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柏榴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口”字样的遭遇火灾的游轮明信片继续深挖和搜索,通过一本当年英文杂志又发现有关这游轮的照片,并对于这次火灾事故的报道。船上载有多少人,仅被烧死的就有200多人,逃生的更多。这可以说是与泰坦尼克号同样惨烈的一起事故。对于收藏,我们不仅只局限于武汉,应该用全中国、全世界的眼光来看武汉。这艘游轮或许没到过武汉。但为什么要用“汉口”来命名她呢?就是因为“汉口”在外国人的眼中有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
一篇以数万字的帖子:神奇的武汉与武汉之梦在网上广为传播的作者梁全坤先生,在发言中特别提到,多次历史的转折,是在武汉这座北纬30度,拥有大江大河的城市发生的。如南宋与元朝的阳逻堡之战。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其大将伯颜统军至武汉,展开了一场元和南宋之间的生死大战。据二十五史.元史.伯颜记载:伯颜“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资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都统王达守阳逻堡”伯颜施“虚捣之计”以铁骑三千泛舟佯攻阳逻堡,乘“雪夜大作”占领对岸青山矶而泊。再以青山矶为桥头堡“遂起浮桥,成列而渡”挥诸将急攻,大破阳逻堡,斩王达,宋军大溃。元军在取得阳逻堡之战胜利后,顺江而下,势于破竹。从此出现了由少数民族第一次统治中国的历史。还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武汉都为历史转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武汉是24孝中的其中一孝:孟宗哭竹故事的发源地,怎么不能在这上面做些文章呢?除里分外,武汉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省为帮的居民集中地,在这上面也可大做文章,传承武汉文化。
辛亥革命文物收藏家万学工(汉网?人文武汉版主)在会上展示了他的几件收藏品。现正值中秋节,他带的十分吸引人的一件收藏品便是一个超大的月饼模。月饼模的特别之处,她是辛亥革命的产物。模中间是美丽的月宫,有亭台楼阁和桂花树。三宫外由上中下三部分图案组成。上部正中间是清秀的“仙露芳”三个字。“仙露芳”两旁是旗杆交叉的十八星旗和五色国旗。中部是手持文明棍的民国时间的短装军人和商人。下部是象征着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的荷花莲叶。另一藏品是一张解放初期房地产登记表。房屋座落在张公区赵家条27号。解放后使用者是四野警卫团。原所有者是官僚徐源泉。一般人只知道徐源泉公馆位于武昌昙华林141号,现存三处建筑,建造与1930年前后。甲栋为法国别墅风格建筑,乙栋为中西合璧风格建筑,丙栋为中式砖混结构庭堂建筑。而不知道在赵家条也有一处徐源泉公馆。这张房地产表便填补历史的空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
武汉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管理员,徐明庭先生工作室成员王钢(网名:)老师2005年编篡武汉抗战图志时深有体会。书上的图片均来到馆藏书籍,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翻拍,清晰度较差。以后在编篡武汉起义图像史、武汉会战日方图片汇编时,注意从第一手文献和则充分利用网络及网友资源,如陈勇提供的民初外国画报,武汉攻略特辑和自己的历史写真,大大增强了图片的效果和书的质量。王钢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单从编图册这一事则可以看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对于地方史研究是多么重要啊!学者、专家在研究武汉地方史时,应将眼光转向武汉地方文献的收藏者,一张报纸、一个图片,可改变一个众所公认的史实;进而给人还原一个虽已远去,但依然保留有真实背景的武汉。”如有人认为时代日报是1938年1月在汉创刊,而事实上,1937年12月该报已出刊了。汉口中西报也是这样的,对停刊的时间语焉不详,认为是1937年间停刊的,实际上该报在1937年12月31日仍在出版。
