还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突然道:“既然大人不好开口,这个罪人便由我一人来承担吧!”
洪承畴还不明白曹变蛟到底是什么意思,却见曹变蛟对身后那队人马一使眼色,从中冲出十几个人,竟将洪承畴身边亲卫按倒在地。曹变蛟自己也拔出腰间战刀,押在了洪承畴颈上,道:“大人,恕末将无礼了!”“曹变蛟,你这是要造反啊!”事已至此,洪承畴那里还会不明白曹变蛟的意思,他这是要开城投靠辽东。这时周围明军眼见主将被曹变蛟擒住,马上团团将其围住,只是洪承畴还在曹变蛟手中,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弟兄们!”曹变蛟将洪承畴交给身边一名同伴,对周围明军大喝道:“你们也许还不知道吧,咱们在此为朱由检拼死拼活,可咱们的那们万岁却丝毫不领惜,咱们的大帅杨嗣昌杨大人已经战死杀场,为国捐躯,可朱由检却不但未念其功,反而将其家人尽数发配边疆。咱们的洪大人一心为国,却又如何?那朱由检以为洪大人也已战死杀场,竟将洪大人一家贬为平民,并抄其全家,若非辽东军将大人家小接来,他们此时恐怕已是凶多吉少。其他如卢大人、熊将军等人也未有好下场,尽数被贬,这样的皇帝那里还值得咱们为他卖命?咱们今日死在此处倒还不要紧,可咱们的家小日后如何生存?你们难道就忍心眼看着他们被人欺辱吗?”
四周明军听了曹变蛟的话犹豫了,许多人手中地刀枪已垂了下去。曹变蛟一见,又道:“你们若是不信可以问洪大人,是否如此!”从明军望向洪承畴,洪承畴却是一言不发。此时洪承畴内心也是矛盾得很,虽然曹变蛟所言句句属实,但以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若是反驳于他,相信军中还会有一大半站在自己一边。可就是真的如此,又能怎样,难道自己就真的不顾众将士对自己的信任,不顾他们的性命,率领他们与城外辽东军作垂死挣扎吗?自己于心何忍啊!何况自己家小就在一边,难道也要让他们陪着自己一起为国捐躯吗?洪承畴下不了这个狠心,只能是低下头,一言不发,任由曹变蛟自由发挥。众明军见洪承畴并未反驳,便知曹变蛟并未撒慌,顿时议论纷纷。
曹变蛟见洪承畴默许了自己的所做所为,信心更足,大声道:“既然他大明对咱们不仁,也休怪咱对他不义。想来他辽东竟连后金降将都能善待,还将那多尔衮、阿敏封为副团长,咱们怎么说也是与其同根同源,又岂能亏待咱们?,我已下定决心,投靠辽东,弟兄们意下如何?愿意随我一同投靠辽东便跟我下了城墙,打开城门,迎东军军入城!”说完,曹变蛟令部下缚起洪承畴双臂,押向他向城下走去。周围几千明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未有一人出言反对,反而为曹变蛟让出一条路来。“他娘的,早就听说辽东百姓家家安居乐夜,人人吃得好,穿得暖,当兵的不但不受气,还有军饷可拿。咱就算回到关内,没准那狗皇帝一声令下便要了咱的人头,还不如在辽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是下定决心投靠辽东了,走”一名壮汉说完扔了手中长刀,跟在了曹变蛟。等人身后。曹变蛟暗自高兴。只要有了第一人,就必会有第二人,果然如此,未等曹变蛟走上几步,只听身后刀枪落地声不绝于耳,回头望去。只见城上几千名明军竟都已扔了兵器,跟在自己身后。洪承畴虽有心投靠辽东,可眼见自己手下众军卒放弃抵抗,还是心中一凉,双眼溢出泪水。几千人走到城下时,守在城门附近的明军也早已得到消息,未待曹变蛟开口,便已扔下了兵器,打开城门。其实城中明军那个不知若是与辽东军开战。恐怕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其中凶险。能保住一条性命又何乐而不为呢?曹变蛟押着洪承畴,后面跟着万余已放弃抵抗的明军走出城门,来到辽东军面前。
