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吏治改革 (2/2)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该启程回京了。”
闵忠此言一出,种谔即刻出声附和:“存义所言甚是,这夏国太后与皇帝的人头,还有夏国的礼器也该带回去呈给官家了。”自六月以来,慕容复一共只给朝廷发了一份捷报,着实声势不足。如今看来,唯有慕容复带着俘虏和战利品一路招摇回京,才能使官家再不能回避封赏之事。
慕容复也知自己才是蜀党的主心骨,他一日不回去,蜀党便一日掐不赢官家。只是收到大伙殷切的眼神,慕容复却仍是忍不住摇头笑叹:“在座列位皆是国之栋梁,不幸赶上侍奉一位糊涂官家。这等运筹帷幄斗智斗勇的良机可谓千载难逢,列位大人岂能轻易放过?”
怎料慕容复话音未落,上至章楶下至张文杰竟同时对他怒目而视。那一双双喷火的眼瞳中清楚地写着:这贼船是你拉我上来的,现在你要我做的我都依言做了,你却想当甩手掌柜?
慕容复见状不由又笑着摇头。“有朝一日下官有心无力,难道诸位大人便要眼睁睁地看着官家自毁长城而束手无策么?”
听到慕容复这么说,大伙竟同时凛然心惊。慕容复携灭国之功返回京师,便是直接拜相也绰绰有余。在座的几位皆是人精,自然明白日后这朝堂之上便是慕容复一言以决。慕容复虽年轻治政手腕却老成干练,这本是天下之福,可他这一身病骨又委实不能教人安心。
然而慕容复自己也明白,这官场权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身教。而他这些年攀登仕途所作所为众人皆知之甚祥,便如那佛祖拈花示众,能够领悟多少全看他们自己的悟性,不能强求。因此不等众人有所反应,慕容复已然又道:“也罢,我也的确是时候该回去了。但回京之前,日后夏国的地方政务该如何划分,却要与列位好生分说。”他随手抛出一份已被重新标记过的夏国地图,“我意将夏国国土划为甘肃、陕西两道,甘肃道州府定在肃州,陕西道州府就定在兴庆府。存义,我会举荐你为兴庆府太守。此地原是夏国国都,有不少党项故旧势力,更需要一个铁血太守压制不臣。至于端宪,折大人对你十分赏识,甘辞厚币向我要了你。是以,待镇戎军驻地肃州,你再向折大人要前程罢!”
慕容复所言“甘辞厚币”自然是笑谈,这世上能拿出足够价码来打动慕容复的行贿之人怕还没出生。然而,折可适十分赏识张文杰的会计能力却并非笑谈。只见他笑过一阵便正色向张文杰言道:“端宪,镇戎军上下各个粗鲁不文,正需要你这样的精细人,委屈你了!”
张文杰在西平原只是吏员身份,如今虽说被塞进了镇戎军,可从此由吏员转为官身,又何来委屈?他忙起身向折可适深深一揖,郑重道:“愿为折大人效犬马!”
却是章楶趴在那地图上看了一阵,忽然道:“慕容大人,你将夏国分为两道近三十个州县,你可知一共需要多少官吏?”
“大宋冗官无数,莫说三十个州县,便是三百个怕也不够分。”慕容复满不在乎地道。
哪知这一回,连种谔也忍不住摇头叹息:“夏国苦寒之地……”
慕容复微一挑眉,缓缓道:“若是那些赋闲冗官不愿来此地受苦,本官却也不好勉强。好在大宋吏目亦人数众多,他们除了学识不够,对如何处置地方政务却未必不如那些新科进士。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倘若州县仍有空缺,也只好抽调干练吏员给他们官身了。”
宋时官与吏本是两套系统,吏员要转为官身除了积功上进便唯有通过科举。慕容复此举无疑是打开了官吏相通的通道。然而正是因为在非常时期,慕容复又大权在握,满朝文武应该不会为了几个芝麻官与慕容复闹腾。
唯有章楶老于仕途,见慕容复如此行事,即刻一针见血地道:“既然吏目能得官身,那么日后新科进士也可自吏目起步,是不是这个道理?”
