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完这些资料,陈锋开始反思与总结。
以自己的性格,做出这些事并不奇怪,合情合理。
他能悟到这条时间线中的自己的焦虑和挣扎,的确是用尽全力想做点什么,可惜始终没能做好。
目标与行动超出了自身能力与时代的承受极限,最终的结果就是个悲剧。
“算了,下次回去后多分析一下自己究竟做了什么,预估时代接下来的发展,照着这次失败的节奏给自己留几个锦囊,争取少犯点傻吧。我本来该做得更好才对。”
看完自己的悲剧,他又尝试着去查询科技成果,结果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次整体氛围比上次宽松很多,他可以查阅到大量的当代基础知识。
只要他想,只要他能坚持,只要他智商水平足够,无论何种学科何种行业,教育资料库中的知识体系都足够他从入门学到博士。
忧的是这千百年来陆续产生的往期研究成果,竟作为史料被珍藏进了史料库。
史料库的查阅门槛也不高,他曾经都达到了。
某一门学科拿到硕士学位,又或者成为某个研究所的外聘人员。
可这次都没有凝血血清给他展现自我了,更新体测数据已经两天,他也没得到盘古院的召唤。
陈锋分析应该是虽然自己刷新了记录,但刷新的程度还不够,不足以引起惊叹。
那么他还能考虑从现在开始攻读某个学科,拿到硕士学位。
学位是底层人晋升时必须迈过的阶梯,学位越高,就越能自主的选择接触更多知识体系,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批准,权限自动提升。
在登上学位阶梯之前,知识完全不设防,但学位本身就是个拦路虎。
那么,接下来到底该以什么方向为主呢?
陈锋陷入了困惑。
想办法成为编外人员,还是从现在开始读小学?
他很快做出决定。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先从基础知识学起,我就不信了!
他翻开小学教材。
十分钟后,他选择了右上角点叉。
感觉得从幼儿园教材学起。
他又翻开幼儿园教材。
良久。
看着幼教教材里那一长串字符组成的物理公式,每个字母和文字他都认识,但结合起来就是不懂什么意思。
无语凝噎。
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这个时代的基因液怕是又名催长素吧?
好打击人啊。
光是幼教教材,就在不断的颠覆他的科学观。
若是以前,他恐怕当场就放弃了。
但这次因为凝血血清的效应,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速度提高了些,更自信一点,他决定试试。
实在受够了每次过来之后,一接触到科技知识就总觉得自己是智障的滋味了。
距离晨练还有一个小时,他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全力以赴的吸收着这些新知识。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学完了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幼教班一学年上册教材《科学》的第一章第一小节。
这节课里讲述了物理、天文、化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脱胎自五百年前谢尔盖留下的少儿培养体系。
陈锋开始琢磨,能不能把里面的基础理论提炼出来,等回去之后拿去革新时代。
但很快他就认识到这件事不太可行。
知识体系的颠覆太猛烈,年代跨度太遥远。
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举个例子。
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唐朝,跑去和工部匠人说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距离太阳一亿五千万公里。
别人能听懂?会信吗?
姑且就当信了吧,但这能让唐朝人多种出一粒米吗?
不能。
又或者一个现代人去到牛顿的面前,告诉牛顿光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测不准,你看牛顿烧不烧死你?
他又试着去简单扫描了一下小学及初中教材里的内容梗概。
虽然还是看不懂,但他能明白这些教材落脚的方向。
既包括理论知识的深入,又包括实践运用的过程。
可惜还是用不了。
继续以唐朝为例。
一个掌握了全套半导体芯片生产工艺的现代人,回到唐朝,让他去做一个芯片出来?
来,你先做个高炉烧个石英看看。
说不定就得到单晶硅了呢?
扯淡呢吧!
但陈锋并不绝望。
虽然要绕些弯路,但他可以选择先学会这些超纲的知识,拿到学位,然后再去学“造纸术”,这样他回了“唐代”,就能用得出来。
在时代的浪潮下,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存在,都是由无数个细小环节组合到一起形成的有机动态整体变化。
可以把人类的科技水平视为一个整体的生物。
生物进化里不可能出现一只三叶虫嗖的长出条属于人的手,再给你打个响指。
从远古节肢动物到人类,必然经历了无数细微的突变,每一个突变的诞生都要建立在之前已经打好的基础上。
即使在现代科学下,可能做到把人的手指接驳到蜥蜴身上,但这根指头依然会迅速腐烂脱落。
除非能先通过人工干预让这只蜥蜴拥有人类一样的体液、细胞等等外部条件,这依然需要某方面的针对性集中变化。
像尼尔导演在《混乱空间》里阐述的世界观那样,外星人教给了人类虫洞科技,人类就瞬间跑步进入宇宙时代了?
