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中文网 www.114zww.com,医心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牡丹气恼当然不只是因为受了几个小丫头的排揎,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长远利益打算。
眼看太后年寿日高,以后对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倚重,谁如果能成为太后的心腹,不仅会在宫女和宦官中成为顶尖的人物,连各宫的主子娘娘,甚至皇帝和太子,也都会给予几分尊重,更重要的是,还能让自己的家族都跟着受益。
连安喜宫金贵妃手下的大宫女鸣柳,她的侄子都能做上七品县令,更别说太后的心腹了。
这边几个大宫女波涛暗涌,那边张惟昭依然故我。
她也察觉到了长乐宫里这几个大宫女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但她觉得自己只是个临时员工,这些老员工之间的竞争并不关自己的事。
所以张惟昭并不觉得讲个故事能有什么问题。
这几日,她一边跟老太后和小宫女们讲着女人们最爱听的故事,一边不断解释着欧洲的习俗,这样这些听众才能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为什么会发生。
比如在班太太一家所处的时代,女儿很难得到土地继承权,而只能得到少部分现金,所以假如班先生去世,他的房子和田产都要留给一个远房的侄子,不能留给自己女儿。这就是班太太急着嫁女儿的原因,如果女儿嫁不出去,她们就没有了生活的依仗。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整个大西洋州都是一夫一妻制,而且绝大多数国家的宗教背景不允许离婚,因此绅士们娶妻要非常慎重。
这些习俗让太后惊奇不已。连连问张惟昭如何知道得那么多。张惟昭自言出生于西北的书香世家。祖父擅长西洋语,父亲擅长工程,家里和西洋来的和尚有往来,因此知道了大西洋州的很多掌故。
太后其实早就查过张惟昭的底细。但是太后能查到的,无非就是张惟昭最初给自己设计的那个来历,张荣鲲对外也是如此解释自己徒弟的背景的。张惟昭现在说的这些自然和太后了解的那些并没有相悖的地方。
因此,太后虽然对张惟昭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广阔的知识背景感到惊奇,却查不出什么疑点,只叹道可能有的人就是天生聪慧,学识远超常人吧。
太后原来就知道,大炎历来有和西域通商的习惯。沿着河套向西北而去,穿过戈壁和沙漠,有很多与中土习俗大不相同的小国。经过这些小国再向西,有一个大西洋州,人口众多,文化昌荣。
这条沟通了西洋与中土的路,被十九世纪的一个德国旅行家称作丝绸之路。不过在刘太后生活的年代,还没有丝绸之路这个称谓。
这条路上行走得最多的是商人与僧侣。丝绸和茶叶通过这条路流通,文化和思想亦然。
但是,刘太后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起大西洋州人们的生活细节。在这个地方,原来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要终身敬她、护她,哪怕贵族和国王也是如此。刚开始她只觉得太过匪夷所思,怕不是这个小丫头自己异想天开编出来的吧。但后来她听张惟昭言之凿凿,而且《班太太嫁女记》的整个故事框架都是建立在一个丈夫只能娶一个妻子的前提上,否则好多情节都无法成立,太后才信了。
听完《班太太嫁女记》,太后意犹未尽,张惟昭又讲了更多的大西洋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
最让刘太后感兴趣的事,是大西洋州有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女王。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荷兰以及俄罗斯,都有过女王当政。这些女王各有成就,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比如西班牙的伊莎贝尔一世女王,就是在她的资助下,哥伦布才得以发现新大陆。
而且,这些女王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家族父辈那里继承到的王位,而不是如武则天那样从夫家手里夺来的帝位,这完全刷新了太后的认知,反复向张惟昭追问细节,问这些国王为什么愿意传位给女儿,难道不怕母鸡司晨遭老天厌弃?难道不怕皇位外传给夫家?难道不怕臣子篡权?不怕外敌入侵?