吴三桂在后面见到明军已弃械出城,他亲自柏马上前。接受明军投降,叹道:“今有洪将军和曹将军投靠我军,我辽东军更是如虎添冀,扫平蒙古、朝鲜指日可待!”说着,吴三桂亲自上前扶起跪倒在地的曹变歧。又为洪承畴解开缚绳。洪承畴听吴三桂并未提起大明,知道这是吴三桂照顾自己情绪,不过日后辽东与大明必有一战,而且以两方实力来说,大明恐怕是凶多吉少。面对吴三桂的热情,洪承畴也实在是无话好说,如今自己已是走投无路,若不投降,又能怎样,只好顺水推舟道:“多谢吴将军厚爱,承畴愿为将军为马前卒,以报将军大恩。”洪承畴既已投靠了辽东,不管是以什么理由,今后便只有一心向着辽东了。不过他却不知,曹变蛟当日在宁远城下便已被吴三辅所折服,早已投靠了辽东,此后诸事自然都是辽东在暗中安排的。洪承畴投降辽东后,其余几座城池中地明军自然是传檄而定,并未费辽东军吹灰之力。至此辽东军与大明之战,再次以辽东大胜而告终。此战明军损失四十余万人,其中军卒近三十万,民壮十几万,战死有十几万之多,投降的也有二十余万,仅有不到十万军卒返回关内。大明北方经此一战已是兵尽粮绝,别说再次出关,就是剿灭关内各地反军都是力有不及。给了李自成一个发展的机会。
而辽东军此战也损失了十余万人,其中步兵三个团损失都在一半以上,十五万民兵死伤十万之众,不过彻底消除了大明对自己的威胁,并俘虏二十余万壮丁,对地广人稀的辽东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场及时雨,也算利大于弊。至于朝鲜派来的几万杂兵,刚过鸭绿江便停步不前,待几日后传来明军大败地消息,未用辽东动用一兵一卒便已灰溜溜的逃回境内。随后那朝鲜国王竟上书吴三桂,自称属臣,愿年年进贡,只求一时平安。吴三桂因接连与后金、大明两场大战,辽东也急需一段时间休养生息,虽未同意朝鲜国王的请求,不过也下令骑兵三团返回境内,未再派兵入朝。朝鲜国王自以为捡了个便宜,辽东不但未追究自己,也未向自己索要钱物。他那里知道,吴三桂既不同意纳其为属国,便是打定了要征讨朝鲜的主意,只是现在一时无力跨过鸭绿江畔而已,等吴三桂缓过手来,朝鲜便是他志在必得之地。在辽东与大明大战之际,南北蒙古在边境线各自率近十万大军对峙了近半个月之久,只因双方势均力敌,无人敢轻易开战,最终却因西蒙也调集了五万大军,陈兵边境。南北蒙古怕被西蒙白白捡了便宜,只好偃旗息鼓,各自率军回境,一时间关外竟是一片安宁,再无战事。
吴三桂也率领各部重要将领坐镇义州,处理战后事宜。不过吴三桂反回义州的第一件事却没有接见辽东任何将领,而是提审了一员后金被俘小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鳌拜。鳌拜随其叔父避于长春,可当多尔衮率军围住长春城后,鳌拜自知就算自己降于辽东,恐怕也是难逃一死,本来还想顽抗到底,可其部下却不想为其陪葬,竟趁夜将其生擒,献于前来征讨的多尔衮。当日在盛京城下吴阳等辽东壮士的血决不能白流,发下的誓言历历在目,吴三桂当然不会忘记,此时一见鳌拜真是恨不能生淡其肉。
第八十三章厅中议事
鳌拜被抓后,本还以为,就连阿敏、多尔衮等后金贝勒都能不死,还被吴三桂封为辽东军副团长,想来自己也应该还有一线生机。所以一见吴三桂便跪倒在地,乞救吴三桂饶命,并发下毒誓,愿一生忠于吴三桂,为其冲锋陷阵。
可没想到吴三桂却是一柏桌案,喝道:“鳌拜,事到如今你竟还想活命?吴阳等人正在等你上路呢,你若不死,他们又岂能瞑目?来人,将其押到城门外,斩首示众!”