著名集邮家陈波在会上展示了他高价在网上拍回海外的3件邮品:第一件是英国坎特伯雷寄自汉口仁安医院的实际封。坎特伯雷是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最早的落脚点,现为圣公会实际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驻锡之地。坎特伯雷座堂及圣奥斯定隐修院等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二件是美国纽约欧文顿寄自武昌华中大学文华公书林的实际封。第三件是汉口同仁医院院长藤田敏郎寄自日本崎市的实际明信片,两面均有打印的或手书文字,还有藤田敏郎和京子的合影照。这些都是研究和再现武汉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史料。
长期致力于抗战史料收藏和研究许一兵(网名刀郎)先生是西安人,在武汉仅仅生活10多年。在这10多年生活中,长江、阅马场、蓬字守望台,都对他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使逐渐对武汉产生了情感。武汉城市宣传语,他最推崇的便是“江城武汉,知音故里”因为武汉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江汉江穿城而过两江四岸正谱写新篇,江城越来越美了。武汉是一开放性四方杂居的城市,能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士,因为这里是知音故里,这里是投资、旅游、居住的最佳选地。他对蓬字守望台的被拆毁至今还懊悔不已。这样一座抗战名城,抗战的史迹却留下得很少,蓬字守望台可以说是武汉地标性建筑。张之洞所建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汉阳造”名声远扬,也没有留下遗迹,也没有造势宣传。怎样挖掘这样一些可贵的人文资源,确实是政府部门需要花大气力筹措的。许一兵先生建议将张公堤建成抗战文化景观带,在会上得到一致响应。
走街串巷拍了大量武汉老房子照片,长期致力于保护武汉优秀历史建筑的王炎生(网名:一人行)老师,很多专家、学者需要武汉老房子的照片,都找到他;香港凤凰网上也引用了他拍摄老房子的照片。王炎生在汉网?人文武汉版版块为大家树立起了一支标杆。在发言中,他谈到自己拍摄老房子的体会,逐渐从外观注意到细部。如老租界,现在还保留着木质、铁铸、水泥的电线杆,他都一一存照备作资料。很多老房子中的桃花石地面的图案花样,他也一一拍下。
在申报第7批优秀历史建筑时,他与网友们共申请150处历史建筑,希望入列被保护对象,可惜被批准的只有只21处入围。而天津有2000多处,武汉到目前仅只400多被保护的老建筑,只有人家的1/5。位于在洞庭街与兰陵路交会处、汉口洞庭街62至64号的顺丰茶栈,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861年俄国茶叶商人李凡诺夫来到汉口,经营由湖北崇阳、咸宁羊楼洞等地销往俄国的茶叶制作和买卖。当时汉口茶市买卖双方一般不许直接交易,而由顺丰茶栈居间作中介。该建筑属殖民地风格西式建筑,主面4层侧面3层砖混结构,第3层临街建有阳台,外墙面用水泥拉毛,装饰简洁,楼内地坪、楼梯均采用水磨石技法。王炎生老师将顺丰茶庄旧址列入申报之中入围后,使他感到些许兴慰。
电视台编导、痴迷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资料收藏的葛亮(网名:黄鹤楼)老师通过以码头文化系列、教育系列、医药系列等社会生活方面藏品的收集、整理,使自己更认识到武汉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经济文化地位。汉口被称之为“东方芝加哥”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外国人当时对武汉的评价和推崇。从藏品中可获得一个时期的方方面面信息,纠正对历史认识的偏差。如武汉关那儿的收回英租界雕塑,反映码头工人用的是竹扁担,这是错误的。事实上码头工人用的是粗木杠来杠货物。他风趣地问:“作竹扁担能赶走英国佬吗?”“收藏武汉文史资料,实际上在做一个拼图游戏,使我们认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大武汉,更深地体会到武汉所具有人情味和影响力,使这座城市在我们的心目中更美丽,也使我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一席10人谈,对怎样收藏大武汉使大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方向。一席10人谈,使我们更加热爱这拥有大江大河的大武汉,将武汉收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将祖国收藏在每个人的心中。
