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丁冬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鱼贯而出,急急地跑进教室,即算是头发还在滴着水珠。每天的每天,学生循规蹈矩地作息,早上早练,上午上课,中午规矩地排队买饭,然后按时就寝,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四处走动。起床铃声响了后,再走跑步进教室,再坐一个下午。晚餐后,再坐进教室,又悄然无声地机械地按黑板上布置的作业条目完成当天的作业。没有机会去外面感受社会生活了,傍晚教室里没有电视
眼睛也好,耳朵也好,空间也好,嘴巴也好,是真的解放了,可是那是除了作业外没有什么可做,没有什么可看,没有什么内容可听。天天过着单一而古板的生活,谈什么创造思维,谈什么创造性,谈什么探究。不要说关注社会生活,不要说亲近自然,就是想带学生去离学校只有五百米的广场参观也不可能啊。
我不由得欣赏起美国的中学教育来。他们的中学生课时比中国学生少了很多,可是学的东西却多了很多。美国中学除了必修课外,还要选修,学什么你自己定,高考不按最后一次来决定你进什么样的学校,而是根据最后一次考试成绩而定,而是根据你多次模拟考试中最好的一次成绩来决定你进什么样的学校,同时不要参考你平时的表现。不仅如此你得有社会的实际经验。他们规定一个学生一个学年必须做多少天义工否则你就拿不到毕业证。你的所有信息早已备案,各大学根据你的成绩和表现录取选择你。一个学生往往可以接到好几个大学的通知,你想进什么大学,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以我姨侄为例,他正读高三,除了必修课程外,选修的微积分已经学到了第三册了。除此外,他还选了武术,乐器演奏。假期里已经在国家博物馆里做了一百多天义工。毕业证还没有拿到手,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接了好几个了。可是在中国,学生牢牢地绑在书本上了,一切为了一个中心目标,那就是为考上大学而奋斗,不要说社区服务,不要说选修与考试无关的功课。为此,老师成了警察和看填鸭人,学生成了做题目的机器。
尤其令人感到不公的是地区的差别。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录取标准,京津沪地区的学生录取分数线很低,他们读北大的分数在地方也许只是一个大专线的分数。而且招收人数还比地方不知道要多多少。同样是学子,同样是中国的国民,可是京津沪地区的可以很轻松地走进好大学,而其他地方的学生不知要刻苦努力好多,可是有的读了一年又一年甚至还挤不进大学的门槛。
我不知道为什么教育为什么还不进行一次真正的改革,为什么会人为地造成如此的不平等,为什么中国的老师与学生只能是围着高考这唯一的中心转着,为什么评定老师的唯一标准就是你送了多少学生进好中学好大学,为什么最后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大学学习,而平时的努力却看得很少或者根本不参考。
为什么老师所学的东西就只是用来站在讲台上,天天讲着标准题,对着标准答案,指导学生写应试文章,就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独特地思考问题!
很多评论说中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中国的学生没有创造力,如果总是以这样教育方式教育学生,学生的创造力从何而来。
如果不对教育实行彻底的改革,如果不消灭地区的差别,如果不改革高校以高考成绩捶定学生入大学资格的做法,其结果试必造成不平等,而且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
唉,不知何时才会结束与别人的距离!
春天已经来临了,那么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
鱼贯而出,急急地跑进教室,即算是头发还在滴着水珠。每天的每天,学生循规蹈矩地作息,早上早练,上午上课,中午规矩地排队买饭,然后按时就寝,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四处走动。起床铃声响了后,再走跑步进教室,再坐一个下午。晚餐后,再坐进教室,又悄然无声地机械地按黑板上布置的作业条目完成当天的作业。没有机会去外面感受社会生活了,傍晚教室里没有电视
眼睛也好,耳朵也好,空间也好,嘴巴也好,是真的解放了,可是那是除了作业外没有什么可做,没有什么可看,没有什么内容可听。天天过着单一而古板的生活,谈什么创造思维,谈什么创造性,谈什么探究。不要说关注社会生活,不要说亲近自然,就是想带学生去离学校只有五百米的广场参观也不可能啊。
我不由得欣赏起美国的中学教育来。他们的中学生课时比中国学生少了很多,可是学的东西却多了很多。美国中学除了必修课外,还要选修,学什么你自己定,高考不按最后一次来决定你进什么样的学校,而是根据最后一次考试成绩而定,而是根据你多次模拟考试中最好的一次成绩来决定你进什么样的学校,同时不要参考你平时的表现。不仅如此你得有社会的实际经验。他们规定一个学生一个学年必须做多少天义工否则你就拿不到毕业证。你的所有信息早已备案,各大学根据你的成绩和表现录取选择你。一个学生往往可以接到好几个大学的通知,你想进什么大学,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以我姨侄为例,他正读高三,除了必修课程外,选修的微积分已经学到了第三册了。除此外,他还选了武术,乐器演奏。假期里已经在国家博物馆里做了一百多天义工。毕业证还没有拿到手,大学录取通知书已经接了好几个了。可是在中国,学生牢牢地绑在书本上了,一切为了一个中心目标,那就是为考上大学而奋斗,不要说社区服务,不要说选修与考试无关的功课。为此,老师成了警察和看填鸭人,学生成了做题目的机器。
尤其令人感到不公的是地区的差别。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录取标准,京津沪地区的学生录取分数线很低,他们读北大的分数在地方也许只是一个大专线的分数。而且招收人数还比地方不知道要多多少。同样是学子,同样是中国的国民,可是京津沪地区的可以很轻松地走进好大学,而其他地方的学生不知要刻苦努力好多,可是有的读了一年又一年甚至还挤不进大学的门槛。
我不知道为什么教育为什么还不进行一次真正的改革,为什么会人为地造成如此的不平等,为什么中国的老师与学生只能是围着高考这唯一的中心转着,为什么评定老师的唯一标准就是你送了多少学生进好中学好大学,为什么最后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大学学习,而平时的努力却看得很少或者根本不参考。
为什么老师所学的东西就只是用来站在讲台上,天天讲着标准题,对着标准答案,指导学生写应试文章,就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独特地思考问题!
很多评论说中国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中国的学生没有创造力,如果总是以这样教育方式教育学生,学生的创造力从何而来。
如果不对教育实行彻底的改革,如果不消灭地区的差别,如果不改革高校以高考成绩捶定学生入大学资格的做法,其结果试必造成不平等,而且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
唉,不知何时才会结束与别人的距离!
春天已经来临了,那么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