辽东军卒不顾鳌拜的挣扎,将其押至城门外,一刀斩下其头颅,回来向吴三桂缴令。吴三桂亲自携带着鳌拜血淋淋的人头,来到英烈祠,祭奠当日死在盛京城下的十几名烈士。看着上面一排排的牌位,每个个排位便代表了一名为辽东而英勇牺牲的辽东将士,只是不知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会为辽东而献出宝贵的生命,希望他们泉下有知,看到如今鼎盛的辽东,能够倍感欣慰。祭奠完毕,吴三桂召集各部、各团将领,对这近半年来两场大战的得失作以总结,并确定今后的战略方向,发展目标。第二日一早,各部将领都已赶到议事大厅,未曾开始开会,吴三桂站起身形,首先道:“接连的两场大战,已奠定了我辽东在关外不可捍动的地位,只是这一切都是辽东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咱们在这里为这些阵亡的辽东英勇将士默哀三分钟。”说完自己一脸悲痛,低下了头,心中默默怀念着那些不朽的灵魂。众将也都依言站起,特别是祖大寿、何可刚、吴三辅等步兵三团的将领,更是心中悲切,全团士卒损失了近一半,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好战友好兄弟。回想起他们当日在城上的悲壮义举,许多将士临死前还大喊着:“辽东万岁!”的口号,拉响了怀中手雷,义无返顾地与明军同归于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力保宁远不失。
短短的三分钟一晃即逝。吴三桂召呼众将各自入座,未等其开口,却听下面吴三辅大声道:“师长,这大明真是欺人太甚,咱们为其歼灭后金大敌,他们却反倒趁机攻我辽东,若不给其几分颜色瞧瞧,如何让我等咽下这口恶气,如何对得起我们死去的十几万将士!”吴三辅此言一出。顿时惹来下面众将的一致赞成。唯有新近投靠的洪承畴面色难看。洪承畴投靠之后。吴三桂并未安排其职务,只是让其跟随在身边,熟悉辽东情况,以洪承畴的本事。特别是其对关内情况地熟悉,吴三桂将来还有大用。而曹变蛟却早被吴三辅预定,拉到团中做了骑兵营的营长。曹变蛟本为明将,自见过辽东军的军容军貌及其强大的战斗力后,更觉得自己的渺小。虽然现在仅为一营之长,手下仅有三千骑兵,可他却知道,就算自己当年最为鼎盛时期,手下万余军卒时,恐怕仅以战力来说,也不如这三千骑兵。特别是当他听说了这支骑兵营当年的战绩后,更是以能加入到这支队伍为荣,所以他不但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反而十分感激吴三辅对自己的信任。听到下面众将的议论,吴三桂轻咳一声,待下面安静后,才道:“辽东接连两场大战,虽然都是完胜对手,可咱们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恐怕短时间内无法再发起大的攻势”
“那就这么算了?”吴三辅急道。吴三桂一笑道:“算了?没有这么简单,我辽东甚是任人欺负地?不过有许多东西在战场上得不到,却可以在谈判桌上轻易获得。“吴三桂此言一出,下面各将马上便想到了当年吴三桂年仅十几岁,便敢孤身一人与后金四大贝勒谈判,仅用一点粮食便得到了几千匹战马地事情。特别是多尔衮更是身有体会,当年吴三桂率军围困盛京,可是没少与自己谈判,最后谈得自己连皇太极的黄金龙椅都送了出来,可几年后,后金还是被辽东所灭,自己更成了辽东一员,由此可见吴三桂谈判的巨大威力。
不过洪承畴听说吴三桂并不打算开战,心中总算好过一些。他新投辽东,对大明还是旧恩难忘,而且他对此时的大明更是知之甚详,知道若是辽东真下了狠心,直逼关下,仅凭山海关几万明军,恐怕真地抵挡不住辽东军的攻势。他还不知,此时山海关在田立手中,跟在吴三桂手中却并无区别。洪承畴正在暗自为大明高兴,没想到吴三桂却突然道:“洪将军,依你看,明军此战之后,国内情况如何?若我与大明谈判,大明最后底线应该在那里?”洪承畴心中一紧,不过自己新投辽东,却不敢不如实回答道:“启禀将军,此次明军出关,已动员了黄河以北各省的绝大部分兵力,大战之后,回到关内的仅有十万军卒,连防守各城恐怕都有些困难,更别说与辽东军相抗了。依末将看来,大明的底线恐怕只有领土,只要大人不向其索要领土,不试图进入山海关,其他一切都可以谈,而且应该都可以谈得拢!”