章楶如此老辣,慕容复也不瞒他。“新科进士大都只识得四书五经,至于牧守地方却一头雾水。与其让他们浑浑噩噩为胥吏所欺,不如从低做起,也是百姓之福。”
“元祐六年吏治改革!”种师道忽然叫道,竟是到这时才明白了慕容复三天前对他说的话。
慕容复轻轻点头,沉声道:“元祐六年的吏治改革是范相在时主持修订的,然而条目修订完成后,政事堂虽署名却迟迟不愿下发。何故?因为一旦照章改制,无疑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政事堂的相公们,谁也不敢担这骂名。所以下官想着,不如趁此良机先在夏国施展,若是确有成效,也可慢慢推广。”
慕容复说得轻描淡写,章楶却十分清楚里面的压力。“吏员大多奸猾,得了官身想来也不会收敛。所以,你还要设纪检、监察两部。日后,这两部更会震慑天下官员。慕容大人,你可知你这么做,那些文人的口诛笔伐能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我知道。”慕容复的神色依旧宁定,“但天下人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何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难道他们得了官身却挑三拣四,地方苦寒就不愿来,职务不够清贵就不肯干;就算走马上任,整日里也只知携妓狎玩自命风流,或为庸官或为懒官或为贪官。难道这就是对的吗?章大人,百姓要这样的父母官有何用?朝廷若只有这样的官员,岂能不亡国?”
慕容复将这一番肺腑之言缓缓道来,话音始终平静,可听在众人耳中却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只见章楶凝视慕容复良久,忽然起身向其深深一揖,郑重其事道:“慕容大人,你的奏本且容老夫一同署名!”
章楶的官职比慕容复还高了一品,按规矩,若他们二人联名上奏本,章楶的名字却是排在慕容复之前。这所谓的“一同署名”,根本就是要替慕容复挡去朝野攻讦。章楶已近七旬,慕容复岂能这样连累他?只见他忙伸手托住章楶的双臂,诚挚道:“章大人,不必如此!元祐六年吏治改革原是下官布局谋划,本是下官职责所在……”
哪知章楶竟开怀而笑。“如此盛事,若未能附骥尾,岂非终生之憾?”他虽老迈此刻一双眼眸黝黑明亮,却如顽童一般。“年轻人要懂得敬老!且让点功劳给旁人,才算得雍容大度宰相之量啊!”
章楶此言一出,登即满堂哄笑。而就在这爽朗无畏的笑声中,自元祐六年便定下规条的吏治改革终于于元祐九年在收复的西夏故土缓缓拉开了帷幕。
该启程回京了。”
闵忠此言一出,种谔即刻出声附和:“存义所言甚是,这夏国太后与皇帝的人头,还有夏国的礼器也该带回去呈给官家了。”自六月以来,慕容复一共只给朝廷发了一份捷报,着实声势不足。如今看来,唯有慕容复带着俘虏和战利品一路招摇回京,才能使官家再不能回避封赏之事。
慕容复也知自己才是蜀党的主心骨,他一日不回去,蜀党便一日掐不赢官家。只是收到大伙殷切的眼神,慕容复却仍是忍不住摇头笑叹:“在座列位皆是国之栋梁,不幸赶上侍奉一位糊涂官家。这等运筹帷幄斗智斗勇的良机可谓千载难逢,列位大人岂能轻易放过?”
怎料慕容复话音未落,上至章楶下至张文杰竟同时对他怒目而视。那一双双喷火的眼瞳中清楚地写着:这贼船是你拉我上来的,现在你要我做的我都依言做了,你却想当甩手掌柜?
慕容复见状不由又笑着摇头。“有朝一日下官有心无力,难道诸位大人便要眼睁睁地看着官家自毁长城而束手无策么?”
听到慕容复这么说,大伙竟同时凛然心惊。慕容复携灭国之功返回京师,便是直接拜相也绰绰有余。在座的几位皆是人精,自然明白日后这朝堂之上便是慕容复一言以决。慕容复虽年轻治政手腕却老成干练,这本是天下之福,可他这一身病骨又委实不能教人安心。
然而慕容复自己也明白,这官场权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身教。而他这些年攀登仕途所作所为众人皆知之甚祥,便如那佛祖拈花示众,能够领悟多少全看他们自己的悟性,不能强求。因此不等众人有所反应,慕容复已然又道:“也罢,我也的确是时候该回去了。但回京之前,日后夏国的地方政务该如何划分,却要与列位好生分说。”他随手抛出一份已被重新标记过的夏国地图,“我意将夏国国土划为甘肃、陕西两道,甘肃道州府定在肃州,陕西道州府就定在兴庆府。存义,我会举荐你为兴庆府太守。此地原是夏国国都,有不少党项故旧势力,更需要一个铁血太守压制不臣。至于端宪,折大人对你十分赏识,甘辞厚币向我要了你。是以,待镇戎军驻地肃州,你再向折大人要前程罢!”
