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重穿农家种好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好友剑魂倾天下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打个招呼:拾珠新书刚入v ,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今天来的亲戚还有大表姐的两个姑姑,也是带着孩子来的。大表姐颐凤娇去上班了,没在家,田苗苗一进门就睡着了。别的亲戚田青青不认识,看看没有她的事,便告诉母亲郝兰欣,要去城里玩儿玩儿。
所谓城里,是指过去的老乌由县城,据说方圆两平方公里,四面都建有城墙,城墙外面还有护城河,东西南北各修筑着城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修架着一座木桥,供车辆和行人出入县城。
现在城墙已经被修成了环城路,桥也被叫成了老桥头,东、西、南关(没有北关)已经与县城融为一体。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称老县城为“城里”。
大姨郝兰格家在东关老桥头以东,自然不算“城里”了。
“城里人多着呢,你一个小孩子家,迷路喽,别添乱。”郝兰欣阻止道。
“妈妈,没事,我鼻子底下有嘴。记不清不会问问呀?”田青青坚持自己的意见。
郝兰欣自是知道自己闺女的能耐。见女儿一心想去,为了保险,还是对大姐说了,让郝兰格派个孩子陪着田青青一块儿去。
首当其冲的,是十岁的三表哥颐守义。并且还要骑自行车带着田青青。
田青青心中暗喜:这样就可以多转几个地方了。
大姨有五个孩子,颐凤敏是老大,今年二十岁,老二、老三、老四,都是男孩儿,分别叫颐守信、颐守仁、颐守义,年龄分别是十七、十四、十岁。老五是女孩儿,今年六岁。因为是老小,还在充奶孩儿。据说晚上还和母亲睡一个被窝。有时还尿床。
三表哥长得很胖壮,要比温晓旭高出半个头,能坐在自行车座子上骑。虽然屁股一扭一扭的,车子骑的却很稳,田青青坐在后椅架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恍惚。
“青青,你说咱去哪里吧,说出来,我就带你去。”颐守义问。
“随便。反正我哪里也不熟。”田青青说。
结果,还是按照田青青暗示的路线走的。
现在的县城太破旧了。街道两旁。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街道很窄。也就刚错过车去。一栋楼房也没有,临街店铺也很少。
最繁华热闹的要算十字街了:东北角上是县百货商场,西北角上是县五金商场,西南角上是城关供销社。东南角上是县食品门市部。食品门市部的东面,是肉食门市部,胡大霞的男人杨灿鑫,就在这里面当会计。
“我们到百货商场看看吧。”颐守义建议。
百货商场是乌由县境内最大、货物最全的商场,一般乡下人来了,就是不买不卖,也要到百货商场里看看,开开眼界。
田青青对其却不感冒,摇摇头说:“我们又不买东西。甭去了。还是到北边看看去。”
她前世田苗苗时期,工作单位就在老县城北边,她想到那里旧地重游。
往北骑了一段路,来到了北边的老桥头上。现在老桥还在,桥下流水潺潺。这是田青青没有想到的。因为前世田苗苗时期。这里已经是一个很宽阔的丁字路口,护城墙和护城河的地址上,都盖了院落,住上了人家。临街盖有两层或者三层不等的楼房门市,其繁华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老十字街。
老桥头西侧、护城河的南岸,竖着一个不大的牌子,上面写着“米面加工”,下面一个箭头指向里面。
“这里有磨面子的?”田青青跳下自行车,指着牌子问。
“嗯。”颐守义见田青青往里走,又说道:“里面就是一个磨面子的机器,一个碾米的机器,没看头。”
“你们换面子是不是上这里来呀?”田青青没有理会颐守义的阻挡,一面引起话题,一面脚不停的往里走,
“嗯。”颐守义见田青青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跟着走起来,并说:“城里头这边一个,难关老桥头还有一个。两下里离着我们一般远。我们一般来这里。”
“这里磨得好?”