“好!咱们俘虏了明军二十余万军卒,当然不会再送回大明,有了这些人,只要过上一看半载,咱们地实力起码可以再提升五成。不过这些军卒大多都是有家小的人,若是明军迫害其家小,他们恐怕也不会安心在我辽东为我效力,所以我此次谈判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只要大明将这些人的家小安然送到我辽东,其他的都是小事。”祖大寿等人听后,微微点头,吴三桂此话算是说到了重点,只有将这被俘的二十余万明军家小接到辽东,才可让这些人安心,真正把辽东当做自己的家,才能让他们为了辽东甘心战场撕杀。何况经过与后金的大战,此时的辽东已是疆域广阔,面积已达几百万平方公里,可全国人口,加上原本的后金人口也不过千余万而已,相对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洪承畴听吴三桂说完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暗道这吴三桂好大的口气,二十余万明军,其家小恐怕也有几百万之多,朱由检会如此轻易答应吴三桂的条件吗?不过吴三桂却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既然已经开口,便必有迫使朱由检不得不答应的为“法。一晃已是半月过去了,辽东四县,特别是宁远和绥中虽经战火,可并未破城,所以城中各类设施都是完好无损,特别是田立在绥中撤退时,更是故意为辽东留下了大批粮草,所以当初避难到盛京的辽东百姓很快便又重返两城,不过也有一部分百姓见盛京附近土地肥沃,愿意留在了盛京,更有许多人在吴三桂的优惠政策下,准备举族迁往更北面的广阔土地。
辽东四县很快便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同时对新占领的广大地区,吴三桂也极为重视,这些地方可是吴三桂日后的重要所在。不过因为这些地方原属于后金,地名十分拗口,吴三桂便取来地图,重新划分边境,按照后世的叫法将其一一更名。从山海关起包括后世的整个辽宁省被划为辽东省,辽东省以北分为吉林省、黑龙江省,再往北后世属于俄国的广大疆域被暂命名为北盛省。同时将原本绥中、宁远、锦州、义州四县县长提长为省长,其中原绥中县卢田被任命为吉林省省长,原宁远县祖泽盛被任命为黑龙江省省长,原义州县卢园被任命为北盛省省长,原绵州县吴三学被任命为辽东省省长。各省下面依次设市、县、乡、村四级府衙。并派出了大量的冰凌山庄学员,远赴吉林、黑龙江、北盛等地,帮助各地百,姓恢复生产,以心复人心。在军事上也进行了一定改革。将原有步兵、骑兵部队划分为野战军和驻军两种,其中野战军负责主动出击,打击敌人。而驻军则主要负责保护本地安宁。原有的骑兵三团和步兵五团都是当之无亏的野战军,不过为了尽快使各地驻军尽快形成战,吴三桂还是从原有各团中抽调了几万精兵和一些将领,充实到各省驻军当中。并配以各县民兵以及俘虏的后金、大明军卒,成立了四支驻军,每军四万人左右,分驻四省,以防止其他势力染指四省。四省驻军战时为兵,平时则负责开垦荒地,自济自足,相当于后世的建设兵团。九月,正是秋高气爽。风轻云淡的好时节。山海关上明军依往常一样。正在城上巡逻。如今地山海关在田立几年苦心经营下,又有辽东支援,早已牢牢掌握在田立手中,关中三万军卒都已投靠辽东。家小也早已接到辽东享福。至于朱由检派来的监军、暗探都在田立掌握之中,根本翻不起来大浪,更是无从发现田立等人暗中所谋。半月前辽东大胜明军,山海关众军卒虽然未参加到此战当中,却也是高兴无比。就连此时巡逻也觉得脚下轻快。