不,人类根本看不懂虫洞是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
即便拥有全套虫洞技术,也不可能自己生产出一个虫洞穿梭空间站。
即便外星人连空间站也送了,人类穿过去了,也会瞬间死亡在虫洞的另一头。
陈锋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他只需要找到整个科技进程中,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能够被他用一句话的结论就突破的点。
这些突破点都藏在史料库里。
他看时间差不多,关闭立体投影,走出房间,足踏平板式装载机,直奔星锋甲训练大楼。
路上他远远眺望着那边已经打得如火如荼的训练场,渐渐兴奋起来。
差点淹死在知识的海洋里,该干点别的找找自信了。
你们都给我等着,等我三天,然后看我教你们星锋甲到底该怎么用。
看完这些资料,陈锋开始反思与总结。
以自己的性格,做出这些事并不奇怪,合情合理。
他能悟到这条时间线中的自己的焦虑和挣扎,的确是用尽全力想做点什么,可惜始终没能做好。
目标与行动超出了自身能力与时代的承受极限,最终的结果就是个悲剧。
“算了,下次回去后多分析一下自己究竟做了什么,预估时代接下来的发展,照着这次失败的节奏给自己留几个锦囊,争取少犯点傻吧。我本来该做得更好才对。”
看完自己的悲剧,他又尝试着去查询科技成果,结果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次整体氛围比上次宽松很多,他可以查阅到大量的当代基础知识。
只要他想,只要他能坚持,只要他智商水平足够,无论何种学科何种行业,教育资料库中的知识体系都足够他从入门学到博士。
忧的是这千百年来陆续产生的往期研究成果,竟作为史料被珍藏进了史料库。
史料库的查阅门槛也不高,他曾经都达到了。
某一门学科拿到硕士学位,又或者成为某个研究所的外聘人员。
可这次都没有凝血血清给他展现自我了,更新体测数据已经两天,他也没得到盘古院的召唤。
陈锋分析应该是虽然自己刷新了记录,但刷新的程度还不够,不足以引起惊叹。
那么他还能考虑从现在开始攻读某个学科,拿到硕士学位。
学位是底层人晋升时必须迈过的阶梯,学位越高,就越能自主的选择接触更多知识体系,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批准,权限自动提升。
在登上学位阶梯之前,知识完全不设防,但学位本身就是个拦路虎。
那么,接下来到底该以什么方向为主呢?
陈锋陷入了困惑。
想办法成为编外人员,还是从现在开始读小学?
他很快做出决定。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先从基础知识学起,我就不信了!
他翻开小学教材。
十分钟后,他选择了右上角点叉。
感觉得从幼儿园教材学起。
他又翻开幼儿园教材。
良久。
看着幼教教材里那一长串字符组成的物理公式,每个字母和文字他都认识,但结合起来就是不懂什么意思。
无语凝噎。
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早熟吗?
这个时代的基因液怕是又名催长素吧?
好打击人啊。
光是幼教教材,就在不断的颠覆他的科学观。
若是以前,他恐怕当场就放弃了。
但这次因为凝血血清的效应,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和理解速度提高了些,更自信一点,他决定试试。
实在受够了每次过来之后,一接触到科技知识就总觉得自己是智障的滋味了。
距离晨练还有一个小时,他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全力以赴的吸收着这些新知识。
一个小时后,他终于学完了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幼教班一学年上册教材《科学》的第一章第一小节。
这节课里讲述了物理、天文、化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脱胎自五百年前谢尔盖留下的少儿培养体系。
陈锋开始琢磨,能不能把里面的基础理论提炼出来,等回去之后拿去革新时代。
但很快他就认识到这件事不太可行。
知识体系的颠覆太猛烈,年代跨度太遥远。
如何形容这种感觉?
举个例子。
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唐朝,跑去和工部匠人说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距离太阳一亿五千万公里。
别人能听懂?会信吗?
姑且就当信了吧,但这能让唐朝人多种出一粒米吗?
不能。
又或者一个现代人去到牛顿的面前,告诉牛顿光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测不准,你看牛顿烧不烧死你?
他又试着去简单扫描了一下小学及初中教材里的内容梗概。
虽然还是看不懂,但他能明白这些教材落脚的方向。
既包括理论知识的深入,又包括实践运用的过程。
可惜还是用不了。
继续以唐朝为例。
一个掌握了全套半导体芯片生产工艺的现代人,回到唐朝,让他去做一个芯片出来?
来,你先做个高炉烧个石英看看。
说不定就得到单晶硅了呢?
扯淡呢吧!
但陈锋并不绝望。
虽然要绕些弯路,但他可以选择先学会这些超纲的知识,拿到学位,然后再去学“造纸术”,这样他回了“唐代”,就能用得出来。
在时代的浪潮下,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存在,都是由无数个细小环节组合到一起形成的有机动态整体变化。
可以把人类的科技水平视为一个整体的生物。
生物进化里不可能出现一只三叶虫嗖的长出条属于人的手,再给你打个响指。
从远古节肢动物到人类,必然经历了无数细微的突变,每一个突变的诞生都要建立在之前已经打好的基础上。
即使在现代科学下,可能做到把人的手指接驳到蜥蜴身上,但这根指头依然会迅速腐烂脱落。
除非能先通过人工干预让这只蜥蜴拥有人类一样的体液、细胞等等外部条件,这依然需要某方面的针对性集中变化。
像尼尔导演在《混乱空间》里阐述的世界观那样,外星人教给了人类虫洞科技,人类就瞬间跑步进入宇宙时代了?
不,人类根本看不懂虫洞是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
即便拥有全套虫洞技术,也不可能自己生产出一个虫洞穿梭空间站。
即便外星人连空间站也送了,人类穿过去了,也会瞬间死亡在虫洞的另一头。
陈锋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他只需要找到整个科技进程中,在二十一世纪初期,能够被他用一句话的结论就突破的点。
这些突破点都藏在史料库里。
他看时间差不多,关闭立体投影,走出房间,足踏平板式装载机,直奔星锋甲训练大楼。
路上他远远眺望着那边已经打得如火如荼的训练场,渐渐兴奋起来。
差点淹死在知识的海洋里,该干点别的找找自信了。
你们都给我等着,等我三天,然后看我教你们星锋甲到底该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