“汉口”字样的遭遇火灾的游轮明信片继续深挖和搜索,通过一本当年英文杂志又发现有关这游轮的照片,并对于这次火灾事故的报道。船上载有多少人,仅被烧死的就有200多人,逃生的更多。这可以说是与泰坦尼克号同样惨烈的一起事故。对于收藏,我们不仅只局限于武汉,应该用全中国、全世界的眼光来看武汉。这艘游轮或许没到过武汉。但为什么要用“汉口”来命名她呢?就是因为“汉口”在外国人的眼中有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
一篇以数万字的帖子:神奇的武汉与武汉之梦在网上广为传播的作者梁全坤先生,在发言中特别提到,多次历史的转折,是在武汉这座北纬30度,拥有大江大河的城市发生的。如南宋与元朝的阳逻堡之战。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其大将伯颜统军至武汉,展开了一场元和南宋之间的生死大战。据二十五史.元史.伯颜记载:伯颜“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资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都统王达守阳逻堡”伯颜施“虚捣之计”以铁骑三千泛舟佯攻阳逻堡,乘“雪夜大作”占领对岸青山矶而泊。再以青山矶为桥头堡“遂起浮桥,成列而渡”挥诸将急攻,大破阳逻堡,斩王达,宋军大溃。元军在取得阳逻堡之战胜利后,顺江而下,势于破竹。从此出现了由少数民族第一次统治中国的历史。还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武汉都为历史转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武汉是24孝中的其中一孝:孟宗哭竹故事的发源地,怎么不能在这上面做些文章呢?除里分外,武汉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省为帮的居民集中地,在这上面也可大做文章,传承武汉文化。
辛亥革命文物收藏家万学工(汉网?人文武汉版主)在会上展示了他的几件收藏品。现正值中秋节,他带的十分吸引人的一件收藏品便是一个超大的月饼模。月饼模的特别之处,她是辛亥革命的产物。模中间是美丽的月宫,有亭台楼阁和桂花树。三宫外由上中下三部分图案组成。上部正中间是清秀的“仙露芳”三个字。“仙露芳”两旁是旗杆交叉的十八星旗和五色国旗。中部是手持文明棍的民国时间的短装军人和商人。下部是象征着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的荷花莲叶。另一藏品是一张解放初期房地产登记表。房屋座落在张公区赵家条27号。解放后使用者是四野警卫团。原所有者是官僚徐源泉。一般人只知道徐源泉公馆位于武昌昙华林141号,现存三处建筑,建造与1930年前后。甲栋为法国别墅风格建筑,乙栋为中西合璧风格建筑,丙栋为中式砖混结构庭堂建筑。而不知道在赵家条也有一处徐源泉公馆。这张房地产表便填补历史的空白,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
武汉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管理员,徐明庭先生工作室成员王钢(网名:)老师2005年编篡武汉抗战图志时深有体会。书上的图片均来到馆藏书籍,经过两次甚至多次翻拍,清晰度较差。以后在编篡武汉起义图像史、武汉会战日方图片汇编时,注意从第一手文献和则充分利用网络及网友资源,如陈勇提供的民初外国画报,武汉攻略特辑和自己的历史写真,大大增强了图片的效果和书的质量。王钢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单从编图册这一事则可以看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对于地方史研究是多么重要啊!学者、专家在研究武汉地方史时,应将眼光转向武汉地方文献的收藏者,一张报纸、一个图片,可改变一个众所公认的史实;进而给人还原一个虽已远去,但依然保留有真实背景的武汉。”如有人认为时代日报是1938年1月在汉创刊,而事实上,1937年12月该报已出刊了。汉口中西报也是这样的,对停刊的时间语焉不详,认为是1937年间停刊的,实际上该报在1937年12月31日仍在出版。
