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儿女成双福满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萝卜头儿一起出了门。昨晚忙乎的没能去三奶奶家送粮食,今儿看到刘三河了,她也就顺个便儿。
到了三奶奶家,将毛边纸交给三奶奶,又把粮食的事儿说明了一番,三奶奶也是明白人,知道这是正理,也就不无谓地推辞,笑呵呵地接了,只转头叮嘱刘三河,以后好好干。虽然林家没给工钱,但每个月一百斤白面,也相当七八百文了,一般人家可给不了这么高的月钱。
把这事儿交待了,邱晨又询问刘三河,自家另外一亩半夏田的耕作。据她所知,这个世界的种植物种和历史上的明朝差不多,夏粮就是小麦,秋粮则是以高粱、谷子为主,也有人种植大豆、绿豆等物,却没有大面积种植的。至于棉花因为品种未曾改良,产量小种植面积也小,从而导致棉布、棉纱价格高昂,精制的棉布丝甚至比丝绸的价格还高。
刘三河看样子是考虑过这件事,邱晨一问,虽然仍旧嬉皮笑脸的,但回答却流利的很:“林家那块田,地面平整,不沙不黏,就是前两年粪肥用的少,肥力差了点儿,使足了肥,就是上等肥田。这样的肥田种什么都可以。嗯……我寻摸着,与其种高粱谷子之类的粗粮,不如种些芝麻。虽说那个产量低,但价格高,收益反而比种粮食更划算。”
邱晨对这些事实在不懂,倒是三奶奶在旁边笑道:“三河这个想法不错,你们家现在有了那个炒药铺子,也不缺那点儿粮食吃,种些芝麻绿豆的,不但收益高,还能留些自己吃。这些庄稼收的还早,收了后还能再种一季秋菜,连白菜萝卜都有了。嗯,划算,确实划算。”
听三奶奶这么说,邱晨也没什么意见,笑着点头:“行,就这么着。”又转头对刘三河道,“你算算需要多少种子,还有肥料什么的,去和我说一声就成。”
边往家走,邱晨一边合计。
栗红马儿买回来两天了,还没有建马棚。也幸好两天里没下雨,可接下来天气回暖,雨水也会勤快起来,万一淋了雨,让那么好的一匹马生了病,那就真是糟蹋了。于是,建个马棚就成了林家眼下刻不容缓的事儿。等马棚建完,还要在院子前挖池塘养藕,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活计。
这两个活计两个人就够了,邱晨盘算着,就交给满囤和二魁干。有了这两个活计,再有二魁媳妇做针线的收入,二魁家最初的困境也就能缓解了。至少能够买些米粮度日。至于房子,相信很快就买块地皮能盖起来了。好的不敢说,据邱晨这些日子来对物价的了解,盖两间茅屋基本花不了多少钱,最大的花钱处就是购宅基地,而只要不占用耕地,宅基地的价格很便宜,其他的土坯可以自己拓,檩子可以自己上山砍,茅草也可以上山割,还有的就是盖房管饭,不过村里人要求不高,蒸几锅馒头,割上几斤肉,每顿来个见肉的炖菜也就行了。统算下来,两间茅屋最多三两银子就够了,邱晨再找几个活计让他们夫妇做,相信很快就能攒够了。
到了家,兰英已经过来了,正在收拾炒药棚子,准备晾晒分装。邱晨先和林旭打了招呼,让他去上学,然后把建马棚的事儿和兰英说了。这个季节地里的农活不忙,让满囤过来帮几天忙也没问题,就是这些事儿兰英知道的有限,索性就跑回家喊了满囤过来,让他和邱晨商议一下备料什么的。
满囤虽不如满仓那样灵巧,但对木工活、泥水活都懂一些,加上他也是个热心的,村里谁家起屋盖房的总会去帮上一回,久而久之,对于一些搭棚子盖房子之类的活计也就熟稔了。建马棚又不是什么大工程,于是去看了看场地,听邱晨说了下马棚的大小要求,满囤略一合计也就出来了用料用工的预算。