“不知道。可能是说这里干净。”
磨面房建在护城河南岸,两间打通的房间,里面果然只按着一台磨面子的机器,一台碾米的机器。店老板穿着一身满是粉尘的衣服,正在磨玉米。机器“轰轰”响着,房间里粉尘飞扬。
有三个妇女在一旁站着,好像是等着磨面子或者碾米。
这是田青青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米面加工点。想起父母推碾子的辛苦,心想:等空间里的玉米成熟了,就拿到这里来加工。决不让父母... -->>
【感谢好友剑魂倾天下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打个招呼:拾珠新书刚入v ,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今天来的亲戚还有大表姐的两个姑姑,也是带着孩子来的。大表姐颐凤娇去上班了,没在家,田苗苗一进门就睡着了。别的亲戚田青青不认识,看看没有她的事,便告诉母亲郝兰欣,要去城里玩儿玩儿。
所谓城里,是指过去的老乌由县城,据说方圆两平方公里,四面都建有城墙,城墙外面还有护城河,东西南北各修筑着城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修架着一座木桥,供车辆和行人出入县城。
现在城墙已经被修成了环城路,桥也被叫成了老桥头,东、西、南关(没有北关)已经与县城融为一体。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称老县城为“城里”。
大姨郝兰格家在东关老桥头以东,自然不算“城里”了。
“城里人多着呢,你一个小孩子家,迷路喽,别添乱。”郝兰欣阻止道。
“妈妈,没事,我鼻子底下有嘴。记不清不会问问呀?”田青青坚持自己的意见。
郝兰欣自是知道自己闺女的能耐。见女儿一心想去,为了保险,还是对大姐说了,让郝兰格派个孩子陪着田青青一块儿去。
首当其冲的,是十岁的三表哥颐守义。并且还要骑自行车带着田青青。
田青青心中暗喜:这样就可以多转几个地方了。
大姨有五个孩子,颐凤敏是老大,今年二十岁,老二、老三、老四,都是男孩儿,分别叫颐守信、颐守仁、颐守义,年龄分别是十七、十四、十岁。老五是女孩儿,今年六岁。因为是老小,还在充奶孩儿。据说晚上还和母亲睡一个被窝。有时还尿床。
三表哥长得很胖壮,要比温晓旭高出半个头,能坐在自行车座子上骑。虽然屁股一扭一扭的,车子骑的却很稳,田青青坐在后椅架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恍惚。
“青青,你说咱去哪里吧,说出来,我就带你去。”颐守义问。
“随便。反正我哪里也不熟。”田青青说。
结果,还是按照田青青暗示的路线走的。
现在的县城太破旧了。街道两旁。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街道很窄。也就刚错过车去。一栋楼房也没有,临街店铺也很少。
最繁华热闹的要算十字街了:东北角上是县百货商场,西北角上是县五金商场,西南角上是城关供销社。东南角上是县食品门市部。食品门市部的东面,是肉食门市部,胡大霞的男人杨灿鑫,就在这里面当会计。
“我们到百货商场看看吧。”颐守义建议。
百货商场是乌由县境内最大、货物最全的商场,一般乡下人来了,就是不买不卖,也要到百货商场里看看,开开眼界。
田青青对其却不感冒,摇摇头说:“我们又不买东西。甭去了。还是到北边看看去。”
她前世田苗苗时期,工作单位就在老县城北边,她想到那里旧地重游。
往北骑了一段路,来到了北边的老桥头上。现在老桥还在,桥下流水潺潺。这是田青青没有想到的。因为前世田苗苗时期。这里已经是一个很宽阔的丁字路口,护城墙和护城河的地址上,都盖了院落,住上了人家。临街盖有两层或者三层不等的楼房门市,其繁华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老十字街。
老桥头西侧、护城河的南岸,竖着一个不大的牌子,上面写着“米面加工”,下面一个箭头指向里面。
“这里有磨面子的?”田青青跳下自行车,指着牌子问。
“嗯。”颐守义见田青青往里走,又说道:“里面就是一个磨面子的机器,一个碾米的机器,没看头。”
“你们换面子是不是上这里来呀?”田青青没有理会颐守义的阻挡,一面引起话题,一面脚不停的往里走,
“嗯。”颐守义见田青青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跟着走起来,并说:“城里头这边一个,难关老桥头还有一个。两下里离着我们一般远。我们一般来这里。”
“这里磨得好?”
“不知道。可能是说这里干净。”
磨面房建在护城河南岸,两间打通的房间,里面果然只按着一台磨面子的机器,一台碾米的机器。店老板穿着一身满是粉尘的衣服,正在磨玉米。机器“轰轰”响着,房间里粉尘飞扬。
有三个妇女在一旁站着,好像是等着磨面子或者碾米。
这是田青青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米面加工点。想起父母推碾子的辛苦,心想:等空间里的玉米成熟了,就拿到这里来加工。决不让父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