刘太后的问题层出不穷。她幼时不识字,没读过什么《女诫》、《孝经》,后来被选入宫中的时候才开始学了一点诗书。她对儒家三从四德,贤淑贞静那一套只是大面子上遵从罢了,并没有当做天条铁律。因此保留了爱热闹,好奇心强,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
可惜张惟昭不是学历史的,... -->>
牡丹气恼当然不只是因为受了几个小丫头的排揎,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长远利益打算。
眼看太后年寿日高,以后对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倚重,谁如果能成为太后的心腹,不仅会在宫女和宦官中成为顶尖的人物,连各宫的主子娘娘,甚至皇帝和太子,也都会给予几分尊重,更重要的是,还能让自己的家族都跟着受益。
连安喜宫金贵妃手下的大宫女鸣柳,她的侄子都能做上七品县令,更别说太后的心腹了。
这边几个大宫女波涛暗涌,那边张惟昭依然故我。
她也察觉到了长乐宫里这几个大宫女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但她觉得自己只是个临时员工,这些老员工之间的竞争并不关自己的事。
所以张惟昭并不觉得讲个故事能有什么问题。
这几日,她一边跟老太后和小宫女们讲着女人们最爱听的故事,一边不断解释着欧洲的习俗,这样这些听众才能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为什么会发生。
比如在班太太一家所处的时代,女儿很难得到土地继承权,而只能得到少部分现金,所以假如班先生去世,他的房子和田产都要留给一个远房的侄子,不能留给自己女儿。这就是班太太急着嫁女儿的原因,如果女儿嫁不出去,她们就没有了生活的依仗。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整个大西洋州都是一夫一妻制,而且绝大多数国家的宗教背景不允许离婚,因此绅士们娶妻要非常慎重。
这些习俗让太后惊奇不已。连连问张惟昭如何知道得那么多。张惟昭自言出生于西北的书香世家。祖父擅长西洋语,父亲擅长工程,家里和西洋来的和尚有往来,因此知道了大西洋州的很多掌故。
太后其实早就查过张惟昭的底细。但是太后能查到的,无非就是张惟昭最初给自己设计的那个来历,张荣鲲对外也是如此解释自己徒弟的背景的。张惟昭现在说的这些自然和太后了解的那些并没有相悖的地方。
因此,太后虽然对张惟昭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广阔的知识背景感到惊奇,却查不出什么疑点,只叹道可能有的人就是天生聪慧,学识远超常人吧。
太后原来就知道,大炎历来有和西域通商的习惯。沿着河套向西北而去,穿过戈壁和沙漠,有很多与中土习俗大不相同的小国。经过这些小国再向西,有一个大西洋州,人口众多,文化昌荣。
这条沟通了西洋与中土的路,被十九世纪的一个德国旅行家称作丝绸之路。不过在刘太后生活的年代,还没有丝绸之路这个称谓。
这条路上行走得最多的是商人与僧侣。丝绸和茶叶通过这条路流通,文化和思想亦然。
但是,刘太后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起大西洋州人们的生活细节。在这个地方,原来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要终身敬她、护她,哪怕贵族和国王也是如此。刚开始她只觉得太过匪夷所思,怕不是这个小丫头自己异想天开编出来的吧。但后来她听张惟昭言之凿凿,而且《班太太嫁女记》的整个故事框架都是建立在一个丈夫只能娶一个妻子的前提上,否则好多情节都无法成立,太后才信了。
听完《班太太嫁女记》,太后意犹未尽,张惟昭又讲了更多的大西洋州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掌故。
最让刘太后感兴趣的事,是大西洋州有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女王。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荷兰以及俄罗斯,都有过女王当政。这些女王各有成就,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比如西班牙的伊莎贝尔一世女王,就是在她的资助下,哥伦布才得以发现新大陆。
而且,这些女王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家族父辈那里继承到的王位,而不是如武则天那样从夫家手里夺来的帝位,这完全刷新了太后的认知,反复向张惟昭追问细节,问这些国王为什么愿意传位给女儿,难道不怕母鸡司晨遭老天厌弃?难道不怕皇位外传给夫家?难道不怕臣子篡权?不怕外敌入侵?
刘太后的问题层出不穷。她幼时不识字,没读过什么《女诫》、《孝经》,后来被选入宫中的时候才开始学了一点诗书。她对儒家三从四德,贤淑贞静那一套只是大面子上遵从罢了,并没有当做天条铁律。因此保留了爱热闹,好奇心强,喜欢新奇事物的天性。
可惜张惟昭不是学历史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