小萝卜头儿一起出了门。昨晚忙乎的没能去三奶奶家送粮食,今儿看到刘三河了,她也就顺个便儿。
到了三奶奶家,将毛边纸交给三奶奶,又把粮食的事儿说明了一番,三奶奶也是明白人,知道这是正理,也就不无谓地推辞,笑呵呵地接了,只转头叮嘱刘三河,以后好好干。虽然林家没给工钱,但每个月一百斤白面,也相当七八百文了,一般人家可给不了这么高的月钱。
把这事儿交待了,邱晨又询问刘三河,自家另外一亩半夏田的耕作。据她所知,这个世界的种植物种和历史上的明朝差不多,夏粮就是小麦,秋粮则是以高粱、谷子为主,也有人种植大豆、绿豆等物,却没有大面积种植的。至于棉花因为品种未曾改良,产量小种植面积也小,从而导致棉布、棉纱价格高昂,精制的棉布丝甚至比丝绸的价格还高。
刘三河看样子是考虑过这件事,邱晨一问,虽然仍旧嬉皮笑脸的,但回答却流利的很:“林家那块田,地面平整,不沙不黏,就是前两年粪肥用的少,肥力差了点儿,使足了肥,就是上等肥田。这样的肥田种什么都可以。嗯……我寻摸着,与其种高粱谷子之类的粗粮,不如种些芝麻。虽说那个产量低,但价格高,收益反而比种粮食更划算。”
邱晨对这些事实在不懂,倒是三奶奶在旁边笑道:“三河这个想法不错,你们家现在有了那个炒药铺子,也不缺那点儿粮食吃,种些芝麻绿豆的,不但收益高,还能留些自己吃。这些庄稼收的还早,收了后还能再种一季秋菜,连白菜萝卜都有了。嗯,划算,确实划算。”
听三奶奶这么说,邱晨也没什么意见,笑着点头:“行,就这么着。”又转头对刘三河道,“你算算需要多少种子,还有肥料什么的,去和我说一声就成。”
边往家走,邱晨一边合计。
栗红马儿买回来两天了,还没有建马棚。也幸好两天里没下雨,可接下来天气回暖,雨水也会勤快起来,万一淋了雨,让那么好的一匹马生了病,那就真是糟蹋了。于是,建个马棚就成了林家眼下刻不容缓的事儿。等马棚建完,还要在院子前挖池塘养藕,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活计。
这两个活计两个人就够了,邱晨盘算着,就交给满囤和二魁干。有了这两个活计,再有二魁媳妇做针线的收入,二魁家最初的困境也就能缓解了。至少能够买些米粮度日。至于房子,相信很快就买块地皮能盖起来了。好的不敢说,据邱晨这些日子来对物价的了解,盖两间茅屋基本花不了多少钱,最大的花钱处就是购宅基地,而只要不占用耕地,宅基地的价格很便宜,其他的土坯可以自己拓,檩子可以自己上山砍,茅草也可以上山割,还有的就是盖房管饭,不过村里人要求不高,蒸几锅馒头,割上几斤肉,每顿来个见肉的炖菜也就行了。统算下来,两间茅屋最多三两银子就够了,邱晨再找几个活计让他们夫妇做,相信很快就能攒够了。
到了家,兰英已经过来了,正在收拾炒药棚子,准备晾晒分装。邱晨先和林旭打了招呼,让他去上学,然后把建马棚的事儿和兰英说了。这个季节地里的农活不忙,让满囤过来帮几天忙也没问题,就是这些事儿兰英知道的有限,索性就跑回家喊了满囤过来,让他和邱晨商议一下备料什么的。
满囤虽不如满仓那样灵巧,但对木工活、泥水活都懂一些,加上他也是个热心的,村里谁家起屋盖房的总会去帮上一回,久而久之,对于一些搭棚子盖房子之类的活计也就熟稔了。建马棚又不是什么大工程,于是去看了看场地,听邱晨说了下马棚的大小要求,满囤略一合计也就出来了用料用工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