慕容复所言“甘辞厚币”自然是笑谈,这世上能拿出足够价码来打动慕容复的行贿之人怕还没出生。然而,折可适十分赏识张文杰的会计能力却并非笑谈。只见他笑过一阵便正色向张文杰言道:“端宪,镇戎军上下各个粗鲁不文,正需要你这样的精细人,委屈你了!”
张文杰在西平原只是吏员身份,如今虽说被塞进了镇戎军,可从此由吏员转为官身,又何来委屈?他忙起身向折可适深深一揖,郑重道:“愿为折大人效犬马!”
却是章楶趴在那地图上看了一阵,忽然道:“慕容大人,你将夏国分为两道近三十个州县,你可知一共需要多少官吏?”
“大宋冗官无数,莫说三十个州县,便是三百个怕也不够分。”慕容复满不在乎地道。
哪知这一回,连种谔也忍不住摇头叹息:“夏国苦寒之地……”
慕容复微一挑眉,缓缓道:“若是那些赋闲冗官不愿来此地受苦,本官却也不好勉强。好在大宋吏目亦人数众多,他们除了学识不够,对如何处置地方政务却未必不如那些新科进士。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倘若州县仍有空缺,也只好抽调干练吏员给他们官身了。”
宋时官与吏本是两套系统,吏员要转为官身除了积功上进便唯有通过科举。慕容复此举无疑是打开了官吏相通的通道。然而正是因为在非常时期,慕容复又大权在握,满朝文武应该不会为了几个芝麻官与慕容复闹腾。
唯有章楶老于仕途,见慕容复如此行事,即刻一针见血地道:“既然吏目能得官身,那么日后新科进士也可自吏目起步,是不是这个道理?”
章楶如此老辣,慕容复也不瞒他。“新科进士大都只识得四书五经,至于牧守地方却一头雾水。与其让他们浑浑噩噩为胥吏所欺,不如从低做起,也是百姓之福。”
“元祐六年吏治改革!”种师道忽然叫道,竟是到这时才明白了慕容复三天前对他说的话。
慕容复轻轻点头,沉声道:“元祐六年的吏治改革是范相在时主持修订的,然而条目修订完成后,政事堂虽署名却迟迟不愿下发。何故?因为一旦照章改制,无疑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政事堂的相公们,谁也不敢担这骂名。所以下官想着,不如趁此良机先在夏国施展,若是确有成效,也可慢慢推广。”
慕容复说得轻描淡写,章楶却十分清楚里面的压力。“吏员大多奸猾,得了官身想来也不会收敛。所以,你还要设纪检、监察两部。日后,这两部更会震慑天下官员。慕容大人,你可知你这么做,那些文人的口诛笔伐能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我知道。”慕容复的神色依旧宁定,“但天下人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何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难道他们得了官身却挑三拣四,地方苦寒就不愿来,职务不够清贵就不肯干;就算走马上任,整日里也只知携妓狎玩自命风流,或为庸官或为懒官或为贪官。难道这就是对的吗?章大人,百姓要这样的父母官有何用?朝廷若只有这样的官员,岂能不亡国?”
慕容复将这一番肺腑之言缓缓道来,话音始终平静,可听在众人耳中却有着振聋发聩的效果。只见章楶凝视慕容复良久,忽然起身向其深深一揖,郑重其事道:“慕容大人,你的奏本且容老夫一同署名!”
章楶的官职比慕容复还高了一品,按规矩,若他们二人联名上奏本,章楶的名字却是排在慕容复之前。这所谓的“一同署名”,根本就是要替慕容复挡去朝野攻讦。章楶已近七旬,慕容复岂能这样连累他?只见他忙伸手托住章楶的双臂,诚挚道:“章大人,不必如此!元祐六年吏治改革原是下官布局谋划,本是下官职责所在……”
哪知章楶竟开怀而笑。“如此盛事,若未能附骥尾,岂非终生之憾?”他虽老迈此刻一双眼眸黝黑明亮,却如顽童一般。“年轻人要懂得敬老!且让点功劳给旁人,才算得雍容大度宰相之量啊!”
章楶此言一出,登即满堂哄笑。而就在这爽朗无畏的笑声中,自元祐六年便定下规条的吏治改革终于于元祐九年在收复的西夏故土缓缓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