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杜天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云白风清的艳阳天,笔者重登李封观,遂了多年心愿。

    一览众山小的李封观,座落在川北盐(亭)、南(部)、剑(阁)、 梓(潼)四县毗邻处。如今这里重又晨钟暮鼓,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据说海外某李姓要人还欲来寻根问祖,皆因李封观有座神秘莫测的千年地下古墓__皇娘坟。

    据考证,长眠于古墓中的女主人姓罗,是祖籍渠县的西晋著名流民领袖李特之妻。据华阳国志和资治通鉴记载,李特的祖父是渠县地方官员,后被流放到甘肃,其子孙一心盼望重归故里,却遭到朝庭拒绝。到李特时,北方大旱,大批流民欲逃往天府之国求生,反受到朝庭打压,愤怒的流民在李特的率领下揭竿而起。

    出生于李封观一带的罗氏女是一位巾帼英雄,她与李特结为夫妻后,为共同反抗西晋政权的腐朽统治而征战不息。后李特阵亡,罗氏又随儿子李雄继续坚持斗争,并于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攻克成都,李雄自立为王。两年后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追其父李特为景皇帝,罗氏女被尊为皇太后,罗氏病逝后归葬家乡铜锣山。

    据说下葬初期,铜锣山日渐长高,当地人便在其墓侧修建一座玉皇楼压阵,后来又在旁边建了李封观,从此,人们便把铜锣山也称李封观。历史上的李封观经多次重建,现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李封观,是峻工于元朝大德十一年正月(公元1307年)的庭堂式斗拱建筑,虽经山高风疾和多次地震考验,其主房结构至今却未见倾斜,书写于主梁上的峻工说明,仍清晰可见,这在全国也罕见。

    由于李封观特殊的山势地形条件,五十年代政府在此建劳改农场时,曾组织犯人挖掘皇娘坟,十多天后,只见下面无数条石纵横重叠深不可测,结果不了了之;“文革”初期又有造反派来破“四旧”结果还是无可奈何,更增加了千年古墓的神秘色彩。

    1976年春,笔者随公社小学两个附设初中班的师生上李封观开门办学。九十多个农家子弟,用稚嫩的小手和双肩,在几十亩荒地上播种、收割,轮流下山挑水、背煤、买柴。在繁重的农耕之余,还要在油灯下作文办报,自编、自演节目到农田水利工地上去慰问演出,在“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之余,才抽空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记得我们在平整的李封观旧戏楼的断瓦颓垣上,迎来县师范实习的工农兵学员上山慰问联欢,羡慕他们将来能成为单位上的人,能吃商品粮之余更为自己即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未来深感悲凉。那时我们这些朴实的农家子弟,最高理想就是用汗水确保无产阶级江山永不变色,将来能留在校办农场当一名拖拉机手。那时没人过多谈及皇娘坟这类“封、资、修”的东西,对皇娘坟知之甚少,也兴趣不大,做梦也更没想到我自己后来能成为高考改革的受益者,成为一个电力人。

    二十三年后,笔者重登李封观,这里翠柏依然,当年我领头在山顶上铲除植物,洒上石灰制作的巨幅(5米见方)的标语“开门办学好”早已荡然无存,但昔日的酸甜苦辣和师生情谊却历历在目。

    当年与我们同住李封观的无房老农,主动给我指点传说中的李雄垭、走马岭、洗马滩、晾马台、跑马场等景观及有关皇娘出生的传说,但始终没能把我的思绪吸引到远古的操兵练马场,倒使我特别注意的是,当年我们亲手开垦的土地已承包给附近村民,打上了商品经济的烙印。原本是道教庙宇的李封观,没有了我们往昔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却在两个言必称“佛”的编外“师傅”的主持下,吸引来大批善男信女。父老乡亲把长眠于地下的“皇娘”视为这方水土的骄傲,更视为保佑自己的神灵,透过她们的渴望与虔诚,我为自己不能为家乡脱贫力效力而汗颜。

    我原本不迷信,但这次却破例做了一回出手大方的香客。飘渺的香火不是为自己的富贵荣华,而是感激李封观的磨练,感谢在李封观培养的多种爱好,乞求皇娘给父老带来吉祥,期盼李封观能成为家乡脱贫的旅游资源。今又金秋,我更为往昔一起耕读、睡同一通铺,共用一个大脸盆,如今仍在务农或外出打工的昔日同学少年祝福。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