突然城上一名守卒发现,关外几里烟尘滚滚,好似有大队人马正在行军。虽然达守卒也知道山海关外除了辽东军再无此大队人马,可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忙敲响了警钟。城中各大军营明军听到警钟迅速集结,随后开赴到山海关城上,严阵以待。坐在府中的田立听到钟声,也忙披挂好盔甲,通知城中众将城上集合。不到两刻钟,山海关内副将以上将领,及监军高起潜已站在山海关之上,城下情景却上众人大惊。只见城下五里之外站着大队人马,最前排是一溜摆开的新式火炮,有一百余门,黑黝黝的炮管斜指天际,其后是手持长枪地步兵,烈着整齐的队列,骑兵分列左右,只见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各色旗帜迎风飘扬,密密麻麻一片,恐怕有十几万人。城上众人看到此惜此景却是有喜有悲。暗中已投靠辽东的众将看到辽东军整齐的军容倍感欣慰,暗道自己没有投靠错人。可监军高起潜却是连死的心都有了。他本来只是宫中朱由检身边一名太监,因平时能说会道,常常能揣摩到朱由检的心思,得朱由检看重,才被派到山海关来任监军。在山海关的这几年,高起潜可是享尽了清福,军事政务都不需其管理,也没有机会让他插手。他总算还有些自知之明,未敢与田立抢权,不过他却管着关内钱粮,手中有此大权,中饱私囊更是常事,短短几年下来,他已有了不下百万的家产,更常有下属献上金银珠宝,供其享用,他每日的工作便是吃喝玩乐。特别是半个多月前,明军在关外大败,可田立却因接应有功,高起潜不但未受责罚,反而受到朱由检暗地嘉奖,赞其监督有功,这更让高起潜欣喜不已。可谁料今日辽东军竟在关下陈兵十几万,只知吃喝玩乐地高起潜怎么不心惊。
看着眉头深皱地田立,高起潜上前一步,双腿有些发抖,小声问道:“田田将军,可有对策?”
田立早已得到辽东消息,所以对辽东军兵陈关下并不吃惊,不过高起潜问起,田立还是指着城下辽东军,故做为难的道:“高将军,你看辽东军此次可是有备而来,仅是阵前那百余门火炮便不可小视,据半月前撤回来的军卒讲,明军这种火炮虽射程不如红衣大炮,可威力却一丝不差,若是这百门火炮齐发,咱们这山海关虽然结实,怕也承受不了多长时间。一旦城墙被破,以辽东军这十几万大军,咱们城中这三万军卒恐怕不是敌手啊!”“这这可如何是好?若是山海关被破,辽东贼军便可一路南下,兵锋直指京师,我大明危矣!”高起潜一听急了,拉住田立的手道:“将军快想办法,不然你我恐怕都要性命难保!”
“难啊,只是不知辽东军到底为何而来。高将军可还记得当日熊将军所言?”“熊文灿?熊将军!”高起潜沉思片刻才想起当曰熊文灿在酒宴上所讲地话。当日明军败军安然撤回山海关,高起潜设宴为众将士接风压惊,熊文灿因心中有事,惦念杨嗣昌、卢象升、洪承畴等人安危,同时也为战死杀场的几十万大军悲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