著名集邮家陈波在会上展示了他高价在网上拍回海外的3件邮品:第一件是英国坎特伯雷寄自汉口仁安医院的实际封。坎特伯雷是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最早的落脚点,现为圣公会实际领袖坎特伯雷大主教驻锡之地。坎特伯雷座堂及圣奥斯定隐修院等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二件是美国纽约欧文顿寄自武昌华中大学文华公书林的实际封。第三件是汉口同仁医院院长藤田敏郎寄自日本崎市的实际明信片,两面均有打印的或手书文字,还有藤田敏郎和京子的合影照。这些都是研究和再现武汉历史的极其珍贵的史料。
长期致力于抗战史料收藏和研究许一兵(网名刀郎)先生是西安人,在武汉仅仅生活10多年。在这10多年生活中,长江、阅马场、蓬字守望台,都对他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使逐渐对武汉产生了情感。武汉城市宣传语,他最推崇的便是“江城武汉,知音故里”因为武汉的特殊地理位置,长江汉江穿城而过两江四岸正谱写新篇,江城越来越美了。武汉是一开放性四方杂居的城市,能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士,因为这里是知音故里,这里是投资、旅游、居住的最佳选地。他对蓬字守望台的被拆毁至今还懊悔不已。这样一座抗战名城,抗战的史迹却留下得很少,蓬字守望台可以说是武汉地标性建筑。张之洞所建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汉阳造”名声远扬,也没有留下遗迹,也没有造势宣传。怎样挖掘这样一些可贵的人文资源,确实是政府部门需要花大气力筹措的。许一兵先生建议将张公堤建成抗战文化景观带,在会上得到一致响应。
走街串巷拍了大量武汉老房子照片,长期致力于保护武汉优秀历史建筑的王炎生(网名:一人行)老师,很多专家、学者需要武汉老房子的照片,都找到他;香港凤凰网上也引用了他拍摄老房子的照片。王炎生在汉网?人文武汉版版块为大家树立起了一支标杆。在发言中,他谈到自己拍摄老房子的体会,逐渐从外观注意到细部。如老租界,现在还保留着木质、铁铸、水泥的电线杆,他都一一存照备作资料。很多老房子中的桃花石地面的图案花样,他也一一拍下。
在申报第7批优秀历史建筑时,他与网友们共申请150处历史建筑,希望入列被保护对象,可惜被批准的只有只21处入围。而天津有2000多处,武汉到目前仅只400多被保护的老建筑,只有人家的1/5。位于在洞庭街与兰陵路交会处、汉口洞庭街62至64号的顺丰茶栈,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861年俄国茶叶商人李凡诺夫来到汉口,经营由湖北崇阳、咸宁羊楼洞等地销往俄国的茶叶制作和买卖。当时汉口茶市买卖双方一般不许直接交易,而由顺丰茶栈居间作中介。该建筑属殖民地风格西式建筑,主面4层侧面3层砖混结构,第3层临街建有阳台,外墙面用水泥拉毛,装饰简洁,楼内地坪、楼梯均采用水磨石技法。王炎生老师将顺丰茶庄旧址列入申报之中入围后,使他感到些许兴慰。
电视台编导、痴迷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资料收藏的葛亮(网名:黄鹤楼)老师通过以码头文化系列、教育系列、医药系列等社会生活方面藏品的收集、整理,使自己更认识到武汉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经济文化地位。汉口被称之为“东方芝加哥”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外国人当时对武汉的评价和推崇。从藏品中可获得一个时期的方方面面信息,纠正对历史认识的偏差。如武汉关那儿的收回英租界雕塑,反映码头工人用的是竹扁担,这是错误的。事实上码头工人用的是粗木杠来杠货物。他风趣地问:“作竹扁担能赶走英国佬吗?”“收藏武汉文史资料,实际上在做一个拼图游戏,使我们认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大武汉,更深地体会到武汉所具有人情味和影响力,使这座城市在我们的心目中更美丽,也使我们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一席10人谈,对怎样收藏大武汉使大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和方向。一席10人谈,使我们更加热爱这拥有大江大河的大武汉,将武汉收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将祖国收藏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